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今日推薦-正文
在信息密林中找到那片樹葉
張 凡
//8858151.com2017-02-23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不被持續(xù)上漲的信息潮水淹沒,不僅要善假于物,更要習慣反求諸己,換位思考

 

  超過六成的受訪者享受豐富信息在指尖滑動的感覺,認為獲取更多信息讓生活更便捷;僅20%的人感覺自己被巨量信息“壓倒”,比10年前的數(shù)據(jù)明顯降低……當幾乎人人都在說不堪信息轟炸之時,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近期公布的一項民意調(diào)查結果,卻讓人頗感意外。

  信息過載,幾乎已成這個時代的共識。2014年,就有民調(diào)機構將信息過載列為未來10年網(wǎng)絡帶來的四大問題之一。阿爾溫·托夫勒在《未來的沖擊》一書中曾指出:“在信息重荷下,人類行為的崩潰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與精神病理學有關!比缃,現(xiàn)實似乎還沒有完全按照“劇本”發(fā)展,或許可以讓我們對未來多一點樂觀的想象。

  不過,信息過載并非“多余的擔心”。當信息量激增形成“超載”,部分受眾處理、利用信息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以信息減量實現(xiàn)信息減壓,是一直以來技術探索的重點。而放眼國內(nèi),以作用于社交關系鏈的社交軟件、算法推薦為核心的內(nèi)容整合軟件等,都在努力使信息更精準地抵達受眾!矮@取信息的渠道越多,面對海量信息反而越從容”,技術的助力無疑是重要原因。

  量的問題緩解了,人的作用就更凸顯。收入、學歷、年齡等等,往往影響著個人的信息獲取渠道、適應能力,也成為區(qū)分信息焦慮易感人群的標度。調(diào)查顯示,家庭年收入在3萬美元以下的人群里,有1/4的人感覺信息過載,而家庭年收入7.5萬美元以上的人群中,這一數(shù)字僅為1/7;大學生與高中以下文憑的人相比,更能適應海量信息;65歲以上的老人感受到信息焦慮的比例,約為18—29歲年輕人的3倍。走出那間熟悉的“信息繭房”,迎接更廣闊的認知天地,有賴于加強自我教育、提升媒介素養(yǎng)等深層次聯(lián)動。

  有人曾比喻,信息是寬的,“比南美的亞馬孫河還寬廣”;信息也是窄的,“就像2.4毫米邊框的手機”。當人們按照自己的喜好主動去獲取信息時,較少感受到信息焦慮,但在學校、銀行、政府機構等辦事時,則常常因為需要了解的信息太多而有點頭大。調(diào)查顯示,超過56%的受訪者認為,需要花大量時間收集信息時最讓人感到有壓力,“他們可能對我們收集信息的能力期待太高了”。因此,如何做好特定情境下的信息舒壓工作,馴服泛濫的信息流,尤其是簡化和統(tǒng)一辦事機構的信息輸出至關重要。只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信息加載,于洪流之中萃取珍寶,從復雜的信息中獲得簡單,才能錘煉我們通向未來的能力。

  “十年前,你需要一片森林,在網(wǎng)絡上卻找不到一片樹葉;十年后,你需要一片樹葉,網(wǎng)絡卻給你一片森林!蔽磥硪磺薪允敲襟w,一切皆可連接。信息激增不可逆轉(zhuǎn),不被持續(xù)上漲的信息潮水淹沒,不僅要善假于物,更要習慣反求諸己,換位思考。如此,才能把握好人生航向,與信息愉快地相處。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