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文體-正文
博物館應從守“物”轉向關注“人”
劉書云 馮國
//8858151.com2016-02-17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分享到:更多

  主動順應趨勢,調整完善教育職能,推動和促進博物館公眾教育發(fā)展,理應成為當代博物館的首要任務

  新春時節(jié),博物館成為人們與親朋好友參觀瀏覽的旅游目的地,也成為假期里學生接受人文教育的首選地。然而,盡管教育功能被“置頂”,但國內大多數(shù)博物館從講解到展陳都仍顯簡單,觀眾只能當匆匆“看客”。

  教育功能不給力,是國內博物館與世界一流博物館的主要差距。

  早在二十世紀后半葉,博物館在各國教育體系中就已占據(jù)重要地位,被作為非正規(guī)教育的典型代表給予充分重視。譬如,美國博物館協(xié)會把“教育”和“為公眾服務”作為博物館工作的中心,而將“收藏”視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手段。

  我國現(xiàn)代意義上的博物館,從建立伊始即承載著啟人心智、弘揚精神、推動創(chuàng)新的使命,依托博物館教育民眾成為當時的一項共識。譬如,康有為認為,博物館可以“啟發(fā)國人之聰明,感動國人之心志”;1896年,梁啟超在《論學會》中說,欲振中國,須興學會,“開博物院”。當時的許多精英人士也先后參與籌建博物館等公共教育設施,如蔡元培主政教育部期間,設立主管博物館、古物搜求等工作的社會教育司,魯迅曾任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專司博物館等事務。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我國博物館的社會角色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從對“物”的守護,到對“人”的關注,再發(fā)展到今天之致力于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融入和參與社會的變革和進步。尤其是近年來,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博物館的公眾教育職能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進而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可與支持。去年3月2日,國務院頒布《博物館條例》,把“教育”列為博物館各項功能之首,并明確指出要“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教育教學、社會實踐活動”。教育功能“置頂”,使博物館既迎來了機遇,也面臨著挑戰(zhàn)。

  主動順應趨勢,調整完善教育職能,推動和促進博物館公眾教育發(fā)展,成為當代博物館的首要任務。然而,在舊有觀念和習慣影響下,博物館目前的公眾教育還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

  一是博物館以“藏品”為核心的傳統(tǒng)運營理念和以“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自居的態(tài)度,致使“亮寶式”的文物展覽、簡單生澀的展品說明等屢見不鮮,看不懂、聽不懂、缺少交流溝通成為阻礙公眾參觀實體博物館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是在以“收藏、研究”作為首要職能的思維定式影響下,博物館的管理者往往會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藏品的管理、保護和研究等方面,而將公眾教育作為裝點的花絮,或視作館內單一部門所承擔的“準業(yè)務”性質的日常工作。因得不到更多的重視和關注,博物館的公眾教育“雷聲大、雨點小”,教育與收藏、研究脫節(jié),高層次的教育研究者、組織者匱乏,不能及時有效地實現(xiàn)研究成果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

  三是囿于“應試教育”的掣肘,博物館與家庭、學校間未能真正了解彼此的特點和需求,由此產生了供給與需求間的錯位。目前,許多博物館開展一些面向學校的公眾教育活動實效不佳,甚至流于形式,有些教育活動因未能與課程同步而被校方無奈婉拒,無法實現(xiàn)可持續(xù)的常態(tài)化發(fā)展。

  在博物館實踐中,傳統(tǒng)線性教育模式的“教導解說型”、行為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刺激反應型”,正在逐漸發(fā)展為鼓勵觀眾參與體驗的“發(fā)現(xiàn)學習型”。從這個意義上說,博物館的公眾教育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有效地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只有實現(xiàn)了從以藏品為中心向以受眾為中心的根本轉變,博物館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課堂”。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