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理論頻道文史縱橫-正文
紅六軍團:為中央紅軍長征偵察開路的先遣隊
孫 偉//8858151.com2014-01-22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更多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8萬余人進行戰(zhàn)略轉移,開始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但是,長征的隊伍并不是同一時間從同一地點出發(fā)的,在此之前,有一支特殊的部隊按照中共中央的命令,已經(jīng)先行開拔,一直往西入湘,為中央紅軍戰(zhàn)略大轉移探路,這就是著名的紅六軍團。

  一

  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六軍團成立于1933年6月中旬,根據(jù)中革軍委的指示,在湘贛、湘鄂贛蘇區(qū)紅軍主力的基礎上成立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六軍團,下轄十七、十八兩個師。其中湘贛革命根據(jù)地的紅八軍改編為紅十七師,蕭克任師長,湘贛省軍區(qū)政治委員蔡會文兼十七師政委;湘鄂贛革命根據(jù)地的紅十八軍改編為紅十八師(師長嚴圖閣、政治委員徐洪),部隊陸續(xù)集中于江西永新。

  自1934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廣昌、筠門嶺、建寧、龍岡等相繼失守后,中央蘇區(qū)南北門戶洞開。紅軍在中央蘇區(qū)內(nèi)線打破國民黨軍第五次“圍剿”的希望破滅。中共中央決定將主力撤離中央蘇區(qū),進行戰(zhàn)略轉移。博古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紅軍在作戰(zhàn)不利形勢下的對策。毛澤東在討論中發(fā)言,建議紅軍主力應盡快向外突圍轉移,轉移的方向不宜向東北,可以往西。會議沒有接受這一主張,只是決定派紅七軍團作為抗日先遣隊北上,派紅六軍團從湘贛蘇區(qū)到湖南中部,發(fā)展游擊戰(zhàn)爭并開辟新的蘇區(qū)。對于這兩支部隊的行動,周恩來于1943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發(fā)言指出:“一路是探路,一路是調敵!边@句話是對它們的客觀評價,紅七軍團主要是調敵,紅六軍團主要是探路。

  在國民黨軍隊向中央蘇區(qū)腹地全面推進的危急時刻,為吸引國民黨軍的兵力,以減輕中央蘇區(qū)壓力,1934年7月初,中央決定以紅七軍團組成抗日先遣隊,北上閩浙皖贛地區(qū),開展抗日民主運動,創(chuàng)造和建立新的根據(jù)地。7月6日,紅七軍團從瑞金出發(fā)北上。紅七軍團過閩江后,中央蘇區(qū)的報刊進行了大量宣傳,但對紅六軍團的行動報道甚少,這樣做既是為了大張旗鼓地宣傳黨的抗日主張,也是為了迷惑敵人,掩護紅六軍團的西征和中央紅軍主力的長征。

  當時中央蘇區(qū)在北、南、東三面均被國民黨重兵包圍,只有一條出路——往西轉移。紅七軍團往北只是虛晃一槍,通過向福建、浙江移動,試圖破壞敵之后方交通線,擾亂敵之部署,但這不能根本改變戰(zhàn)局的走勢。為紅軍主力長征探路的歷史責任就落到了紅六軍團身上。隨著紅六軍團的西征,紅軍長征的序幕就此拉開。

  二

  1934年6月下旬,湘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和省軍區(qū),從永新縣城、石橋等地轉移到永新東南的牛田村一帶。紅六軍團亦于7月4日進駐牛田村。此時,由于貫徹“左”傾錯誤路線,湘贛蘇區(qū)的中心區(qū)域被國民黨占領,根據(jù)地范圍縮小,軍需供給困難,紅六軍團已處于危險境地。為了保全這支紅軍部隊,同時給即將進行的中央紅軍主力突圍轉移“探路”,7月23日,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給紅六軍團下達訓令,命令其離開湘贛蘇區(qū),轉移到湖南中部去進行游擊戰(zhàn)爭,創(chuàng)立新的蘇維埃區(qū)域,并規(guī)定了西征的路線和行動計劃。訓令還確定了軍團領導成員,由任弼時任中央代表,蕭克任軍團長,王震任軍團政治委員,李達任軍團參謀長,張子意任軍團政治部主任。

  此時湘贛蘇區(qū)的中心——永新縣城已被敵人占領,其余地區(qū)也被敵人分割成若干小塊。紅六軍團開始緊張地進行西征前的準備工作。首先,組成了紅六軍團最高指揮機關——軍政委員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代表、湘贛省委書記任弼時擔任軍政委員會主席,蕭克、王震、張子意、李達為軍政委員會委員。其次,由陳洪時(后叛變)、譚余保、彭輝明等組成湘贛省委領導班子。再次,在任弼時主持下,召開湘贛全省政治工作會議進行動員。他在營以上干部政治工作會議上作了《爭取新的決戰(zhàn)勝利,消滅湖南敵人,創(chuàng)建新的根據(jù)地》的報告,分析了形勢,傳達了任務。另外,積極擴大紅軍,發(fā)展壯大軍事力量,加強訓練,籌備物資,妥善安置重傷病員。當時,依靠地方各級黨政軍組織,動員和組織了不少青壯年參加紅軍。如7月下旬,在牛田組建的紅十八師第五十四團,人員達1200多人,并且實施了行軍、偵察、警戒等方面的教育訓練。

  為不至于過早地暴露紅六軍團西征的意圖,決定先向南突圍,然后西進。為確保紅六軍團順利突圍,以留在根據(jù)地堅持斗爭的獨立第一、二、三、五共4個團擔任掩護任務。8月初,紅六軍團秘密離開牛田地區(qū)向江西遂川方向前進。

  三

  1934年8月7日,紅六軍團第十七、十八師和紅軍學校共9700余人在任弼時、蕭克、王震的率領下,告別湘贛革命根據(jù)地,從江西遂川的橫石和新江口地區(qū)出發(fā),踏上了西征的征途。

  紅軍不顧酷暑炎熱、饑餓疲勞,晝夜兼程,通過藻林、左安、高坪等地,先后突破國民黨軍四道封鎖線,于11日中午到達湖南桂東縣以南的寨前圩,當晚摧毀寨前圩至沙田間由當?shù)孛駡F把守的20余座碉堡。為了明確突圍的目的和任務,進一步做好西征戰(zhàn)斗思想準備,8月12日上午,在寨前圩的河灘上,紅六軍團召開了連以上干部西征誓師大會,慶祝突圍成功。根據(jù)中革軍委指示,由任弼時在會上正式宣布成立紅六軍團領導機關。蕭克為軍團長兼十七師師長,王震為軍團政委兼十七師政委,李達為軍團參謀長,張子意為軍團政治部主任,龍云為十八師師長,甘泗淇為十八師政委,譚家述為十八師參謀長,方禮明為政治部主任。誓師大會鼓舞了紅軍指戰(zhàn)員的斗志,增強了他們西征必勝的信心。

  隨后,紅六軍團經(jīng)資興、郴縣、桂陽、新田等縣,23日到達湘西南零陵東北地區(qū)。隨后再經(jīng)嘉禾縣進入廣西北部,9月上旬在界首渡過湘江,9月11日進入湘南城步縣境。9月19日進入貴州省錦屏縣境。22日渡過清水江。10月7日,由于敵情不明,紅六軍團在石阡甘溪陷入湘、桂、黔敵軍24個團的包圍。紅軍與桂軍廖磊第十九師發(fā)生遭遇戰(zhàn),經(jīng)過廣大指戰(zhàn)員的浴血奮戰(zhàn),軍團主力在任弼時、王震的率領下向石阡、鎮(zhèn)遠邊境轉移。突圍途中,五十二團陷入敵軍包圍,全部壯烈犧牲,紅十八師師長龍云被俘,后在長沙英勇就義。10月24日,突出重圍的紅六軍團主力終于到達黔東印江縣木黃,與前來接應的由賀龍、關向應領導的紅三軍勝利會師。10月26日,兩軍進至四川酉陽縣的南腰界,召開了慶祝兩軍會師大會。之后,紅三軍經(jīng)中央批準恢復紅二軍團番號,由賀龍、任弼時、關向應統(tǒng)一指揮紅二、六軍團的行動。10月28日,紅二、紅六軍團撤離黔東,向湘西轉移。11月發(fā)起湘西攻勢,至1935年1月,開創(chuàng)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jù)地。

  紅六軍團西征比中央紅軍戰(zhàn)略轉移早兩個月,由于紅六軍團及時向中央和軍委報告了沿途的地形、民情、氣候、物產(chǎn)等,為中央紅軍轉移提供了重要情報;紅六軍團經(jīng)過行軍作戰(zhàn)不僅鍛煉了自己,而且在西進途中做了大量政治宣傳,為中央紅軍的突圍轉移提供了有利的群眾基礎。蕭克將軍后來回憶說:“紅六軍團突圍西征,比中央紅軍早兩個月,為中央紅軍長征起到了偵察、探路的先遣隊作用!

 。ㄗ髡邌挝唬褐袊畬礁刹繉W院)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