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軍事國際-正文
泰國政治和解路漫漫
■周方冶//8858151.com2014-05-29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更多

  

  上周,泰國軍方發(fā)動政變,暫時中止2007年憲法,成立泰國國家維和委員會接管國家權力。23日,巴育開始兼任泰國代理總理。

  盡管對泰國的政治民主化而言,再次發(fā)生政變無疑是沉重打擊,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其長期以來奉行的美式選舉民主的可行性與有效性,但對飽受政治沖突折磨的泰國社會而言,卻是當前局勢下最具可操作性的次優(yōu)選擇。從短期來看,泰國軍方通過政變,有助于穩(wěn)定國內政局,避免各派力量發(fā)生街頭暴力沖突,并有利于恢復政府職能,避免國民經濟進一步衰退。不過,通過武力的強制手段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分歧與政治沖突,泰國能否走出困境,最終還是取決于各派力量能否達成和解共識。

  在歷時八年的政治沖突中,泰國各派力量先后嘗試了多種解決方案,但都未能見效,反而使局勢進一步復雜化。面對螺旋式惡性循環(huán)的政治困局,各派力量需要摒棄“贏家通吃”的慣性思維,樹立民主協(xié)商“新思維”,通過互諒重構互信,基于互讓促進互利,從而為政治和解開辟道路。

  在歷時八年的政治沖突中,泰國各派力量都付出了沉重代價,很多人甚至犧牲了生命,因此不難理解沖突各方普遍存在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政治清算訴求。2013年英拉政府提出特赦法案后,不僅引起保守派的強烈反彈,也受到紅衫軍的廣泛質疑。顯然,以憤怒和仇恨為養(yǎng)料,澆灌不出民主鮮花與繁榮果實;只有以寬恕和包容為基礎,重建政治互信,方能為民主協(xié)商開辟道路。

  泰國政治沖突的深層原因是國家發(fā)展道路選擇的分歧。以城市中產階級為主體的保守派,更傾向于泰國國王倡導的“充足經濟”理念,并將之寫入2007年新憲法,要求延續(xù)以城市為中心的發(fā)展模式,走溫和的改良主義道路;與此相對,以新資本集團和農民群體為主體的革新派,更傾向“他信經濟”道路,要求加大農村開發(fā)力度,加快對外開放,促進產業(yè)結構調整,采取激進的革新主義路線。雙方在城鄉(xiāng)發(fā)展、產業(yè)安排、福利補貼、對外開放等國家政策方面存在明顯差異。由于涉及各派力量的中長期利益,因此很難期望各方能在短期內達成一致。在事關國計民生的復線鐵路、水利設施、工業(yè)園區(qū)等項目上,各派精英尤其是政治領袖態(tài)度不一,有的是“為反對而反對”,使項目難以落實。

  泰國目前的社會經濟改革屬于存量改革,難以做到帕累托改進(指一項政策能夠至少有利于一方,而不對其他各方造成損害),因此,必然會有部分群體尤其是既得利益集團要在短期內承擔更多的改革成本。不過,得益于東盟一體化進程,從中長期看,泰國很有可能在經歷改革初期的陣痛后,逐漸形成增量改革的良性發(fā)展態(tài)勢,進而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對泰國各派力量而言,通過短期讓利,換取長期回報,從而在互讓基礎上推動政治和解與社會經濟改革,或將是最理性的政治選擇。

 。ㄗ髡邌挝唬褐袊鐣茖W院亞太與全球戰(zhàn)略研究院)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