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科教-正文
鄧海建:股潮退后,小鮮肉們還好嗎?
//8858151.com2015-11-27來源: 光明網
分享到:更多

  思凡(化名)是長春市一所大學的大四學生,他自稱因“用學費投資股票全賠了,著急還錢”,隨即轉向借貸。本要借1.7萬元的他,卻陷入高利貸的圈里。如今早已還出了本金,但還在拖欠。而對方稱,他簽有合同,金額和期限約定都屬于自愿。(11月26日《新文化報》)

  學費和高利貸是不是砸進了股市,當事人自己才清楚。但在上一輪牛市效應下,除了廣場舞大媽們,大學生扎堆涌入股市,卻也是不爭的事實。據《新華每日電訊》針對大學生炒股現(xiàn)象進行的調查顯示,31%的大學生在炒股,其中26%的炒股學生投入5萬元以上。按照2014年全國普通本?圃谛I2547.7萬人計,“31%”的背后可能對應著數百萬人的數字。不過,股市如江湖,跌宕兇險。類似“大學生網上學炒股遇‘股神’ 兩萬‘學費’被騙”的新聞,也并不鮮見。

  大學生離“財務自由”還有千萬里之遙。炒股的錢,要么是學費與生活費,要么就是拆借的貸款。不管是哪個路徑,本質都屬于“借錢炒股”。在這一輪杠桿股市中,最令人擔心的也就是全社會“借錢炒股”。道理不復雜,借來的錢,都不是做長線,愛如潮水來得快,恐慌退場也走得急。股市最怕的是系統(tǒng)危機,那么,對于借錢炒股的大學生來說,恐怕最承受不起的,就是急跌與大波動。于是,一旦股市進入調整期,原先在牛市中叱咤風云的小鮮肉們,基本都被打回灰頭土臉的屌絲原形。高利貸不相信眼淚,“不作不死”能怪誰?

  借高利貸炒股,不是股潮退后的事。嚴峻的后果,卻只有在退潮后才能發(fā)現(xiàn)一大波“裸泳者”。這里其實是兩個問題:一則,所謂爛俗的“財商”,是炒股炒出來的嗎?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聚寶發(fā)布的《2015年大學生理財報告》中,有個有趣的結論,說理財成績更優(yōu)秀的學生往往出自“211”、“985”的名牌高校。也就是說,財商更優(yōu)秀的學生身上的標簽并非“富二代”,而是高材生。這個結論也許未必靠譜,甚至讓人有點沮喪,卻也說明一個最淺顯的問題,理財是專業(yè)智商領域的事,并不是藍翔新東方雙學位能PK的。啥也沒有,啥也不懂,就去跟風炒股,“財商”不會從天而降。

  二則,盲目鼓勵大學生信貸消費,遲早要承擔失范的惡果。11月23日,國務院正式發(fā)布了《關于積極發(fā)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支持積極發(fā)展消費信貸。不過,消費信貸的主體,應該是生產者,而不是“純消費者”。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浙江杭州市下沙地區(qū)出現(xiàn)不少專門針對大學生的高利貸組織,其放貸目標全部鎖定為在校大學生,根據不同學歷,額度從5000元至20000元靈活掌握,貸款月息從5分至2角不等。一些學生因為還不上貸款,受到人身威脅。眼下,看看各地高校內熱火朝天的“大學生貸款”招貼,不難聯(lián)想到后續(xù)的故事。

  股市不是提款機,躺著賺錢的時候是小鮮肉,股指大跌的時候就成小韭菜了。理財也好,炒股也罷,都無可原罪。不過,在大學課堂被低頭族占領的時候、在專業(yè)課老師糾結要不要“放水”的時代,鼓噪大學生去搏殺在物欲最前線,合適嗎?把大多不適合在股市流連的孩子召喚回來,這是當下高校的使命與責任。(鄧海建)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