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時政-正文
“自愿下”并非“不作為”
林管彤
//8858151.com2016-03-29來源: 紅網(wǎng)
分享到:更多

  北京市日前下發(fā)《北京市貫徹〈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guī)定(試行)〉的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為因家庭困難、負擔重、身體不適應等不愿繼續(xù)擔任領導職務的,提供了“自然下”“自愿下”的渠道,有利于破除“上榮下辱”“下必有錯”等錯誤觀念,推動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和從政環(huán)境。(3月28日《北京日報》)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時代要進步,社會在發(fā)展,大浪淘沙,領導干部也不斷經(jīng)受著時間的考驗。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有人由于能力、精力、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原因,被進步的浪潮甩在了身后,難以再勝任領導崗位。人最大的困難就是認識自己,這些人也許曾經(jīng)為國家和地方的發(fā)展奉獻了青春,揮灑了熱血,留下赫赫戰(zhàn)功,而今天愿意秉持著對人民、對自己負責的態(tài)度,不貪戀官位,不怕丟面子,襟懷坦蕩地退位讓賢,需要何等氣度和魄力。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自愿下”讓能者居之。有了一定職位的人,往往都很懼怕退位,因為退位,則意味著權(quán)勢的喪失。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魏文子,為了舉賢薦能,卻主動地向晉景公提出退位的要求,把自己的職務讓給了郤克。和魏文子一樣,在共產(chǎn)黨人眼中,只有國家利益,沒有個人得失。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qū),留下的都是些難啃的“硬骨頭”,更需要鼓勵那些敢行敢試敢為人先的干部,“殺出一條血路”。能力、精力不足的老干部自愿退下來,把更大的舞臺留給想干事、敢干事、能成事的年輕人,讓他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不也是一種為民情懷和擔當精神嗎?

  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自愿下”讓余熱生輝。退下來并不意味著“清茶報紙二郎腿,閑聊旁觀混光陰”,或辭職下海,或扎根基層,或輔佐他人,退到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崗位上,退到自己志向所在的事業(yè)中,科學運用自己幾十年的經(jīng)驗辦法,與新的境遇碰撞出火花,一樣能夠發(fā)揮余熱,創(chuàng)造價值。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背景下,推動干部能上能下,激活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一池春水,需要制度的保障,也需要領導干部多一些勇氣和擔當,不貪功,不圖名,出于公心、不忘初心,在人崗相適的崗位上實現(xiàn)自我價值,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奉獻自己的力量。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