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時政-正文
為政“決定論”
梅明蕾
//8858151.com2017-02-28來源: 長江日報
分享到:更多

  心理學中的決定論,簡單講,即人的一切活動,均系先前多種原因?qū)е碌慕Y果。也就是說,人的行為或可根據(jù)先前的一些條件來預測。

  舉兩個近來媒體披露的事情:一是西安市所轄的戶縣,一些污染問題竟然延宕二十年,最近才著手解決。另是本市一家區(qū)法院,被一癌癥患者請求強制執(zhí)行某“老賴”償還債務,法院屢稱“馬上就辦”,卻一拖兩年至今才執(zhí)行。這當然有點極端,所以才見諸報端。未廣為知曉的,當不在少數(shù)。

  問題拖了這么久,為什么現(xiàn)在得以解決?依“決定論”,自然事出有因。前者系因地方環(huán)保部門經(jīng)歷了一場“猛烈的”電視問政,直至戶縣環(huán)保局包括局長在內(nèi)的整個班子被撤。后者則因全市整頓“新衙門作風”,事由曝光當天,法院便出手動了真格。

  這樣看來,政府有些事情雖然難辦,但不至于難到束手無策的地步,說到底是一個動力不足的問題。一定的制度安排、個人職業(yè)操守、社會氛圍等條件,“決定”了政府部門的動力及其為政質(zhì)量或效率,看似復雜,解析起來也看得清楚。

  民眾有事找政府部門,是因為他們已將權力讓渡于斯。理念正當、清晰的為政者理應二話不說,盡心盡力,直至滿足訴求為止。常?吹揭恍┦鼙頁P的政府工作人員回應“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真還不是客套,大實話而已。

  但自利是人的本能,理念固然重要,但無好的制度落地,惰性一樣生成,理念一定走樣。為什么戶縣的重度污染民眾投訴十余年“不頂啥”,你一不評議,二不問責,三無激勵,為政者當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一旦追責、問責到位,甚至直逼頭上的“帽子”,其反應之迅疾,相比先前有若云泥,其情可解。

  好的理念和制度之外,斷不可輕視對權力運作的監(jiān)督,否則再好的“本本”也將束之高閣。上述所舉二例,一個共同點,是有媒體的參與,事件原委被公之于眾,社會輿論沸然,這壓力層層傳導,匡正理念、嚴肅綱紀的努力一次次強化,“決定”了為政質(zhì)量的再上層樓。

  理念、制度、監(jiān)督,缺一不可。依決定論,社會對為政者有怎樣的期許,則必先創(chuàng)設出相應的條件。做好這方面的功課,政府首當其沖,全社會亦不無責任。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