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文史縱橫-正文
當代中國戲曲創(chuàng)作題材拓展的可能與實踐
//8858151.com2014-07-15來源:中國文化報
分享到:更多

  

  與會專家:宋合意 (中國文化報社總編輯)

  羅錦鱗 (中央戲劇學院原副院長、著名導演)

  傅 謹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戲曲學院教授)

  周漢萍 (文化部藝術司藝術研究處處長、《藝術通訊》副主編)

  王 馗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研所副所長、研究員)

  冉常建 (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主任、教授)

  主 持 人:徐 漣 (中國文化報社副總編輯、理論部主任)

  主持人:“藝海問道”文化論壇,是由中國文化報社理論部即將推出的小型研討會。這一研討會將以沙龍、筆談、對話、研討的形式,對文化藝術界所關心、關注的普遍現(xiàn)象和焦點話題,各藝術門類發(fā)生發(fā)展的現(xiàn)狀及其本質規(guī)律,大眾文化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等等,進行較為全面和深入的理論探討。參加人數少則三五人,多則十數人,既可以有長篇大論的學術論文,也可以是三言兩語的點睛之筆;大家可以聚會,也可以筆談,形式不拘一格,但倡導認認真真、求真求實的學術態(tài)度,力求在當下紛繁復雜的文化藝術現(xiàn)象中梳理問題,尋找答案。

  作為中國文化報社的理論部,文藝理論與文藝評論建設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方向和內容。多年來,我們約請了一大批學有所長的專家學者、藝術大家,刊發(fā)了一系列有分量的文章,得到了文化藝術界的廣泛關注與大力支持。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文藝評論與文藝理論的研究成果,還遠遠不能適應藝術規(guī)律的發(fā)展與變化、藝術形態(tài)的多元與多樣、大眾審美的差異與分化、群眾需求的迫切與渴望,特別是,在社會經濟文化迅猛發(fā)展的全球化時代,文藝理論與文藝評論必須從揭示藝術規(guī)律入手,介入到藝術創(chuàng)作、大眾文化和當代人的精神生活當中,并進而引導當代中國文化藝術的健康發(fā)展,最終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為此,我們設立“藝海問道”文化論壇,正希望通過微小卻不斷的努力,盡到媒體的一份責任。

  首次研討會,我們以“當代中國戲曲創(chuàng)作題材拓展的可能與實踐”為題,目的在于以細小的角度切入,去探討現(xiàn)代化進程中戲曲題材的拓展可能,并進而研討當代中國戲曲發(fā)展所面臨的劇本荒、人才荒、環(huán)境惡化等種種困境,以及突破困境的現(xiàn)實途徑。作為農耕文明的重要文化成果,已有上千年歷史的中國戲曲,經歷了萌芽、發(fā)展、成熟的過程,幾經衰弱,又幾度重生。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三并舉”方針使得戲曲百花齊放,上世紀80年代中期受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而逐漸式微,到90年代政府的大力扶持特別是本世紀初部分地方戲曲劇種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而得到保護,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全面推進,當代戲曲在政府扶持與市場拓展當中艱難前行。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戲曲在總體生態(tài)環(huán)境劇烈改變的沖擊當中,還在艱難探尋著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轉型的發(fā)展道路;戲曲創(chuàng)作的多元化形態(tài),也使我們不斷積累著經驗與能量。其中,中國戲曲改編古希臘戲劇或西方文學名著,就是戲曲題材拓展的一種重要探索。

  事實上,這并不是一個新鮮話題。早在文明戲、洋裝戲引入中國的上個世紀之初,就開始了外國名著改編成戲曲的嘗試。上世紀20年代,改編自外國文學名著的戲曲成為上海的流行時尚!爸袊妗边是“中國化”成為戲曲改編的兩種模式。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又有過多部改編成功的戲曲,如黃梅戲《無事生非》,京劇《奧塞羅》、《李爾王》,云南花燈劇《卓梅與阿羅》,河北梆子《忒拜城》、《美狄亞》,川劇《欲海狂潮》等,臺灣吳興國京劇《欲望城國》、越劇《第十二夜》、昆劇《血手印》(黃佐臨導演)、川劇《好女人,壞女人》、《中國公主杜蘭朵》等劇目。今天,我們就從此次文化部主辦的地方戲曲展演中評劇《城邦恩仇》和上面所說的多部改編戲入手,來探討全球化背景下當代中國戲曲創(chuàng)作題材拓展的可能與實踐。

  今天參加我們首次論壇的專家有宋合意、羅錦鱗、傅謹、周漢萍、王馗、冉常建。歡迎大家!參加本次論壇的還有我們理論部副主任高昌、楊曉華。

  宋合意:我們決定設一個論壇,采取靈活的系列化方式,針對文化領域焦點、熱點和讀者關注的問題,本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原則,進行交流與探討。今天光臨論壇的幾位專家,在戲曲舞臺實踐和理論評論方面都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建樹。期待各位結合藝術實踐,為戲曲藝術的發(fā)展建言獻策;《中國文化報》將利用媒體平臺,把大家的熱切思考和觀點傳播出去。

  戲曲是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形式之一。常言說一方水土一方人,其實也是一方水土一方文,因為人與文是不可分的。在我國各地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藝術形式之中,戲曲具有綜合性,是重要代表。當然,戲曲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而且隨著歷史演進也在發(fā)生變化。像其他藝術形式一樣,每一種戲曲也有其發(fā)育、生長、繁榮期,也可能走下坡路,會發(fā)生演化。當然,這種演化有主動的,也有被動的。像羅錦鱗先生把西方古典名劇嫁接到國內一些劇種的嘗試,就是積極主動的,因為他有豐富的國內戲劇舞臺導演經驗,又對古希臘名劇等有深入了解。

  一方面,我對羅先生這樣的探索,以及其他類似的實踐心存敬意,另一方面,也不免有一些擔心。正因為戲曲是本土特色鮮明的藝術形式,西方劇本引入后能否與我們的戲曲形式水乳交融,為觀眾所接受和喜愛,還需要市場檢驗。比如河北梆子,其特殊的戲曲人物造型,獨具韻味的唱念做打等,都是很中國化并區(qū)域化的,其內容也是觀眾熟悉、易于理解的,國內觀眾特別是其流行區(qū)域內的觀眾接受起來很自然。如果換成西方古典戲劇題材,中、西方觀眾可能看著很新鮮,但能否持續(xù),市場到底怎么樣?看過這類作品的人士有發(fā)言權,觀眾有發(fā)言權。

  目前,不少中國傳統(tǒng)戲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也提示我們,隨著歷史演進和社會生活變遷,有的藝術形式難復當年盛景。在漫長的歷史中,一些事物的衰微在所難免。在認識客觀規(guī)律的同時,對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我們仍然要通過各種努力,使之更久、更好地存續(xù),讓中國戲曲成為中國文化、中國人生活中的有機部分,成為諸多色彩中的一抹。

  在大多數中國人特別是有一定年齡的國人的成長過程中,恐怕都少不了戲曲藝術影響的印跡,他們的文化基因中,或多或少都有戲曲藝術發(fā)揮的作用。而且,雖然戲曲藝術講究傳承,講究“一定之規(guī)”,但回顧戲曲史也不難發(fā)現(xiàn)其發(fā)展變化,內容與形式不斷豐富、與時俱進。內容上體現(xiàn)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時代主流價值觀,形式上繼承到位又不斷生出新意,下功夫雕琢而精益求精的戲曲作品,總是更具有生命力與影響力。我們尊重在這方面做出努力的人們,同時,作為媒體也愿意與專家學者、藝術工作者及廣大讀者一起努力。在此,真誠地希望大家利用《中國文化報》,利用這樣的論壇,表達自己的藝術見解。歡迎各位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多來報社做客,不管是人來還是文來,我們都真誠地歡迎。

  羅錦鱗:談到中國戲曲,我就想起歐陽予倩老師當年給我們上課的時候講的一句話:“作為一個中國導演如果不懂戲曲藝術,沒有資格成為中國導演。”當時學校為我們安排了戲曲身段和折子戲課,老師分別是侯永奎和馬祥麟,以及文武場課,我學的是京胡和小鑼,老師是中國京劇的老藝人,還學了“工尺譜”。這樣,我就對中國戲曲有了新的認識。

  排戲時,我看到希臘戲劇有它的程式,從哪里上場有規(guī)定,我們也有上場門、下場門;他們有高底靴,我們也有高底靴;他們有面具,我們有臉譜;他們載歌載舞,我們也是。兩者可以找到結合點,1989年《美狄亞》就是這么產生的,后來此劇到歐洲、亞洲和拉丁美洲許多國家演出,據不完全統(tǒng)計,國外演出超過了200多場,受到極大的歡迎和好評。還有2002年上演的根據古希臘悲劇詩人埃斯庫羅斯的《七雄攻忒拜》和索?死账沟摹栋蔡岣昴犯木幍暮颖卑鹱印哆莩恰罚晒鶈⒑耆尉巹、河北梆子界的彭艷琴、王洪玲、劉玉玲三位梅花獎獲得者擔綱主演,是北京奧林匹克文化節(jié)的重大演出。這出戲也曾多次參加國際戲劇節(jié)的演出,受到國內外觀眾的好評和喜愛,今年5月還專程赴我國臺灣演出。前不久,由文化部主辦的第四屆全國地方戲(南北片)優(yōu)秀劇目展演上,中國評劇院演出了《城邦恩仇》,改編自古希臘經典悲劇《俄瑞斯忒亞》三部曲,該劇融合了三部作品的內容,講述了古希臘邁錫尼城邦國王阿伽王率領大軍攻打特洛伊之后引發(fā)的一系列故事。我用戲曲形式演繹了三部古希臘的悲劇,用了三種不同戲曲表現(xiàn)形式(傳統(tǒng)戲曲服裝的、新編歷史劇的新創(chuàng)服裝的、古希臘服裝的),我希望做到東西方戲劇的“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咖啡加牛奶一樣。實踐證明我的想法是可以做到的!是中外觀眾都可以接受的。

  國外的經典,不管是英國的還是希臘的,都是屬于世界的。我只是在這個潮流之中做了幾個實驗,對這些實驗我現(xiàn)在仍然信心較足。第一,就是美學原則的掌握。中國戲曲和古希臘戲劇的兩個美學原則是可以互補的。第二,就是一定要對經典,不管是中國的經典還是外國的經典都要有敬畏的精神。“敬畏”最重要的,是對經典的思想立意、人物基調等這些東西,不能去胡解構和顛覆。第三,一定要找到東西方戲劇和審美的契合點。以評劇《城邦恩仇》為例,它既要表現(xiàn)古希臘戲劇簡潔、莊嚴、肅穆的神韻,又要展示中國戲曲的虛擬、寫意、象征之美學特征。這個戲是用古希臘的服裝、布景,用評劇音樂、表演結合古希臘戲劇的雕塑性來演繹這部戲,是兩個古老劇種的融合。我們可以看到,現(xiàn)在觀眾的審美習慣多元化了,什么都能接受,看這個戲感到別扭的觀眾是少數。

  歸根結底,中國戲曲太豐富了,我只不過接觸了一點皮毛。世界戲劇的遺產也是很多的,各個國家都有,最根本的是劇種的特色不能變,你不管怎么改,特色一丟,人家就不承認了。所以,改革不能改了“姓”。

1 2 共2頁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