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科教-正文
職稱外語豈可通過替考“普及”
韓玉印
//8858151.com2016-03-28來源: 紅網(wǎng)
分享到:更多

  3月26日是2016年全國專業(yè)技術人員職稱外語等級考試的日子,位于咸陽的陜西服裝工程學院考點設立131個考場,共安排3653名考生。有知情人士向華商報爆料,此次考試會有多名“槍手”在此替考。(3月27日《華商報》)

  兩批次70多人,全是學生模樣的“搶手”,替不同行業(yè),年齡在35歲至40歲之間的報名者參加考試,即使個別學生長得比較著急點,從年齡上也完全能夠分辨得出來。然而這么明顯的年齡差距,不僅輕易被“第一道防線”無視,而且2名監(jiān)考人員的裝模作樣更令我們感到詫異:1名監(jiān)考人員負責比對參考人員和身份證信息,看到暗訪記者與準考證信息不符,仍然放行,另1名監(jiān)考人員手持金屬探測儀,查看參考人員是否攜帶違禁品,聽到報警后沒有任何動作。

  這只是記者臥底來自西安的在“袁老師”精心組織的替考團伙,筆者真的不敢多想是否還有來自其他地方的“李老師”組織的替考團伙,更不敢想象這類考試往年出現(xiàn)過大規(guī)模替考作弊行為,會將所謂的專業(yè)技術人員職稱外語等級考試弄成一個什么樣子。

  眾所周知,考試的公平不僅來自考題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更需要嚴密的考試來保證,只有考試面前人人平等,才能考出真成績。“替考”如此輕松過關,不知道人社部所托非人呢,還是全國專業(yè)技術人員職稱外語等級考試本身就是“劃一道杠”,通過一種方式達到“普及”的目的。

  通過“替考”從而“普及”,第一帶壞了“替考”的學生娃,在他們還沒有走出校門首先打上了“沒有真實”的“烙印”,很可能在他們遇到同類問題也會效仿;一旦嚴肅起來,很可能影響到少數(shù)“倒霉蛋”的學業(yè),以至于他們的前程。第二由外語等級可以“替考”,很容易讓我們聯(lián)系到專業(yè)技術職稱論文造假(抄襲、購買)。第三大量的“替考”、論文造假存在,自然讓我們推及到專業(yè)技術職稱晉級不公,如果說“三不老師”是她的個性使然,筆者認為這與她的不屑不無關系。

  專業(yè)技術職稱晉級,不僅是提高待遇,更是鼓勵工作人員向某一技術專業(yè)努力,為建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提供動力,目的是提高專業(yè)技術,更好的為人民工作,為國家出力。然而專業(yè)技術職稱外語等級“替考”如此暢通無阻,大量“水貨”充斥里邊,晉級還有什么意義,如此豈不是有意為鉆營“練兵”?

  監(jiān)考對“替考”如此熟視無睹,與其說是人社部所托非人,不如說是我們經(jīng)常通過某種手段達到“普及”的慣性做法,筆者知道,所謂的“繼續(xù)教育”既是如此,前幾年單位還組織“學習”,營造一種學習氛圍,近幾年好像組織部門有所察覺,于是將組織學習改成網(wǎng)上“點學習”熬時間,跟帖,交作業(yè)。其實無論哪種形式的“學習”都沒有讓參加學習的人員真正學到心里去,“考試”更是走過場。再比如,“函授進修”拿學歷,更是一種“普及”,不僅學時嚴重不足,而且“考試”更是“寬進寬出”的典型,所以一般我們并不拿“函授學歷”當學歷。

  普及并沒有錯,一定程度它是一種手段,但筆者認為被廣為詬病的是“態(tài)度”,是“認認真真走過場”的態(tài)度,一旦由此及彼“普及”開來必將貽害無窮。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