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軍事國際-正文
美國中東政策難解地區(qū)亂局(國際視點)
極端武裝在伊拉克、敘利亞等國肆虐
//8858151.com2014-06-12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6月10日,在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qū)的艾斯基凱萊克檢查站,一名安全人員對一名逃離尼尼微省的男子搜身。

  新華社發(fā)

  繼伊拉克尼尼微省首府、第二大城市摩蘇爾之后,薩拉赫丁省首府提克里特6月11日再遭反政府武裝占領。此前一天,伊拉克總理馬利基發(fā)表電視講話,宣布在全國實施最高警戒,同時呼吁國民議會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tài)。11日,在敘利亞東部的代爾祖爾省,兩支極端宗教反對派“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 (以下簡稱“伊斯蘭國”)同“基地”組織下屬的“勝利陣線”之間的戰(zhàn)斗已進入第四天,至少有45人死亡。中東地區(qū)泥足深陷的亂局,正在越來越清晰地折射出美國中東政策的困境。

  馬利基在講話中呼吁聯合國、阿盟、歐盟及其他國際組織支持伊拉克政府打擊恐怖主義,并要求鄰國管控好與伊拉克的邊界,防止恐怖分子越境潛入伊拉克。馬利基號召伊拉克國民“積極參軍,保衛(wèi)祖國”。然而就在10日晚,反對派武裝又攻占了其他5座城鎮(zhèn)。目前,已有超過15萬名伊拉克民眾逃離家園。

  武裝分子占領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

  占領摩蘇爾的是屬于極端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的武裝,他們從本月6日開始與伊安全部隊爆發(fā)激烈沖突,并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尼尼微省省長阿斯勒·努杰菲10日在接受當地電視臺采訪時稱,武裝分子已控制了流經摩蘇爾市的底格里斯河兩岸。底格里斯河東岸地區(qū)原本處于伊安全部隊控制下,但有報道稱,部隊接到撤出命令,因此武裝分子攻入該地區(qū)時幾乎未遇抵抗。還有消息稱,當地政府大樓已經掛起了“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的旗幟。伊拉克議會隨后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稱“整個尼尼微省已落入武裝分子手中”。此外,武裝分子已經抵達臨近的薩拉赫丁省,位于薩拉赫丁省舍爾加特市的一個軍用機場已被武裝分子占領。

  事實上,自美國2011年底從伊拉克撤軍后,伊政府反恐能力明顯下降,國內爆炸襲擊、武裝沖突不斷,遜尼派民眾對以什葉派為主導的政府和安全部隊不滿日益嚴重。加之敘利亞危機的外溢效應,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等宗教極端武裝力量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兩國的壯大提供了“有利條件”。僅進入6月后的10天內,伊拉克全國就有500多人在各類沖突中喪生,另有2000多人受傷。

  埃及金字塔研究中心穆罕默德·法拉哈特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武裝分子完全占領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使伊拉克國內的安全局勢更趨惡化,這表明伊拉克政府已經失去了治理、控制伊拉克國家的能力。美國從伊拉克完全撤軍,留下了一個安全局勢堪憂、宗教極端勢力不斷興起的伊拉克,這給整個中東地區(qū)的和平穩(wěn)定帶來了消極影響,也讓伊拉克人民遭受了巨大苦難。”

  至少1.2萬名極端分子在敘利亞進行“圣戰(zhàn)”

  11日,在敘利亞東部的代爾祖爾省,“伊斯蘭國”同“勝利陣線”之間的激戰(zhàn)已進入第四天。一周以前,“伊斯蘭國”包圍該省北部地區(qū),并綁架了上百名平民。

  目前,至少有1.2萬名外國極端分子在敘利亞進行“圣戰(zhàn)”。源源不斷的外來勢力助長了“伊斯蘭國”以及多支宗教極端派別在當地的蔓延。有分析認為,作為“反恐大國”的美國難辭其咎。盡管美國近期宣布,向反對派“全國聯盟”提供致命和非致命性武器,但是在軍事援助“溫和反對派”這個問題上,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擔心提供的武器落入那些極端勢力之手,其優(yōu)柔寡斷和少有作為,反而導致極端勢力借機坐大。

  敘利亞政治分析人士薩拉姆認為,美國正在失去對中東的控制,這與美國在地區(qū)的“戰(zhàn)略收縮”不無聯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國企圖借“代理人”掌控中東的模式并不奏效。他表示,美國需要改變霸權心態(tài)和價值觀至上的傲慢,發(fā)揮更具建設性的作用。敘利亞《國家報》日前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在敘利亞危機中,美國完全是一個“攪局者”,并無十足的誠意解決問題,其目的只是借中東亂局鏟除“異己”,并建立符合自身價值觀的政權。

  美國對亂局僅表關切卻未作任何承諾

  對于伊拉克安全局勢急劇惡化,奧巴馬政府在表達對可能威脅伊拉克和整個中東地區(qū)穩(wěn)定的恐怖組織“嚴重關切”的同時,只是表示“支持各方協(xié)調響應”,并未做出任何承諾。

  今年5月底在西點軍校發(fā)表外交政策演說時,奧巴馬宣布美國將建立50億美元的反恐基金,同時強調將慎用武力,并進一步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奧巴馬稱,這筆反恐基金能夠增加前線同盟國的實力,也能讓美國更靈活地執(zhí)行任務,建立起一個從南亞到撒哈拉地區(qū)的聯系網。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從阿富汗、馬里、利比亞到敘利亞,當“前線同盟”并不可靠或遭遇失敗時,美國就直接將反恐資源送到了恐怖分子手中。《紐約時報》10日的報道稱,類似情況近年來已經發(fā)生了許多次!皹O端分子攻占摩蘇爾,并侵吞伊安全部隊留下的制服和武器裝備的畫面,足以讓那些認為美國向伊拉克提供資金就可以保證伊拉克安全局勢的人士咋舌!

  華盛頓智庫中東研究所學者蘭達·士林暮對本報記者表示,中東地區(qū)恐怖主義勢力仍然猖獗,眾多激進組織威脅著整個地區(qū)穩(wěn)定。從這點來看,美國的反恐政策是失敗的,但她并不認為美國的軍事援助如果落入恐怖分子手中會成為改變地區(qū)安全局勢的決定性因素。她認為,美國應該進一步加大對敘利亞“溫和反對派”的支持,但最終能否改變地區(qū)安全局勢,則難以預測。

  (本報開羅、大馬士革、華盛頓6月11日電 記者劉水明、劉睿、王云松、宦翔、李博雅)

  >> 點 評 <<

  唐志超(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所中東研究室主任):伊拉克局勢凸顯美國對伊拉克以及中東戰(zhàn)略的失敗,F今伊拉克局勢實際上是美國一手造成的。

  當年小布什政府不顧國際社會強烈反對,高舉推進民主、改造中東的大旗,悍然入侵伊拉克,戰(zhàn)后,美又推行“分而治之”政策,大搞宗派政治,致使伊拉克四分五裂,淪為地區(qū)動蕩之源和恐怖主義的新策源地。2009年奧巴馬上臺后,“脫中東,入亞洲”成為首要戰(zhàn)略任務。在給伊政府軍留下些武器彈藥后,美軍匆忙一撤了之,致使恐怖勢力重新在伊抬頭。

  近兩年,美又在伊拉克的鄰國敘利亞積極支持反政府武裝以及“圣戰(zhàn)者”來對抗巴沙爾政權。活躍在敘利亞境內的上萬“圣戰(zhàn)者”已對地區(qū)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事實一次次證明,凡是被美軍干涉過的國家,無一不陷入動蕩和分裂之中。美國從中東戰(zhàn)略收縮、向亞太重心轉移的企圖不僅導致中東更大范圍的動蕩,還在亞洲制造了新的不安定因素,結果使美國難以左右逢源。

  伊拉克局勢是測試美國道義與責任的試金石。但在當前美國的中東布局中,伊朗是關鍵。對伊拉克,美不愿也不會再有大的投入。美國未來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地區(qū)反恐投入,并加強與伊拉克政府的合作,調整對敘利亞政策以及加快與伊朗和解也可能成為政策選擇。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