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社會關注-正文
撥開煙霧病治療的“重重迷霧”
段煉//8858151.com2014-07-20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更多

  

煙霧病血管 正常血管

  編者按

  煙霧病,一種有著夢幻名字的兇險疾病。該病是腦血管病中的疑難雜癥,目前患病人群日益增多,但在臨床中又極易被忽略和誤診。與常發(fā)生于老年的腦血管病不同,煙霧病的累及人群更為廣泛,十歲左右兒童和三四十歲青壯年是高發(fā)人群。這兩個人群一旦發(fā)病,對家庭和社會都是極為沉重的負擔,因此亟待引起重視,開展規(guī)范治療。

  1、煙霧病是青少年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

  煙霧病因代償擴張的血管在動脈造影時,形似裊裊升起的煙霧,故而得名。由于這種病是日本人發(fā)現并命名的,而煙霧在日語里發(fā)音為“moyamoya”,所以又稱moyamoya病。

  過去,煙霧病被認為是較少發(fā)生的疾病,且是亞洲人的特發(fā)疾病。但近年來,隨著無創(chuàng)腦血管檢查技術的普及,以及醫(yī)學界對該病認識的增加,煙霧病的檢出率逐漸提高,全球各個人種、各個地區(qū)都有發(fā)生。目前該病患病率約為6/10萬~10/10萬,也是青少年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

  煙霧病也稱自發(fā)性基底動脈環(huán)閉塞癥,是一種以頸內動脈末端及大腦前、大腦中動脈起始部動脈內膜緩慢增厚,動脈管腔逐漸狹窄以至閉塞,腦底穿通動脈代償性擴張為特征的疾病,約有1/3的病例還累及大腦后動脈。根據臨床表現,大體分為缺血型和出血型兩類。缺血型可表現為肢體無力、癱瘓、失語、癡呆;出血型則表現為突發(fā)劇烈頭痛、意識障礙,嚴重者可引起死亡。在出血前,患者常伴有情緒激動、劇烈運動等病史,也有少部分患者在休息狀態(tài)下突然出血。需要注意的是,煙霧病引發(fā)的腦出血與其他類型腦出血相比,再出血率很高,約有一半的死亡患者是由再次出血引起。

  2、未能正確治療者輕則致殘,重則危及生命

  如果煙霧病患者沒有得到正確治療,輕則致殘,重則危及生命。但不同于普通腦血管病“一旦發(fā)生便不可逆轉”的特點,該病若盡早治療,即可獲得痊愈。

  曾經有個女孩,一學習就頭疼,嚴重時會出現肢體麻木等癥狀。家人帶她輾轉求醫(yī),最終在307醫(yī)院被診斷為煙霧病。經過手術治療,這個女孩不但痊愈,還考上了清華大學,在畢業(yè)后,又考上了美國斯坦福大學繼續(xù)深造。

  還有一位浙江中年男子,患病前是一家企業(yè)的老板,患病后癱瘓在床,進而出現偏盲、失語、失讀、記憶力減退等。實施手術后,他不僅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還能騎著摩托車到處“跑”。可見,早發(fā)現、早治療,對于煙霧病患者來說至關重要。

  3、患者同胞及后代發(fā)病風險高,建議盡早篩查

  煙霧病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確,研究分析認為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且有家族發(fā)病傾向。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有6%~12.1%的患者有家族史;同卵雙胞胎同時罹患煙霧病的概率為80%;煙霧病患者同胞及其后代的患病風險,較一般人群分別要高出42和34倍,因此建議盡早篩查。

  對于煙霧病的篩查,其實并不復雜,經顱多普勒超聲因無創(chuàng)、價廉、便攜等特點,越來越多地成為易感人群篩查的首選方法。但由于經顱多普勒超聲受操作者本身的經驗及手法影響較大,所以操作者必須要經過正規(guī)訓練,才能避免漏診及誤診。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頭痛是煙霧病患者比較常見的臨床表現,表現為反復發(fā)作的頭部脹痛、針刺樣或搏動性疼痛,部位以額、頂部多見。部分患者以癲癇發(fā)作為首發(fā)癥狀,此類患者在就診早期,容易被當成原發(fā)性癲癇導致延誤最佳治療時機。還有少數患者以肢體不自主運動起病,癥狀類似舞蹈病。家族中有煙霧病患者的,若出現以上癥狀應特別提高警惕。

  延伸閱讀

  全球首個“煙霧病國際協作組”成立

  在日前召開的第四屆煙霧病國際研討會上,由國內最早開展煙霧病治療的專家之一段煉牽頭,與美、日、韓及國內天壇、華山、301醫(yī)院等煙霧病專家共同成立了“煙霧病國際協作組”。這是全球首個專門針對該病的協作科研組織,計劃今后將在煙霧病全基因篩查、臨床多中心試驗等方面開展合作,有望將煙霧病研究提升至新的高度。

  據悉,解放軍307醫(yī)院是我國首個以治療研究煙霧病為主要方向的醫(yī)療機構,自2002年開始集中力量對該病進行攻關,并于2012年成立了全軍腦血管病中心。截至2013年底,該中心已完成5000多例次煙霧病治療,是世界上單個中心最大的一組病例,治愈患者最小的僅1歲,年長的有80多歲,且術后5年出現腦卒中的情況低至12.7%,居國際先進水平。(宗睿)

  鏈接

  煙霧病的手術治療方法

  目前,通過外科手術進行血管重建可以增加腦血流量,改善低灌注狀態(tài),進而阻止臨床癥狀的進展和降低卒中風險已無爭議。顱內外血管重建術術式很多,主要分為直接重建、間接重建和聯合重建:

  直接血管重建術

  直接血管重建術是將顱外血管與顱內血管行無張力端—側吻合,在理論上可即刻增加皮層腦血流。

  間接血管重建術

  間接血管重建手術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顳肌貼敷術、腦硬膜顳淺動脈血管融通術、腦硬膜顳淺動脈顳肌貼敷術等。這一術式的優(yōu)點是手術操作難度較小,缺點是不能立即改善患者顱內血供,可能需要2周到3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代償。在這些術式中,腦硬膜顳淺動脈血管融通術因手術簡單,有明確血供來源,是最常見的間接重建手術術式,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類型的煙霧病手術中。研究證實,腦硬膜顳淺動脈血管融通術術后5年的卒中率,最低可達12.7%。

  聯合血管重建術

  有關直接和間接手術哪種方法更有效的爭論已經持續(xù)很長時間,為了集中兩者的優(yōu)點,尤其是針對成人患者,有人嘗試將兩種或多種方法聯合應用。聯合血管重建術是指直接與間接血管重建術,或幾種不同的間接血管重建術合用。但是,盡管很多學者推薦聯合血管重建術,目前有關手術方式的選擇尚無統一的認識。一項薈萃分析納入了1966年~2004年之間57個研究的1448名患者,其中73%的患者僅接受了間接重建手術,4%的患者接受了直接重建手術,23%的患者接受了間接+直接聯合手術,術后87%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間接重建、直接重建以及聯合手術的療效無顯著差異。

  此外,由于煙霧病病因未明,目前還沒能找到肯定有效的藥物。曾有研究采用血管擴張劑、皮質激素、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改善微循環(huán)藥物、自由基清除劑及神經保護劑等進行對癥治療,但發(fā)現以上藥物治療只能部分緩解急性期的缺血發(fā)作癥狀,對患者的再卒中率和死亡率等遠期療效均無改善。(解放軍307醫(yī)院神經外科主任 段 煉)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