首頁學習時政看點工事全總工會評論權益視頻財經企業(yè)就業(yè)民生國際軍事理論汽車健康人物書畫攝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娛樂體育

理論

專家學者

  • 吳為山:丹心鑄魂 寫意人生

    從孔子、老子到杜甫、李白,從齊白石、黃賓虹到馮友蘭、匡亞明……“每一個文化巨人都是一部歷史,他們的塑像所傳遞出的精神感動了國人,也在對外交流中把中國故事、中國精神、中國文化傳播給了世界。”
    2019-07-24 08:11:16

  • 編劇蘇叔陽:“我愿意駕一葉扁舟”

    他是持續(xù)并跨界的寫作者,他是嚴肅且深邃的思考者,他是低調而謙遜的講述者。他的著述不算高產卻獲獎無數(shù),他的劇作公演時一度萬人空巷,他的散文被選入小學語文課本。1990年北京亞運會的解說詞出自他手,他創(chuàng)下發(fā)行1200多萬冊的成績并有15種文字譯本,我們甚至會在徐克導演的經典武俠電影《新龍門客!返木巹≈,看到他的名字。但是,很多人仍然有些不熟悉他——蘇叔陽。
    2019-07-22 10:08:36

  • 余敦康先生的學術貢獻

    英國漢學家葛瑞漢,將中國哲學家稱為“論道者”,以表明他們與西方哲學家的獨特性。余先生就是這樣一個“論道者”,他的哲學思想是將自己獨特生命體驗投入經典詮釋之中,將個體精神與民族生命整合融通的產物,目的在于為民族文化生命與個體生命的安頓尋找新出路。
    2019-07-22 10:06:30

  • 馬識途:人生百年 初心未改

    105歲的他,一生為革命工作,無論何時都完全聽從黨的指揮,黨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哪怕犧牲生命,也毫不猶豫;剡^頭來看,他覺得自己真正做到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2019-07-17 07:42:41

  • 陳來:孔子思想與禮義之邦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中華是禮義之邦,“禮義”二字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2019-07-15 10:23:03

  • 接力精神火炬 奮進新的長征

    周光召同志是我國科技工作的杰出領導,為推動國家科技管理傾注心血和智慧,推動科技界形成民主、團結、融洽、活潑的良好氛圍。
    2019-07-11 08:45:48

  • 鄭重的“專業(yè)”

    鄭重和青年記者交流時說過:“當記者,就要有點沖勁,眼界要高一點,交一些高層次的朋友。要能走進這些人的家里,像朋友一樣聊天。談談話,聊聊天,就是收獲。新聞題材不能急,積累多了,積淀深了,能寫的東西多得很!彼斢浾撸皇蔷痈吲R下以“無冕之王”自居,也不是蜻蜓點水、走馬看花地敷衍了事,他深入采訪,重視積累,成就很多名篇華章。
    2019-07-11 08:43:16

  • 羅錦鱗:東西方戲劇互鑒的探路先鋒

    “東與西,雖說是兩個方向,我的想象,在相接的中央。”這是羅念生早年的詩,也是羅錦鱗一生的信條。東方與西方,傳統(tǒng)與革新,已過耄耋之年的羅錦鱗仍在摸索,寸刻未停。
    2019-07-10 09:20:03

  • 林文慶:創(chuàng)校與尋根

    林文慶臨終時曾說:“我這輩子只上過一個大學、一個專業(yè),就是寬容!闭菍捜荩纬闪怂膫人底色,這種崇高的境界、寬闊的胸懷,是一位大學校長應該具備的,也是每一位廈大人應該具備的。林文慶,不愧為廈大的“創(chuàng)校校長”。
    2019-07-08 08:48:50

  • 黃傳會:心中有一片海

    行走著,書寫著,黃傳會是幸福的。“因為報告文學,我抵達了自己的人生原本抵達不到的萬里海疆、萬水千山;因為報告文學,我閱盡了原本無緣得見的人間百態(tài);因為報告文學,我痛并快樂著!币惨驗閳蟾嫖膶W,他的心中有了一片湛藍的海。
    2019-07-03 08:36:43

  • 豐子愷在日本

    1921年,豐子愷到日本游學十個月的人生經歷,對他以后的藝術人生有著深刻影響。在日本,豐子愷為了學好外語,別出心裁多方探索,竟獲成功;在學習拉小提琴的過程中,他屢受感動并結交了友人;更重要的是,豐子愷在日本“邂逅”竹久夢二的繪畫,由喜愛而“浸潤”其中,對其日后漫畫創(chuàng)作起到了“豁然開朗”的作用。
    2019-07-01 09:58:11

  • 貝聿銘:現(xiàn)代美的不倦開掘者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最大的風雨也只是彎彎腰而已!闭f出這句名言的貝聿銘不僅是一位天才建筑師,而且是一位具有“堅韌的戰(zhàn)斗精神”的優(yōu)雅紳士。
    2019-06-28 07:14:54

  • 袁寶華:“我們愛戴的老校長”

    袁寶華老校長信仰堅定、公道正派,艱苦奮斗、清正廉潔,是老干部、老黨員的杰出典型;甘為人梯、樂于奉獻,潛心育人、堪為師表,是教育工作者的優(yōu)秀代表;把握大勢、銳意改革,勇于開拓、實事求是,更是一名率先垂范、光照后世的人大人。如今,“我們愛戴的老校長”雖已離開,但我們心中的老校長和老校長心中的中國人民大學,早已經深深地融為一體,匯聚成我們建設“人民滿意、世界一流”大學的方向指引、堅定信心和強大力量。
    2019-06-24 09:10:45

  • 林克歡:為戲劇新范式辯護

    自上世紀80年代持續(xù)到本世紀的當下,林克歡一直活躍在中國戲劇演出和評論的現(xiàn)場,從一個為新時期戲劇沖鋒陷陣的中青年才俊、中國青年藝術劇院文學部主任,到承擔院長和藝術總監(jiān)的重任,再到奔走于華語戲劇兩岸三地,成為不斷更新戲劇觀念、端正劇場理念的評論大家和戲劇文學顧問。
    2019-06-14 09:51:53

  • 屠呦呦:一生與青蒿結下不解之緣

    自1977年青蒿素作為化學物質首次公開發(fā)表于《科學通報》已過去40余年,年近九旬的屠呦呦依然牽掛著她的研究事業(yè)。她謙遜地說:“在全球瘧疾防治的戰(zhàn)場上,個體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有組織、有目標的大團隊作戰(zhàn),才能逐步戰(zhàn)勝瘧疾。當年,榮譽屬于全國‘523’工作者,我只是其中的一名成員。放眼世界,國際上的大團隊協(xié)作應是‘全球統(tǒng)籌’,希望WHO消除瘧疾規(guī)劃的主要目標在2030年能得以實現(xiàn)!
    2019-06-12 11:28:18

  • 時白林:不喜歡被稱作“泰斗”的藝術家

    “沒有創(chuàng)新的人,不會有出息!睍r白林回憶說:“當初,我們把《天仙配》搬上銀幕時,采用了當時國際上非常流行的歌舞故事片形式,而非傳統(tǒng)的舞臺戲曲模式。不僅安徽人愛看,全國的觀眾乃至一些國際友人也都愛看。這就是創(chuàng)新帶來的成功。”
    2019-06-12 08:25:47

  • 文傳源:勁搏凌霄 遍栽桃李

    文傳源目睹過國家的屈辱和傷痛,他希望,中華民族能在學術上持續(xù)向前奔跑。“天體宇宙中還有很多問題你們青年一代可以做。因為你們比我年齡小很多,這些問題可以多想一點,彌補我們年齡上的不足!
    2019-06-11 08:50:26

  • 呂叔湘:語言研究中的破與立

    呂叔湘,著名語言學家,1904年12月生于江蘇丹陽,1926年畢業(yè)于東南大學,曾在英國牛津大學、倫敦大學進修。1938年回國后在云南大學、華西協(xié)和大學、金陵大學、中央大學、清華大學等校擔任教學和研究工作。1952年起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兼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曾任《中國語文》雜志主編、中國語言學會會長、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
    2019-06-10 08:03:22

  • 韓志君:塵土中開出金薔薇

    “寫作者不應成為人物的纖夫,而應遵循合理的性格邏輯,跟著劇中人走。”韓志君說,棗花如一條蚯蚓,向往風雨和陽光,卻只能在泥土中艱難地移動;她渴望擁抱嶄新的生活,又難以瀟灑地和過去告別。這樣的人物性格決定了她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悲。簭呐c銅鎖之間“無愛的痛苦”,到小庚對她“愛的折磨”,再到自我的精神束縛。“農村三部曲”不僅寫出了棗花心中的網,也寫出了中國農村向現(xiàn)代化轉變過程中農民精神世界里掀起的波瀾。作品折射出的現(xiàn)實意義跨越了時間,至今仍引人深思,這也是《籬笆·女人和狗》《轆轤·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網》成為經典的重要原因。
    2019-06-05 08:21:15

  • 王立平:與“腐蝕”較勁的材料學家

    “向深海進軍是一個趨勢。深海裝備的耐腐蝕、可靠性問題,國內做的人還不多,很多東西都在摸索,材料體系也還不清楚,我們要在這個領域提前布局,加大研發(fā)力度,盡早拿出更多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成果來!
    2019-06-04 13:48:39

  • 于殿利:文化當家

    單看商務印書館總經理的名號,很容易將于殿利認定為出版商人。坐下來、閱讀他的文字,窺探他的思想,會產生“這是學者”的判斷。在看過他慣于引文注釋的行文后,又會不斷加深“他是歷史學者”的印象。出版人、學者這些不同的角色原本通往了不同的人生路徑,于殿利為這些不同找到一個文化的交匯點———“歷史和哲學社會科學最終指向人與文化,出版的直接指向就是人與文化”。
    2019-06-04 13:17:40

  • 劉先覺:同事眼中的“砂鍋”

    5月16日,88歲的著名學者和建筑教育家、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劉先覺教授于南京逝世。劉先覺教授有著傳奇的學術人生。他先后受教于中國“建筑四杰”楊廷寶、梁思成、劉敦楨、童寯,他是我國建筑學科第一部研究生樣板教材《現(xiàn)代建筑理論》的主編,他專注學術60多年,一生出版著作、譯著30部。他一直耕耘不輟。
    2019-05-29 09:41:01

  • 金沖及:鐫刻歷史 融入時代

    對于史學研究,金沖及告誡年輕人:“知識面要寬,但隨著年歲增長和基礎知識的積累增多,研究工作應該考慮確定一個重點方向。這樣,精力才能集中,研究才能做得更深透。不能老是東一槍西一槍,什么都弄一下,結果什么都只能如蜻蜓點水。”
    2019-05-20 08:35:54

  • 李長聲:且譯且書搭建知日之橋

    魯迅所謂“兩間余一卒”,或正是他的寫照。他總是行走于兩端之間,這兩端既是文化層面的中國與日本,也是語言層面的原作與譯作。但他逍遙于兩間之中的罅隙,并不感到逼仄或彷徨。不彷徨是因為不大尋求歸屬感,反而享受旁觀者的立場與樂趣,于是生出一種往復觀照不折不從的逍遙。
    2019-05-14 09:48:15

第1頁 上一頁 6 7 8 9 10 11 下一頁 尾頁 共20頁 至第 確定

書評書訊

工運前沿

  • 在新時代譜寫“中國夢·勞動美”的新篇章

    勞動模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平凡歷程中的杰出代表,他們的偉大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勞動者為祖國繁榮富強而拼搏奮斗。

  • 引領各族職工為共圓復興夢想建功立業(yè)

    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團結動員各族職工堅定信心、乘勢前進,為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構建新發(fā)展格局,加快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充分發(fā)揮主力軍作用。

  • 【熱點思考】多渠道發(fā)揮工會作用提高職工獲得感

    構建雙循環(huán)新發(fā)展格局必須注重職工的主體地位,工會組織要通過多種渠道和手段發(fā)揮作用,提升廣大職工的發(fā)展能力和生活質量,切實提高廣大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前沿觀察】不斷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需求側改革的關鍵

    中央提出,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huán)節(jié),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chuàng)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tài)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

專家學者

新聞日歷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