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科教-正文
鄒友峰:科學需要公眾參與
//8858151.com2015-10-08來源: 光明日報
分享到:更多

  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根據科學技術活動特點,把握好科學研究的探索發(fā)現規(guī)律,為科學家潛心研究、發(fā)明創(chuàng)造、技術突破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和寬松環(huán)境”。這為我國科學界推進科學研究范式創(chuàng)新,遵循開放科學活動規(guī)律,扎實開展科學研究工作提供了戰(zhàn)略依據。當前,開放科學已成為國際科學研究的新范式和世界科學共同體的“流行語”,全方位準確把握開放科學的特征,對全面深化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具有重大理論引領意義。

  開放科學具有公眾化、大眾性的典型特質,即科學研究過程需賦予普通公眾可參與性。然而,這種“公眾參與式科學”主要遵循“自上而下”的設計邏輯,專業(yè)科學家仍然扮演著主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非科學專業(yè)人士并不對科學研究過程產生重大影響。其目的是邀請公眾參與并協同探索科學問題、發(fā)展新技術、收集與分析數據等活動,以提高公眾對科學研究過程的理解,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政府對科學事業(yè)的決策行為,提高科學研究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從方法論維度理解開放科學,可以知道開放科學是一種更有效開展科學研究和更有效傳播知識的方法,即開放科學是一個能夠將知識創(chuàng)造過程模塊化、科學價值鏈開放化的新范式。從這個角度看,“開放科學”與“開放創(chuàng)新”在方法論上有相通之處,即開放創(chuàng)新的“內化”(外部知識內化到知識生產過程)和“外化”(從閉合式知識生產過程溢出)的方法論原理可適應于科學領域,主要體現在科學的開放協同性上。洛倫索·達科特(Lorenzo Ductor)在對經濟學領域國際科研論文的研究中發(fā)現,多作者合作科研論文占世界科研論文總量的比例由20世紀70年代的24.7%,增加到2000年的52%和2011年的62.7%。OECD(經合組織)相關統(tǒng)計也顯示,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合作科研論文比例有大幅增加趨勢,且具有高國際科研合作率國家的科研論文比低合作率國家具有更高引證影響因子,國際科研合作率與國家科研論文質量存在高度正相關性。這表明國際科學研究開放度不斷增強,世界已進入開放協同科學時代。

  開放科學的開放性意味著科學研究范式從線性閉合式向協同開放式的根本轉型,這就需要構建開放科學信息共享體,使所有科學知識都能夠在線應用。其方法論邏輯是,通過在線平臺的運用使非科學專業(yè)人士涉入科學研究過程。這種在線集成性研究帶來了科學實踐的深刻變革。從社會資本理論視角看,科學家共享信息行為本質上并不具有開放科學情境中的利他性,而是建立于非物質回報體系。這就意味著,科學實踐變化與科學文化的根本性變革二者之間具有高度共存性。第二代互聯網技術具有明顯的促進和加速科學發(fā)現的工具性特征,不論是社交網絡組織、電子實驗室筆記本,還是受控詞匯表,這些工具能夠幫助科學家有效完成開放科學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講,開放科學方法論的關鍵問題,是要解決其結構性參數要素,以及科學家共享科學知識和將軟件工具納入研究實踐的激勵機制。

 。ㄗ髡哙u友峰系河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