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文體-正文
曹鵬程:永志不忘的“國家記憶”
//8858151.com2015-12-14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二戰(zhàn)時期有位士兵說,“沒有一個戰(zhàn)士真正從戰(zhàn)爭中幸存”。對一名軍人而言,戰(zhàn)爭經歷帶來的傷痕尚且難以磨滅,對于南京大屠殺的受害者來說,這種傷害更是刻骨銘心。

  對于那場慘絕人寰的戰(zhàn)爭暴行,南京大屠殺親歷者的記憶往往跟外部世界的想象大不相同。靠在臉上抹黑灰才躲過災難的楊翠英老人,前不久在報紙上看到巴黎發(fā)生恐怖襲擊、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zhàn)機的消息,就以為又要打仗了,甚至買了很多米存在家里。直到女兒發(fā)現并安慰,才意識到和平并未再次舍她而去。

  對于國家最高級別的紀念,親歷者的感受也會比一般人更深更厚。失去了叔叔和兩個舅舅的葛道榮老人,今年又到寫著遇難者名單的“哭墻”前,“這個地方我們每年都來,但如今更感動,為什么呢,以前是家祭,現在是國祭了!眰人的痛苦記憶,一旦為國家所銘記,為世界遺產所銘刻,自然具有更普遍的意義。

  確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將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如同一縷陽光打進歷史的黑暗森林中。歷史因為過于宏大,記憶的河床層層疊疊,時常容易掩埋住那些深深的傷痛。而實際上,正是那些傷痛最能警示后人。30萬死難者,不是冰冷的統計數字,而是由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組成的。他們被踐踏、殺戮時的血腥,很多還埋藏在歷史的黑暗角落中。而我們要進一步做到的,是把陽光繼續(xù)引入最黑暗的角落,讓人們直視并清算罪惡,讓那段慘痛的歷史不再重演。

  “奧斯維辛集中營的人惡名之一部分,也是屬于你的”。博羅夫斯基的話,值得對所有關注南京的人說一說,同時也值得我們自己想一想。銘記南京大屠殺,確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責任,是全人類都應該去做的事情,但牢記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記憶,必須是我們民族首當承載的責任。作為親歷了那場浩劫的民族,我們最理解同胞慘遭屠戮、山河凌辱的痛苦,我們最懂得同仇敵愾、永不言敗的精神,我們最希望這樣的戰(zhàn)爭暴行永遠成為歷史。最大限度地表達對南京大屠殺的態(tài)度,不負個體生命的苦難、體現人類命運的關懷,我們才能完成對民族意識的升華。

  南京大屠殺已經成為國家記憶、世界記憶。但這并不應該是抗戰(zhàn)史研究的結束,而恰恰應該是全社會關心抗戰(zhàn)、研究抗戰(zhàn)、講述抗戰(zhàn)的開始?箲(zhàn)軍人作家阿垅說過,中國有血寫成的“偉大的作品”。先人的吶喊,聲猶在耳。對于我們以及我們的后人來說,只有不斷去延續(xù)血寫的記憶,才能不斷獲得恥辱與奮起相激蕩的民族精神原動力,才能讓中華民族永遠成為人類和平的捍衛(wèi)者。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