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工人日報評論庫-正文
高談闊論:一個時代怎能只有段子
杜浩
//8858151.com2015-11-09來源: 中工網—《工人日報》
分享到:更多

  “《瑯琊榜》之后,每個人都成了段子手”,這是網上流行的一句話,微博、微信上形形色色的段子,成為移動網絡時代全新的創(chuàng)作形態(tài),幾乎所有新聞事件最終都會成為段子的養(yǎng)料,關于娛樂、體育、時事……有媒體稱,包括名人的段子,越來越多地進入到了人們休閑生活中,段子不僅僅是文學的新增量,同時也承擔了許多文化創(chuàng)意的功能,最終成為一條完整的產業(yè)鏈,市場和商業(yè)的推動,使段子創(chuàng)作變成一個產業(yè),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段子流行的時代。

  如今,創(chuàng)作段子的主體,大多是80后、90后。這些段子手,可以說是中產一代,他們基本上沒有經歷過非常艱苦的生活,在相對富裕的環(huán)境中長大,這樣的經歷塑造了他們不同于前人的價值觀,決定了當下眾多流行的段子的內容特征。總的來說,現在的段子,沒有王朔那種尖刻的、激烈的挖苦,也沒有過去手機段子那種對社會尖銳的批評和抨擊,而多呈現幽默、俏皮的風格,表達溫和,或有一些感傷的內容。

  隨著傳播技術越來越便捷,傳播的內容也越來越趨向于簡短和精練,而段子內容的創(chuàng)作,無疑也在不斷地適應著新的傳播方式。所以,“段子”,在這個新的傳播時代,已成為一種獨特的創(chuàng)作形式,成為最有效的傳播方式之一。因為移動網絡傳播,文化的集散從現實的空間轉向了互聯網空間,這使段子創(chuàng)作變得簡單,創(chuàng)作的門檻越來越低,很多三線、四線城市中有才華的年輕人,不必千里迢迢跑到文化資源集中的地方,他們在家里或在路上或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創(chuàng)作,并把自己的作品發(fā)布到公共平臺。

  創(chuàng)作段子正在成為一種職業(yè)。市場化的完成,使得一批專門從事創(chuàng)作的職業(yè)段子手出現,他們可以通過段子的創(chuàng)作獲得利益,不僅是版稅,還有各種相關的產業(yè)帶來的收入。很多以前由專業(yè)的文案、策劃人員承擔的工作,現在是由段子手們來完成的。另外,網絡上創(chuàng)作段子的作者帶來的效應,也開始輻射到網絡之外的現實世界,段子手變成了作家,甚至名人,比如張嘉佳,他的《從你的世界路過》很短時間里創(chuàng)造了銷量奇跡,并且投拍成影視作品。

  我們應該看到這種流行寫作形式對于我們的文化傳播、寫作方式、話語表達形式的影響和改變。段子寫作,讓更多人擁有了話語權,而且,我們更應看到的是,段子廣泛傳播的巨大力量。

  其實,說現在是段子流行的時代,或說是段子寫作和閱讀的時代,我們也必須看到段子快速流行所折射出來的對閱讀、對文學思維、對精神世界、對心靈生活,所產生的碎片化、速度化的影響。段子的創(chuàng)作生產,是快速快捷的,但這無疑又決定了其速朽覆滅的命運。因為,追求速度、追求流行、追求消費化,這既有違于我們的精神世界,與我們的心靈生活沖突,更不符合文化的規(guī)律、審美品性。

  前不久讀到王蒙在談到當下文化時對段子的看法:目前我們的文藝生活正趨向大眾化、海量化,這是擋不住的時代潮流,但其中也有令人憂心的東西,“比如文藝作品的數量和質量是不是平衡?過去出版一本好書大家都印象深刻,現在每年幾千部長篇小說出版,但那種讓大家爭相傳閱、愛不釋手、感動至深、拍案叫絕的書,你還能說得上來嗎?相對來說,流行的多是些惡搞、文化段子,頂多加上電視小品”,“快餐式的文化段子,有它的方便之處,說不好聽的,就是上廁所都能看了哈哈大笑。有段子不怕,但永遠要有一些高端的文藝作品,中國自古有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那么到了20世紀、21世紀這一段,咱們若只有‘手機段子’,那對歷史不好交代!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