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救助不能只靠媒體
房清江
//8858151.com2016-06-15來源: 中工網(wǎng)—《勞動新聞》
分享到:更多

  前不久,一則“最心酸兒童節(jié)禮物——母親偷雞腿給生病的女兒”的新聞,讓36歲的山東人劉燕成為焦點人物。報道發(fā)出后兩小時內(nèi),來自各地的愛心捐款超過30萬元。一天后,劉燕患有腎病綜合征的女兒大麗(化名)住進了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接受全面治療!扒笄竽銈儼盐覀兊氖孪蛎襟w報道。”同在這家醫(yī)院的內(nèi)科52病區(qū),王玉琴用渴望的眼神看著記者。這位來自安徽農(nóng)村的母親和劉燕一樣,有兩位患嚴重腎病的女兒。(6月13日澎湃新聞報道)

  我們可以看到,“偷雞腿救女”者得到救助是依靠公益的力量,更大程度上是依靠媒體的力量。通過媒體對求助者辛酸與無奈的報道,引發(fā)社會關注與同情,觸動人們最柔軟的心理,從而引發(fā)社會捐贈。

  不可否認,同情的確是公益的原始動力,但如果僅僅基于一時悲憫的情感,靠煸情與眼淚催出來的公益捐贈,終究是臨時的而非可持續(xù)的,能夠幫助到的對象只能是極少數(shù)。從制度完善上講,救助“偷雞腿母親”的患病女兒,更應該寄托在“大病醫(yī)!钡戎贫壬稀6鳛橐环N補充手段,公益對弱勢與身處危難境地的人們,也應該給予普遍而經(jīng)常性的關心與幫助,讓這些人享有相對公平的救助。這就需要公益慈善呈現(xiàn)出組織化、社會化,成為幫助政府保障政策兜底的補充,讓愛心捐贈成為常態(tài),而不只是針對特定對象的直接贈予。

  民間救助對媒體的依賴程度,其實也是檢驗現(xiàn)代公益慈善成熟度的標志。民間救助越依賴媒體,證明公益慈善的組織化、社會化水平越低。近些年的網(wǎng)絡募捐事件,越來越呈現(xiàn)出炒作傾向,背后多有策劃的痕跡。比如,“跪爬救女”“父親賣衛(wèi)生巾救女”等等,演繹著“比慘”的傳播邏輯。此次的“偷雞腿救女”事件,在傳播上也有劍走偏鋒的嫌疑。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與劉燕“同病相憐”的“室友”王玉琴,一本正經(jīng)地通過微信,擬眾籌善款20萬元,眾籌期結(jié)束后,也僅僅籌到2萬元。兩者的對比,折射出社會公益慈善發(fā)展的瓶頸。

  求助的權利不能總靠媒體來救濟,應當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一方面完善“大病醫(yī)!钡戎贫龋环矫鏄嫿ìF(xiàn)代的公益慈善理念與文化,通過政策引導、稅費優(yōu)惠等,加快社會公益組織的培育與發(fā)展,促進社會公益慈善機構的升級。不斷完善慈善法治體系,提高公益慈善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提高社會參與慈善捐贈的積極性,做大慈善的蛋糕,讓更多人在公益慈善的框架內(nèi)得到救濟。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