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理論頻道實踐與思考-正文
“薦賢者當自賢”
//8858151.com2014-05-19來源:江西日報
分享到:更多

  

  在《賀國強黨建工作文集》中,賀國強同志在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時講了這樣一段話:“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我作為后備干部到擔任副省級以上領導職務的20多年中,中央組織部的同志曾多次考察過我,我到中央組織部工作以后,沒有一個同志向我表白當年是‘我考察的你’,是‘我同意提拔的你’!辟R國強同志如是說,既充滿了對組織培養(yǎng)的感激之情,又感嘆于相關同志在推薦使用干部時大公無私的可貴品質。

  古人云:“薦賢者當自賢。”這不僅指舉薦者要有察人、識人的較高水平,能夠見微知著,不為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更重要的是說舉薦者要以國家、社稷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更不會因薦賢而貪功為己、謀取私利。在這方面,有兩位古人可作為榜樣。一位是西晉大將羊祜。他率兵伐吳,后病重回朝,向晉武帝司馬炎再三推薦杜預接替自己,然后將奏稿燒掉。晉武帝不解,問道:“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奏稿,不令人知耶?”羊祜回答:“拜官公朝,謝恩私門,臣所不取也。”意思是說他不想讓杜預知道后感謝自己,因為這是朝廷對他的任命,不應感謝個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羊祜自焚奏稿”的故事。另一位是西漢時的孔光。他歷經成帝、哀帝、平帝三朝,經他舉薦提拔的人不計其數(shù)。但每次舉薦人才,他都唯恐被人知道,從不希望被舉薦者記住他的恩德。羊祜、孔光這種出于公心的胸襟和品格,為“薦賢者當自賢”作出了最好的注腳。

  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薦賢者“自賢”的例子也很多,這使不少同志從基層走上領導崗位,并不知道是誰推薦了自己,因而心里總感恩于組織,把干好工作當作對組織最好的報答。但也有人在這個問題上心存雜念,常常以“恩人”自居,或明或暗地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舉薦之功、提攜之勞,以使別人不忘“謝恩私門”;也有人把黨委的集體決定變成個人的舉薦之功:“不是我力排眾議、全力提攜,你是通不過的”;更有人把干部人事紀律拋到一邊,向提拔對象透露討論細節(jié),其目的還是想讓被提拔者對自己感恩戴德。如此做法,不僅暴露了其黨性觀念差、顛倒了個人與組織的關系,而且極易產生錯誤導向,使一些人誤以為靠組織不如靠個人、干工作不如找關系,把同志之情異化為人身依附關系。如果任其蔓延,容易形成小團體、小圈子,滋生腐敗現(xiàn)象,敗壞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

  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凡事要出于公心,心底無私。古人云:“一心可以興邦,一心可以喪邦,只在公私之間爾。”只有秉公用權、為民服務,光明磊落、堂堂正正,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才能走好人生路。具體到推薦選拔干部問題上,只有做到“薦賢者當自賢”,真正出于公心、出于黨性,才能把人選準用好。如果私欲作祟,把私心雜念帶到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來,就可能“私視使目盲,私聽使耳聾,私慮使心狂”,把組織的作用拋諸腦后,把嚴肅認真的公事變成人情私交,引發(fā)不正之風。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應該有明確的是非觀、榮辱觀,推薦選拔干部當以黨的事業(yè)為重,決不能貪組織之功,決不能摻進個人的私心雜念。

  ■ 向賢彪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