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文史縱橫-正文
“中華民族復興”觀念源流考
俞祖華//8858151.com2013-12-09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更多

  

    李大釗在《新青年》發(fā)表的《青春》一文。

    主題鏈接

    李大釗是中共黨內系統(tǒng)闡發(fā)中華民族復興思想的先驅者

    1916年8月,李大釗在《〈晨鐘〉之使命》中指出:“今后之問題,非新民族崛起之問題,乃舊民族復活之問題”;他在次月發(fā)表的《青春》提到“吾族今后之能否立足于世界,不在白首中國之茍延殘喘,而在青春中國之投胎復活”;他在1917年2月發(fā)表的《新中華民族主義》呼吁中華少年為“中華民族更生再造”而奮斗;同年4月發(fā)表的《大亞細亞主義》提出“言大亞細亞主義者,當以中華國家之再造,中華民族之復活為絕大之關鍵”?梢哉f,李大釗是中共黨內系統(tǒng)闡發(fā)中華民族復興思想的先驅者。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中國夢的核心內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歷史源流上看,中華民族復興的話語和觀念與近代以后中華民族危機的加深與民族意識的覺醒密切相關,從文字表述上經歷了從“民族復興”到“中華民族復興”再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斷豐富過程。

    ■1894年孫中山提出的“振興中華”,成為中華民族復興觀念的先聲

    從歷史源流上看,中華民族復興觀念在對中華民族的自我定位上,包含了承認中華民族暫時落伍與重新趕超西方列強兩個向度。這兩種思想元素實際上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前都已形成,前者如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指出中國“船堅炮利不如夷”,后者如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通過“師夷長技”趕上西方,“風氣日開,智慧日出,方見東海之民,猶西海之民”。但由于甲午戰(zhàn)爭前現代民族觀念、中華民族觀念尚未形成,自然也就談不上現代意義上的中華民族復興觀念。中華民族復興觀念的醞釀,可追溯到1894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發(fā)生后民族危機的加深與民族意識的覺醒。

    甲午戰(zhàn)爭失敗后,中華民族開始有了覺醒意識,正如梁啟超在《戊戌政變記》開篇所言:“吾國四千余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zhàn)敗割臺灣、償二百兆以后始也!眱纱硒f片戰(zhàn)爭、中法戰(zhàn)爭的打擊使少數先進的中國人意識到了“不如夷”,但朝野上下依然酣睡于天朝舊夢,大有雨過忘雷之意。被東方“島夷”日本打敗所導致的亡國滅種的危機,使中國面臨“國無日不可以亡”的空前險境,才徹底打破了中央王國、天朝上國的千年舊夢——“天朝夢”。危機同時又是轉機,正是在“天朝夢”坍塌的廢墟上,催生了建設中華、實現民族復興的夢想。

    革命派領袖孫中山率先號召“振興中華”。他于1894年11月在美國檀香山創(chuàng)建了興中會。興中會成立宣言明確指出:設立本會的目的“專為振興中華”,該口號成了中華民族復興觀念的先聲。他在清末奔走革命的過程中,多次闡釋了實現民族復興、趕超西方列強的思想。例如,他在1905年的《在東京中國留學生歡迎大會的演說》中指出:中國通過學習西方,可實現超常規(guī)發(fā)展,不僅“突駕日本無可疑也”,而且在“十年、二十年之后不難舉西人之文明而盡有之,即或勝之焉,亦非不可能之事也”,希望“諸君將振興中國之責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彼1906年給外國友人的信中提到:中國這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國家的復興,將是全人類的福音”。

    這一時期,維新派代表人物梁啟超在中華民族復興觀念的醞釀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在1901年的《國家思想變遷異同論》、1902年的《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中最早使用了 “中華民族”的概念。值得重視的是,他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一文中還曾使用了“古學復興”“復興時代”等詞,中華民族復興觀念呼之欲出。

    從總體來說,近代語境中的民族復興,包括以民族建國為契機恢復民族獨立,以趕超列強為目標恢復民族地位,也包括以“少年中國”號召恢復民族活力。梁啟超在1900年發(fā)表了《少年中國說》一文,痛陳“老大帝國”的衰落,展望“少年中國”重振,堅信“我中國在今日為少年國”,“中國為未來之國,即地球上昔未現此國,而今漸發(fā)達,他日之前程且方長也”。他寄希望于少年,稱“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民族復興還包括民族文化的復興。文化復興思想在清季也已萌生。1905年10月,鄧實在《國粹學報》發(fā)表《古學復興論》,預言“十五世紀為歐洲古學復興之世。而二十世紀則為亞洲古學復興之世”。其所謂“亞洲古學復興”重點即在先秦時期中華元典文化的復興。此時,中華民族復興話語雖未定型,但該觀念所包含的基本義項已比較清晰。

    ■上世紀初期,時人紛紛從“文化復興”、“文藝復興”視角討論民族復興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fā)與1912年中華民國的創(chuàng)立,不僅宣告了封建王朝的終結,開啟了巨大的社會變革與思想變革,而且還為中華民族復興觀念的形成打開了閘門,促進了中華民族整體觀念的發(fā)展,從而促進了從漢民族復興到中華民族復興的觀念轉變。但是民國成立不久,內有復辟逆流、軍閥混戰(zhàn),外有日本帝國主義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使民族危機繼續(xù)加深,刺激了民族復興話語的進一步發(fā)酵,中華民族復興觀念初具雛形,“民族復興”一詞也正式亮相。

    有感于中華民國因缺乏作為現代國家基礎的新國民而成為空招牌,“五四一代”思想精英側重從思想文化入手尋求復興之路。時人紛紛從“文化復興”、“文藝復興”的視角,討論民族復興問題。不過,具體依靠何種文化實現民族復興,當時的不同思想流派有著不同的思考。

    作為新文化運動論戰(zhàn)一方的文化保守主義者,把民族復興歸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復興,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復興。杜亞泉在《新舊思想之折中》一文中認為,中國固有文化“頗有足以證明西洋現代文明之錯誤,為世界未來文明之指導者”。梁漱溟在1922年出版的《東西方文化及其哲學》一書中提出了“中國文化復興”的概念,指出:在中西印三大系文化中,西方化已過時,印度化還早,“最近未來第二態(tài)度復興”即“中國化復興”:“中國的文藝復興,應當是中國自己人生態(tài)度的復興”,“只有昭蘇了中國人的人生態(tài)度,才能把生機剝盡死氣沉沉的中國人復活過來”:“世界未來文化就是中國文化的復興”,中國文化的復興就是儒家文化的復興。

    胡適、蔡元培等自由主義者,向往西方文明,他們把新文化運動定位為類似于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國的文藝復興”。胡適從1917年6月回國途中開始使用“文藝復興”一詞。此后,他在中英文講演中頻頻使用這一名詞,并以“中國的文藝復興”來特指新文化運動,或從廣義上指稱中國的現代化運動。蔡元培1923年10月發(fā)表了《中國的文藝中興》的演說,他說:“照我個人推想,再加四十年的功夫,則歐洲自16世紀至17世紀所得的進步當可實現于中國。那時候中國文化,必可以與歐洲文化齊等,同樣的有貢獻于世界。”

    李大釗等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則認為,實現民族復興不能靠東方文化,也不能靠西方文化,而要靠“第三種文明”即社會主義文明。這就在探尋實現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做出了全新的探索。

    孫中山在晚年繼續(xù)關注民族復興問題。他在其《民族主義》的演講中強調:民族復興就是要“恢復民族的地位”、“恢復到頭一個地位”,而要恢復民族地位,就要恢復固有道德、恢復民族主義,“到了民族主義恢復了之后,我們才可以進一步去研究怎么樣才可以恢復我們民族的地位”,“有了固有的道德,然后固有的民族地位才可以圖恢復”。他在講演中還直接使用了“民族復興”一詞,批評列強想維持壟斷地位,“不準弱小民族復興”。

    國共兩黨在上世紀20年代都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以爭取民族解放的主張,并共同發(fā)起了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使之成了中華民族復興征程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上世紀30年代民族危機空前深重的背景下,“中華民族復興”成為一種社會思潮

    1928年底“東北易幟”后國民黨形式上統(tǒng)一中國,客觀上激發(fā)了各界對國家建設、民族復興的關注。上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全面加強,中華民族危機進一步加重。1937年“七七”事變的發(fā)生,使“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民族危機空前深重。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中華民族復興”的話語和觀念很快成為一種社會思潮。

    1932年5月,張君勱在北平創(chuàng)辦了《再生》雜志,明確以“民族復興”為辦刊宗旨,其“創(chuàng)辦啟事”稱:該刊定名為“再生”,“一方面根據歷史之教訓,他方面博征世界之通例,提出另一新方案,以為惟循此途可致中華民族于復生”。“九一八”事變后創(chuàng)辦的以“民族復興”為宗旨的刊物,還有《復興月刊》等。《東方雜志》31卷第18號開辟了“民族復興專欄”;《獨立評論》《大公報》等報刊也紛紛以“民族復興”為話題刊文。此后,“民族復興”一說廣為流行。上述刊物所發(fā)表的文章如:趙正平的《中華民族復興問題之史的觀察》,吳其昌的《民族復興的幾個條件》《民族復興的自信力》,潘光旦的《民族復興的一個先決問題》等。他們談到,“民族復興”是從目前的落后、衰落狀態(tài)中走出,恢復世界強國的民族地位,恢復文化古國的燦爛輝煌。當時還出版了一些圍繞“民族復興”這一主題的書籍,如吳庚恕于1933年出版的《中國民族復興的政策與實施》,張君勱于1935年出版的《民族復興之學術基礎》,王之平于1935年刊行的《民族復興之關鍵》等。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華民族復興話語,不僅為報界、學界、文化界頻頻言說,也為國共兩黨高度關注。

    ■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幾次從不同角度談及了民族復興

    為“光明的中國之命運”而奮斗的中國共產黨人,一直關注中華民族復興問題。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幾次從不同角度談及了民族復興。他在1948年歲末發(fā)表的《將革命進行到底》一文中從政治視角使用了一個形象的說法,稱建立新中國將“使中華民族來一個大翻身,由半殖民地變?yōu)檎嬲莫毩薄K?949年3月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了“中國經濟復興”,指出: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經濟建設的速度將不是很慢而可能是相當快的,中國的興盛是可以計日程功的。對于中國經濟復興的悲觀論點,沒有任何的根據!蓖9月,他在《唯心歷史觀的破產》一文中又提出“文化復興”,指出:“偉大的勝利的中國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大革命,已經復興了并正在復興著偉大的中國人民的文化”。同月,他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的開幕詞中指出:中華民族“從來就是一個偉大的勇敢的勤勞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新中國成立后,“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作為執(zhí)政黨,勇敢擔當起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并不斷為這一歷史使命注入新的思想內涵。

    (作者為魯東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院長、教授)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