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文體-正文
長安的煙云在歷史里望望就好
余人月
//8858151.com2016-04-19來源: 紅網
分享到:更多

  近日,知名報人李輝在微信上發(fā)表《徽州,歸來吧!》一文,呼吁恢復“徽州”之名,引發(fā)地名的口水之爭,有人順勢提出,將西安改回長安。

  李輝是資深的文化記者,多次為地名呼吁。1994年10月,荊州與沙市合并為荊沙市,李輝發(fā)表《可惜從此失荊州》。兩年后,荊州市恢復。2001年10月,李輝又發(fā)表《襄樊何不稱襄陽》,使得襄樊更名成為全國性議題。

  有關地名的討論,從未停歇,改來改去,圖的是個名,很少有人想過,為什么非得改,以及要付出的成本。

  有些地名,承載著厚重歷史,新地名無論是從內涵還是外延,都略輸一籌,只是圖眼前的風光或時髦。比如,由于旅游的興起,徽州改稱黃山,有人覺得可惜,沒了徽州,安徽怎么來的都不知道,幸有安慶還保留著這一提示符。前幾年,電影《阿凡達》爆紅,張家界將“南天一柱”更名為“哈利路亞山”,東施效顰,也有人視為笑談。還有嫌石家莊土氣的,只是個村名,要去之而后快。

  這種為名而改,功利性強,根本違背地名的原本含義。原來的湖北蒲圻,改稱赤壁,不過借三國熱,爭赤壁地名,爭到手后,城市該如何發(fā)展還是如何發(fā)展,沾不到多少光。九江不叫廬山市,大家依然知道廬山在哪。徽州喚作黃山,對不起,我記下的只是山,而不是市。正如李輝所言,地名指著回家的路。地名其實重在地,而非名,其功能應是對地理位置的標注,知道是哪個地方就行了。大家懷念荊州、襄陽,因為這地名沿用千年之久,承載著代代相傳的記憶,并非名氣本身。有些地名,雖然不是高大上,也已約定俗成,不必再費心思。

  在筆者老家周圍,就有萬家?guī)X、譚家窩、董家窩這些名稱,估計是以前有姓萬姓董之類的在這居住過,如今瓦無存,但地名依舊,也只是個地名,沒有誰想過要另換名稱。

  城市的更名更非換個名頭那么簡單,大家的戶口本、身份證,單位的公文,都得更換。有些更改,又未必有利于傳播與記憶。改或不改,都不必跟風,如果說當初有些老地名改掉是一哄而上,如今也不必再一哄而上往回改,大家習慣了就行,翻來覆去干什么。長安固然在歷史上久負盛名,但西安也行之有數百年矣,名聞中外,“西安”事變在歷史更是厚重一筆,何必再改稱“長安事變”?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長安的煙云在歷史里望望就好,回到現實又有何益,難道洛陽要改作汴京,杭州再喚做臨安?

  地名之爭須站在現實中回望歷史,既要尊重歷史,也要順應現實,不必刻舟求劍,一概而論。比如武漢雖不是有著千年的歷史名詞,由武昌、漢口在解放后合稱而來,經幾十年建設,已成華中重地,向國家中心城市邁進,名聞四海,難不成,非要找個古代名稱附會上去,以顯文化悠長?可惜,即便回頭稱作漢口,也是在明代興起,如果硬要扯上商代的盤龍城,又有多少傳播性?所以,地名的小船何必說翻就翻呢,改來改去,莫又成一些地方的政績工程。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