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快言快語-正文
高調“示窮”為哪般
//8858151.com2016-01-12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高調“示窮”為哪般

  云南大理 唐子陽

  近日,某貧困縣的縣領導將爭取到“貧困縣”的“帽子”作為政績,不僅在政府網站上發(fā)布“特大喜訊”,還在縣內公告欄上打出“熱烈祝賀某某縣成功納入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等字樣。貧窮落后本身就不是光榮的事,該縣還如此大張旗鼓高調“示窮”,著實令人費解。

  在當下扶貧脫貧的大背景下,有了“貧困”的帽子,就有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持,因而“貧窮”變成了人人爭搶的“香餑餑”。一些地方的領導干部為了奪得“貧困縣”“貧困鄉(xiāng)”稱號,本職工作沒做好,卻在“爭貧”上費盡心思。在他們看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結果,幫扶救助的優(yōu)惠政策就落在了那些有“實力”去“爭貧”“炫窮”的地區(qū),而真正貧窮落后的地區(qū)卻得不到幫扶。

  對于這種“爭貧”“炫窮”的怪現象,各級黨委政府都要提高警惕。有的領導干部思想懶惰,不愿意主動探索脫貧發(fā)展的新路子,只等著上級撥款救濟;有的怕擔責任,不敢大膽嘗試、勇敢創(chuàng)新;還有的固步自封,“本領恐慌”導致不知道該怎么帶領群眾開拓創(chuàng)新;還有的只為了自己考核晉升的“漂亮數字”而去“爭貧”。這既是思想觀念出現了偏差,政績觀出現了扭曲,也是對中央扶貧攻堅戰(zhàn)略的曲解。

  要解決這種怪現象,上級領導部門一定要嚴加整頓,不僅應對“主動”貧困、不思上進的領導干部嚴厲懲處,更應教育培養(yǎng)干部正確的思想觀念,提高其脫貧攻堅的主動性。

  “結拜式腐敗” 反映權力監(jiān)管漏洞

  河北滄州 王春曉

  近日,福建龍巖連城原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縣政協(xié)主席和縣財政、交通、公安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因腐敗問題相繼落馬,涉案人員16人,涉案金額3000余萬元。這起被龍巖市委定性為“連城前所未有,全市、全省也不多見的塌方式腐敗”案目前仍在查處之中。

  “濫用權,向錢看”代替“為人民服務”成為連城“結拜七兄弟”的“宗旨”。通過結拜,組成強大的“關系網”,鏟除異己、謀取私利,也就形成了塌方式的腐敗。

  結拜式的腐敗,折射出領導干部信仰的缺失。媒體報道稱,結拜“七兄弟”定期聚會,認為“組織靠不住要靠自己靠朋友”。作為領導干部,他們卻毫無黨性修養(yǎng),將個人凌駕于黨委之上,出現了“兄弟大于組織”的怪象。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連城“七兄弟”的“鐵關系”,是長期形成的,這反映出當地監(jiān)督不嚴的問題。破除結拜式腐敗,需完善干部問責制,打破官場“關系”網。黨委部門應扛起主體責任,紀委也需要落實好監(jiān)督責任,要牢記人民利益永遠大于“人情”,敢于對問題干部出重拳、下猛藥,對貪腐官員堅持“拔出蘿卜帶出泥”,破除官場“關系網”的潛規(guī)則。

  健全群眾監(jiān)督機制,是打好反腐“持久戰(zhàn)”關鍵。要破除一些地方“反腐全靠巡視組”的詬病,就得充分發(fā)動群眾,并利用好網絡、信件、媒體等監(jiān)督舉報渠道。這樣才能有效防止“結拜式腐敗”的發(fā)生,在全社會形成“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監(jiān)督氛圍。

  “結拜式腐敗”的發(fā)生,為廣大黨員干部敲響了警鐘。黨員干部必須始終守紀律、講規(guī)矩,決不允許搞團團伙伙、幫幫派派,不能搞利益集團、進行利益交換。尤其是領導干部,更不能立山頭,搞小圈子,任人唯親,否則都將受到黨紀國法的嚴懲。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