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熱點聚焦-正文
然 玉:助學陷阱折射慈善供給不足
//8858151.com2015-08-28來源: 長江日報
分享到:更多

  坐落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西北部的隆林縣群山環(huán)繞、民風淳樸。但8月13日,一則媒體報道打破了這座偏遠縣城的平靜:“百色助學網”創(chuàng)始人王杰披著公益外衣,將募捐款項部分或全部據為己有,且性侵多名中小學生的事件被曝光。當晚,王杰被警方帶走。知情人士透露,“王杰很會挑學生,他侵犯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山區(qū)最弱勢家庭的孩子,他利用了她們的無知和無依無靠!保8月27日《中國青年報》)

  多年之后,群山深處的罪惡,終于得以大白于天下。那段陰暗故事所帶來的沖擊,想必在很長時間內都難以消弭。如果說,絕對的“貧窮”是所有悲劇的開端;那么,似近實遠的“希望”,則是另一個讓人迷惘的念想。在山村孩子看來,王杰所提供的助學金,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因為,這可以幫助他們支付求學的成本,從而繼續(xù)維系“讀書改變命運”的機會。盡管獲取“助學金”可能會代價不菲,但終究“希望”令人著迷,以至于太多孩子選擇屈從和就范——是接受屈辱,還是放棄希望,這實在是道太過殘酷的選擇題。

  王杰的“慈善網站”,針對特定地域,提供了一種稀缺的助學金資源。久而久之,這種“獨家性”,也就成為一種現實的“支配權”。再加之,山村社會的信息封閉,以及對“權勢者”的想象式畏懼,種種因素共同作用下,作惡者越發(fā)變得肆無忌憚。邊緣化的深山中,相對簡單的社會環(huán)境,使得人們缺乏起碼的戒心與反抗的底氣,卻又有著異常保守的道德觀與閑言碎語的熱情,這種風俗特性注定了“卑劣的丑事,永遠不易見光”。

  倘若山區(qū)不是那么貧窮閉塞,倘若有多一些慈善機構投身其中,所有的悲劇想必都不會發(fā)生了吧。王杰式的助學騙局,最核心的部分,便是利用了文明社會與深山社會的信息鴻溝,一邊采取煽情化的敘事騙取外界捐款,一邊威逼利誘迫使山里孩子屈服。由此,最顯而易見的教訓至少有兩點:其一,對于打著慈善旗號的民間組織,亟待本著必要性原則加強審核和約束;其二,只有動員更多人參與公益事業(yè)中,才能避免“壟斷式的慈善供給”造成密閉的傷害。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