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科教-正文
鄧海建:改名有風險,高校須謹慎
//8858151.com2015-09-15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分享到:更多

  近日,教育部出臺《關于“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的部署和要求,審批設置2015年中東部地區(qū)本科學校,同時審批部分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民辦本科學校。教育部將組織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對申報設置的高等學校進行實地考察。將列入專家考察的36所中東部地區(qū)申報設置本科學校和9所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民辦本科學校名單向社會公示。

  近年來,高校更名并不是稀罕事,為此鬧出糾紛的也不鮮見。有統(tǒng)計顯示,自2008年3月至2013年5月,全國共有257所高等院校獲得教育部批準而更名,占到目前全國高?倲档10.35%;2013年底,河南一次性為省內7所高校集體更名;今年6月,四川大學因教育部發(fā)函同意瀘州醫(yī)學院改名為“四川醫(yī)科大學”,而書面“正式向教育部提起行政復議”。

  客觀而言,一所大學的更名,也許有現實必要性和與時俱進的理念考量。但前提是要明白,一座高校的校名,其實就是它的無形資產,早已與學校的辦學理念、治學風格緊緊融合在了一起,成為一所學校最重要的標志。隨著歲月的積淀,一些高校的校名已深入人心,成為相關大學的“金字招牌”。就此,筆者以為,高校更名還是慎重些好。

  首先,校名作為一所大學長久以來積淀的文化形象符號,往往承載著厚重的校園文化和教育夢想,是很多年、甚至很多代人集體心血的結果。從這個角度來說,大學校名不僅要能夠傳遞出辦學特色的信息,也要給公眾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提升公眾對學校的社會認同。而高校更名,直觀上無疑會割裂、黯淡或混淆相關大學的文化符號,不利于保留人們對相關大學長久以來形成的記憶,減損社會對相關高校的認同感。

  其次,高校更名,必須考察兩個條件,即有無更改的必要和有無更改的條件。國家對高校更名,在學科設置、教學質量、辦學規(guī)模、師資力量等方面都有明確的要求和規(guī)定。此次列入集體更名考察的36所地方高校和9所獨立院校符不符合這些規(guī)定暫且不說,單就他們的集體更名潮中的“學院”改“大學”、小地名改大地名(市改省等)來看,與以往高校改名的求大求全如出一轍。如果僅僅是從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出發(fā),一味求大求全或者跟著熱點跑,這樣的更名不僅沒有任何實質意義,而且終究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失去的是家長、學生和社會的信賴。

  要知道,著名高校之所以著名,根本上不是靠名稱來吸引眼球,而是靠辦學質量取勝,F在的社會、家長和學生,評價或認同一個學校,早已不是想當然、只唯“校名”是從,而是要看具體的辦學水平和實力。也就是說,校名起的再大再好聽,如果沒有扎實的辦學質量,也是枉然,不但起不到提升學校名氣的作用,還有可能落得個東施效顰,徒增笑料。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