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wǎng)首頁時政評論國際軍事社會財經(jīng)企業(yè)工會維權就業(yè)論壇博客理論人物網(wǎng)視圖畫體育汽車文化書畫教育讀書娛樂旅游綠色城建社區(qū)打工

中工評論

人物

【改革先鋒國企人②】城市集體企業(yè)改革的先行者步鑫生

2018-12-21 18:43:36  來源:國資小新

  小新說

  四十年春風化雨,九萬里風鵬正舉。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表彰了為推動改革開放作出杰出貢獻的100位“改革先鋒”,其中至少有18位來自國有企業(yè),習近平等領導同志為獲改革先鋒稱號人員頒獎。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改革開放再出發(fā)信心和決心,12月18日起,國務院國資委網(wǎng)站聯(lián)合國資報告雜志、國資小新推出“改革先鋒國企人”系列報道,以這次受到表彰的先進個人為榜樣,匯聚推進改革開放的磅礴力量,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新時代新起點上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

  今日推出第二篇《城市集體企業(yè)改革的先行者步鑫生》。

  城市集體企業(yè)改革的先行者步鑫生

  國資報告特約記者 趙明月

  著名經(jīng)濟學家厲以寧談起步鑫生時說,市場化企業(yè)的成長,必須建立在產(chǎn)權清晰的前提下,否則,即便是一個天才型的企業(yè)家仍然難有作為。

  說起改革開放,步鑫生是一定繞不過去的名字。這位當年的浙江海鹽襯衫廠的廠長,率先打破大鍋飯、砸了鐵飯碗,把一個瀕臨倒閉的小廠,辦成全省最大的襯衫企業(yè),被《人民日報》譽為用一把剪刀剪開了中國企業(yè)改革的帷幕……

  從小裁縫到廠長

  1934年,步鑫生出生在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他的父親是當?shù)赜忻牟每p,生意很好,家境殷實。但步鑫生9歲時,父親病逝,從此家道中落,生活窘迫。母親含辛茹苦將兄弟三人拉扯長大。

  1950年輟學后,步鑫生開始跟著堂哥在自己家的裁縫鋪學手藝。由于聰明好學,步鑫生技術一流,小鎮(zhèn)上有點身份的人都找他做衣服,逢年過節(jié)加班到深夜是家常便飯。保爾·柯察金是步鑫生年輕時的偶像,他覺得保爾身上刻苦、倔強、要強的特質跟自己很像,就連他母親也這么認為。

  1956年全國掀起公私合營的浪潮。步家的榮昌裁縫鋪合作化后成了武原縫紉合作社,22歲的步鑫生擔任負責人。兩年后,大躍進開始,步鑫生被調往安吉縣郵局。直到1962年,他進入海鹽縣紅星服裝社,也就是后來的海鹽襯衫總廠,做裁剪師傅,此后一路歷練,到1980年,46歲的步鑫生當上了廠長。

  還沒當上廠長的時候,步鑫生就個性十足。他膽子大、悟性高、主意多,認為不合理的,即便是頂頭上司,也敢當面據(jù)理力爭。雖然個子不高,但步鑫生身材精瘦,每天都神采飛揚。

  紅星服裝社是縣里的集體企業(yè),固定資產(chǎn)僅2萬多元,年利潤只有5000多元,多年發(fā)展一直不溫不火,連老工人的退休金都發(fā)不出。倉庫里屯著幾十萬件襯衫賣不出去。工人們普遍精神狀況不太好,工作效率也不高,經(jīng)營僵化,給人感覺死氣沉沉。

  步鑫生哪能受得了企業(yè)這樣庸碌閑散的狀態(tài),在當車間主任的時候,他就建議多勞多得,勤懇付出、認真勞動的要在工資基礎上進行獎勵,反之要受罰。這在當時看來是異想天開、“大逆不道”的,自然沒有被采納,步鑫生也因為這種敢想敢說、特立獨行的做派,在廠里頗有爭議。

  因為業(yè)務突出,1979年步鑫生當上了海鹽襯衫總廠負責生產(chǎn)的副廠長,一年后升任廠長。在他心里醞釀多年的改革措施,終于可以照進現(xiàn)實。

  大刀闊斧搞改革

  剛上任廠長不久,步鑫生就開始真刀真槍地向廠里的沉疴舊疾宣戰(zhàn)。

  為了抓生產(chǎn),他在廠里推行了“聯(lián)產(chǎn)計酬制”,根據(jù)實際產(chǎn)量計算工資,多勞多得,少勞少得,而且上不封頂、下不保底;為了抓質量,步鑫生提出一句口號,叫“誰砸我的牌子,我砸誰的飯碗”,工人如果做壞一件產(chǎn)品,就得賠廠里兩件的錢;他還改革不合理的勞保福利制度和用工制度,請病假每天只發(fā)四毛錢生活費,對平時工作表現(xiàn)好的員工可以給予額外補助,對懶惰員工則毫不手軟予以辭退。

  除了管理改革,步鑫生還在營銷領域破舊立新。他派人常駐上海,研究款式、花型的變化,設計出一些新款式襯衣到上海試銷,然后根據(jù)試銷情況,從中挑選最暢銷的品種,成批投入市場;他組建了全國第一支廠辦時裝表演隊,作為“活廣告”在展銷會上登臺亮相。

  廠里每年都要組織看樣訂貨會,步鑫生從上海租下5輛小轎車,往返機場、車站、碼頭專程接送客戶,而當時海鹽縣縣委政府也只有一輛北京吉普車。他還設計廠標、制作廠徽、統(tǒng)一廠服、譜寫廠歌,舉辦一年一度的廠慶。

  因為打破大鍋飯、砸了人飯碗,還砍掉了三分之一的行政人員去充實生產(chǎn)一線,當時告狀信滿天飛,里里外外到底得罪了多少人,步鑫生自己也數(shù)不清。有女職工寫信到婦聯(lián)告狀,縣委副書記知曉后批示讓步鑫生把病假勞保制度改回來。當有人拿著這封批示去找步鑫生時,他卻當面將其撕碎扔了。步鑫生說:“我當廠長,要對整個企業(yè)負責,對全體職工負責,如果他要叫我補發(fā)工資,你叫他來發(fā)吧!

  無論外界阻力多大,步鑫生改革的信念一直很堅定:“這是為了企業(yè)發(fā)展,企業(yè)形象不好哪有客戶?沒有客戶哪有訂單?”他表示自己很想得開,也做了最壞的打算:“大不了回家做裁縫!

  當年新華社有篇報道叫《步鑫生的“上下內外觀”》,準確地描述了步鑫生當時的處境和執(zhí)著:對下,不怕后進群眾吵鬧;對上,不怕錯誤領導的壓力;對外,不怕社會上的閑言碎語;對內,不顧親友的勸阻。

  盡管頗受非議,但步鑫生的鐵腕改革的成效有目共睹,生產(chǎn)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企業(yè)效益也越來越好。據(jù)《海鹽史志》記載,1983年,海鹽襯衫總廠生產(chǎn)襯衫100多萬件,工業(yè)總產(chǎn)值達到1028.58多萬元,利潤58.8萬元,上繳國家稅款49.5萬元,分別比改革前的1978年增長4.3倍、4.2倍和2.6倍。海鹽襯衫總廠由此成為當時浙江省最大的專業(yè)襯衫廠。

  紅極一時的改革榜樣

  企業(yè)做大了,步鑫生也引起了媒體的關注。1983年4月26日,《浙江日報》為步鑫生撰寫了一篇名為《企業(yè)家之歌》的報道,文章占了整整一個二版,肯定和贊美了步鑫生的改革精神。步鑫生后來回憶說,那是他第一次聽說“改革”兩個字。

  當年9月,新華社浙江分社記者童寶根了解到步鑫生事跡后,深入廠內采訪,獲得了大量一手材料。11月5日童寶根以《一個有獨創(chuàng)精神的廠長》為題,發(fā)了新華社內參。

  內參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關注,寫下批示:“海鹽縣襯衫總廠廠長步鑫生解放思想,大膽改革,努力創(chuàng)新的精神值得提倡。對于那些工作松松垮垮,長期安于當外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企業(yè)領導干部來講,步鑫生的經(jīng)驗應當是一劑治病的良藥。”

  批示的10天后,內參被改寫成長篇通訊公開發(fā)表,編者按正是這段批示。一時間,步鑫生占據(jù)了全國各地所有黨報頭版。1984年2月26日,新華社再次播發(fā)通稿,大力倡導步鑫生的“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當晚,央視中斷了正在播送的國際新聞,播出了中央關于肯定步鑫生改革精神的消息。1984年3月9日到4月15日,僅新華社就播發(fā)了關于步鑫生的27篇報道,共計3萬多字。

  接著,全國掀起了向步鑫生學習的熱潮。全國各地的行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紛紛邀請步鑫生前去演講、介紹經(jīng)驗。到海鹽襯衫廠參觀的人每天潮水一樣涌來。

  步鑫生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創(chuàng)作出一系列的“改革格言”。如“靠牌子吃飯能傳代、靠關系吃飯要垮臺”“誰砸我的牌子,我就砸誰的飯碗”的經(jīng)營思路。這些格言也被許多企業(yè)掛起來當作標語口號。

  從巔峰跌落谷底

  月滿則虧。1984年,步鑫生登上了人生的巔峰,而這一年也是他跌落的開始。

  那一年西裝市場非常紅火,全國許多地方都開始生產(chǎn)西裝。海鹽縣一位領導要求步鑫生的襯衫廠上馬一條三萬套的西裝生產(chǎn)線。盡管心有疑慮,但考慮到局長會“抹不開面子”,步鑫生答應了。沒想到對方要求規(guī)模增加到6萬套。等到報送到省里,主管的廳長表示:“步鑫生是全國模范,要做就做最大的,直接上30萬套”。

  沒有調研和評估,生產(chǎn)規(guī)模從三萬套加到30萬套,18萬美元的預算也漲到了80萬美元。這對于當時固定資產(chǎn)只有50萬人民幣的海鹽襯衫總廠來說,是個天文數(shù)字。步鑫生后來回憶說,6000多平方米的西裝大樓開建后,廠子已經(jīng)是負資產(chǎn);建好后,負債高達80萬美元。

  被光環(huán)籠罩的步鑫生最初并未察覺到自己已是危機四伏,膨脹的心態(tài)甚至讓他有些失去了理性。1985年3月,步鑫生以成功改革家的姿態(tài),購入了上海綠楊領帶廠的13萬條領帶,幫助對方“解決困難”。而此時,他的工廠里也積壓著10萬多條領帶。一年后,因無力付款,海鹽襯衫總廠被告上法庭,最后以廠里運貨卡車被法院拉走抵債了事。

  真正壓垮步鑫生的最后一棵稻草是國內消費市場的周期性蕭條。步鑫生的生產(chǎn)線還沒建成,西裝已經(jīng)賣不動了。因為沒有市場,1986年,省政府有關部門要求下馬生產(chǎn)線。步鑫生則要再堅持兩年,熬過周期后,重新?lián)屨际袌。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當年9月,步鑫生被送往浙江大學“深造學習”,縣里派人代理廠長。

  1987年3月,步鑫生又被要求回廠重整河山,但此時企業(yè)已是債務累累,支離破碎。之后,他立下軍令狀:給我3年時間,我要使海鹽襯衫總廠恢復生機,重新起飛。但沒想到,一年不到,步鑫生再次被免職,他再次登上了《人民日報》的頭版,但這一次的標題是:“粗暴專橫、諱疾忌醫(yī)”“步鑫生被免職”“債臺高筑的海鹽襯衫總廠正招聘經(jīng)營者”。

  被免職后的步鑫生含淚離開海鹽,北上創(chuàng)業(yè),其間他十分窘迫,連差旅費只能靠親友資助。2001年,步鑫生身患腫瘤,他決定退休并定居上海,不肯回到有說不盡辛酸往事的故鄉(xiāng)海鹽。當年采訪報道他的記者周榮新說,步鑫生心里有很深的結,“當年的擴張是政府催促搞的,出問題了,卻全部怪罪在他的身上,不給他留一點的后路和尊嚴!

  無論成敗,步鑫生作為在經(jīng)濟改革大潮中沖鋒陷陣的先鋒人物,他留給后人的都是極為寶貴的經(jīng)驗財富。著名經(jīng)濟學家厲以寧談起步鑫生時說,市場化企業(yè)的成長,必須建立在產(chǎn)權清晰的前提下,否則,即便是一個天才型的企業(yè)家仍然難有作為。財經(jīng)作家吳曉波則這么評價步鑫生:“沒有步鑫生這一代人的勇氣、敢闖,就沒有后面的企業(yè)家!

  2008年7月,在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步鑫生榮獲“中國企業(yè)改革紀念章”。回憶往事,步鑫生說:“改革道路總是崎嶇曲折,甚至充滿風險,但總要有人走在前面,是時代選擇了我。那是一段永不磨滅的過去,中國現(xiàn)在和將來的改革之路也永不會停止!

  2015年6月6日,81歲的步鑫生在海鹽病逝。他將收藏的所有珍貴字畫、印石、證書和信件等捐給當?shù)卣?/P>

  (本文參考了吳曉波所著的《激蕩三十年》、《三聯(lián)生活周刊》記者邱楊、林堅強的報道《“斗士”步鑫生》、《浙江日報》記者李茸、李剛的報道《步鑫生的最后印記》等資料。)

  ———— / END / ————

 

編輯:王曉超

漫畫評論

中工時評

人物

  • 【改革先鋒國企人②】城市集體企業(yè)改革的先行者步鑫生

    四十年春風化雨,九萬里風鵬正舉。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表彰了為推動改革開放作出杰出貢獻的100位“改革先鋒”,其中至少有18位來自國有企業(yè),習近平等領導同志為獲改革先鋒稱號人員頒獎。

  • 注意從“后移的發(fā)際線”反思問題

    最近,一張85后民警的“發(fā)際線照”刷屏。這名叫王強的民警工作十年出頭,發(fā)際線已經(jīng)后移到了幾乎頭頂?shù)奈恢茫桓薄袄铣沙种亍钡哪。不僅地方干部辛苦,很多部隊基層干部同樣如此。筆者隨機采訪了一個旅的機關干部,竟有八九名干部脫發(fā),發(fā)際線后移并不鮮見。以至于一些干部自嘲,“躲過了突出的腰間盤卻沒有逃過后移的發(fā)際線”。

  • 40年,六個故事,正能量滿滿的大師力作

    我們都是有故事的人,改革開放40年,人人都有講不完的故事。今天,我們來看一位老師的40年總結。六個故事,正能量滿滿的,適合家人朋友共欣賞。妙語連珠落玉盤,潮語如星滿天撒!

  • 鄭舉選:改革要奔著問題去

    外國人到義烏小商品市場參觀購物18日舉行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兩位武漢人茅永紅、鄭舉選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武漢“洋廠長”威爾納·格里希獲頒中國改革友誼獎章。茅永紅是社區(qū)黨建和治理創(chuàng)新的探索者,鄭舉選是小商品市場“漢正街”模式的主要開創(chuàng)者,格里希是武漢引進的中國改革開放第一位“洋廠長”。他們都為改革開放作出了杰出貢獻,獲得殊榮,對武漢是鼓舞和激勵。

一周看點

排行

新聞日歷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本站地圖 | 投稿郵箱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wǎng)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