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理論頻道文史縱橫-正文
雨葉風枝自蕭颯
——孫家正《藝術的真諦》談片
//8858151.com2014-04-10來源:中國文化報
分享到:更多

  

卜 鍵

  去年歲杪,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朋友送來家正先生新著《藝術的真諦》。趁著春節(jié)長假,我細細閱讀了全書,有些詩文一讀再讀,觸動良多,情不能已。與他以往專論文化的著作不同,這是一部文學作品集,收錄有詩歌、散文、隨筆、序跋,還有短篇小說,諸品兼陳,皆臻妙境;而貫穿書中全部文字的,仍是作者歷來所推重的人文情懷,是他對世情物象的深沉思索,是一種正氣充盈的文化精神。有鑒于此,本文的品題謹就心得所及,不求整飭,因稱談片。

  一、但寫真情

  抒寫真性情,在我國文學史上亦是沉沉一脈。所有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不管是什么文學樣式,不管產(chǎn)生于哪個時代,必然都會出于真情實感。家正先生的寫作既不追求數(shù)量,所作亦不追求長篇巨制,皆是有感而發(fā),意盡即止。其《文化價值及文人風骨》一文,提出應冷靜看待持續(xù)升溫的“文化熱”,認為情感淡薄、道德淪喪是最值得憂患的事。在此,他拈用了明朝都穆的詩句,“但寫真情與實境,任它埋沒與流傳”,稱:這才是文化人的氣節(jié)與風骨。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參與者和見證人,作者深心敬重鄧小平。本書收入一首作者懷念鄧小平的詩,共8句40字,卻經(jīng)歷了整整10年。前節(jié)四句寫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中央電視臺向全世界直播那場歷史性的交接儀式,時任廣電部部長的孫家正現(xiàn)場值班,是夜,大雨滂沱,仿佛要把中華民族的百年恥辱洗滌凈盡,他撫今憶昔,感慨萬千,揮筆寫下:

  常恨金甌缺 終見香港歸

  欲向九霄祭 我自淚紛飛

  寫畢心潮澎湃,久久難平。歲月匆匆,轉眼到了2007年,香港各界擬隆重紀念回歸祖國十周年,晚會策劃者索歌,家正先生不由得想起改革開放的領路人鄧小平,這年也是他逝世十周年,想起鄧小平在談判收回香港時的堅毅決絕,想起他“到香港這塊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的宏愿,作者意緒紛披,詩情再次被點燃,舊作讀罷,賡續(xù)四句,噴涌而出:

  偉人已遠去 大地沐春暉

  香江明月夜 思念如潮水

  這首《春的思念》,成為那場晚會上最動人的作品之一。作者附記:“董建華先生后來告訴我,當時,聽到后一節(jié)時,全場掌聲驟起,他本人更是熱淚盈眶!

  有大愛,才有真情。汶川大地震,家正先生為不幸死難的同胞哀傷,亦為全國人民的無私救援和震區(qū)百姓的屹然自救振奮。他以自己的方式向震區(qū)表達心意,每天都在關注汶川的消息。讀了一位母親以死抵住坍塌的墻壁,保護嬰兒存活的報道,家正先生極為感動,寫下長詩《請不要叫我孤兒》,擬一個地震遺孤的口吻,謳歌偉大的母愛。該詩飽蘸深情,長歌當哭,悲愴而不低沉,副題為“謹獻給汶川地震中所有為救護孩子而死難的母親、父親、老師和親人們”,傳遞的正是作者之衷曲。

  短篇小說《春雪》的主旨,也是言情:籠罩城市的霧霾,驅散霧霾的春雪,雪中走來祖孫二人,一老一少,看到雪地上乞討的男孩,就其是真是假,幫還是不幫,進行了一番欲斷還續(xù)的對話,以及一場內心較量。故事雖然簡單,主題卻是童心和良知。明思想家李贄曾作《童心說》,曰:“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弊x這篇小說,你會發(fā)現(xiàn),作者映照的是童心之美,呼喚的是真純人性。小說中有這樣一段:

  “文革”中的一年春天,他們那個地區(qū)出現(xiàn)了大批的乞討農(nóng)民,首長要求各地立即查明情況。老人永遠都不會忘記,當他把匯總的簡報交給首長時的情景。各地的匯報不約而同,幾乎一致說,當前,本地形勢一片大好,人民安居樂業(yè),乞討乃是鄰省某地流入的農(nóng)民。還說,春季外出乞討是那個地區(qū)的傳統(tǒng),許多農(nóng)民已習慣以乞討為職業(yè)。首長看了匯報,臉色鐵青,“刷”的一聲,將簡報甩在地上,罵道:“胡說八道!乞討為業(yè)?還傳統(tǒng)!老子讓這幫飽漢不知餓漢饑的兔崽子統(tǒng)統(tǒng)轉業(yè),改行討飯去!”

  一個忠誠耿介老將軍的形象,躍然紙上。一位老軍人讀后說,《春雪》中部隊老首長的形象,令他感動不已,不禁想起許世友將軍。我曾就此詢問,家正先生說自己在江蘇工作時很敬重許世友的品格,也聽說了許多關于他的故事,所寫人物,正是受這位少年寒苦的國家勛將的啟發(fā)。小說中老首長臨終“俺當兵打仗,東奔西跑一輩子,死了告?zhèn)假,回家看看窮鄉(xiāng)親,陪陪俺那苦命的娘”這句話,深深打動了無數(shù)讀者。

  親情,當是文藝作品的永恒主題,作者寫親情,有著較多獨特記憶和獨到感受。他的父親是一個抗戰(zhàn)時參軍,犧牲在全國解放前夕的烈士。書中有一首詩《父親》:

  我出生的時候

  你正在烽火的前沿

  背負著多難的民族

  艱難地前行

  那時候 你很年輕

  早春的午夜

  你仆倒在冰涼的路上

  雙手捧給我的

  卻是一個溫暖的黎明

  那時候 你很年輕

  時光如流水不舍晝夜

  二十六歲成了你生命的永恒

  我一直不敢擅自地老去

  因為你喲 父親

  永遠是那么年輕

  沒有渲染和夸張,沒有修飾與矯情,但覺平靜理性的字里行間,對父親的摯愛在流淌奔涌。作者還有一首獻給母親的詩《背后,那深情注視的目光》,追述童年蒙受的母愛和自己的懵懂無知,更是一詠三嘆,一往情深。

1 2 共2頁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