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理論頻道時政擷英-正文
回答解決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
陳 偉//8858151.com2014-07-21來源:大眾日報
分享到:更多

  

  □ 陳 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作風問題的核心是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要解決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這一重要論述,抓住了“四風”問題的根源,切中了教育實踐活動的要害。在世情國情黨情發(fā)生深刻變化的今天,只有真正弄清“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不斷增強踐行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我們的事業(yè)才能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

  回答解決好“我是誰”,這是立場問題。對于黨員干部而言,只有弄清“自己究竟是誰”,才能擺正與人民群眾的關系,這也是踐行群眾路線在思想上首要解決的課題。首先,要把自己作為群眾的一員。“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群眾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本。干部走上領導崗位,無論當多大的官,但來自哪里不能忘,只有牢記自己是群眾的一員,以普通勞動者的面貌出現(xiàn),才能真正與群眾打成一片、融在一起。其次,要牢記共產黨員的身份。共產黨員不僅是群眾中的一員,更是群眾中的先進分子。在入黨時,我們都作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莊嚴承諾,這是每一名黨員應盡的義務和責任。要時刻遵守黨章的要求,做服務群眾、帶領群眾的表率。再次,要履行好領導干部的職責。作為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舞臺也是人民提供的,職位越高、權力越大,責任就越重。百姓心中有桿秤,群眾在干部心中有多重,干部在群眾心中就有多重。只有正確用好手中權力,心中時刻裝著群眾,真心實意為百姓做實事、辦好事,才能贏得群眾的信賴、支持和擁護。

  回答解決好“為了誰”,這是宗旨問題。為誰立命、為誰謀利,是一個方向性、根本性問題。同樣干一件事,是為了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還是為了少數(shù)人的利益,效果截然不同。對黨員干部而言,就是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對群眾負責、讓群眾滿意。其一,既要立足當前,更要謀劃長遠。棗莊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發(fā)展的任務非常艱巨,需要解決的事情很多,既有群眾反映強烈的現(xiàn)實問題,也有事關城市轉型、就業(yè)富民的長遠問題。像農民小額貸款難、農村垃圾處理等,事關千家萬戶農民的切身利益,需要我們及時加以解決;像省里要求棗莊打造“轉型升級和經(jīng)濟文化融合發(fā)展高地”,這是全市上下長期的奮斗目標,需要我們認真研究謀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屆接著一屆干,努力把藍圖變成現(xiàn)實。其二,既要注重看得見的“顯績”,更要注重看不見的“潛績”。像城市綠地、公共文體設施等,看得見摸得著,是容易被關注的“顯績”;像地下管網(wǎng)、背街小巷整治等,不顯山不露水,是容易被忽略的“潛績”。無論是“顯績”還是“潛績”,只要是為群眾謀福祉的事,我們都要抓緊抓好。其三,既要抓好關系發(fā)展的大項目,更要辦好惠及民生的小事情。老百姓最實在,他們可能不關心GDP,但卻關心吃穿住行,關心就業(yè)怎么辦、小孩上學怎么辦、生病了怎么辦、老了怎么辦等。群眾利益無小事,不能為了大項目忽略小事情,也不能光抓小事情不干大項目。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具體問題抓起,實施了“雙千工程”、促進就業(yè)、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城鄉(xiāng)公共服務均衡化、“食安棗莊”建設、“平安棗莊”建設、生態(tài)建設等七項惠民工程,明確29個責任部門、87名責任人,一個一個問題解決、一項一項措施落實。

  回答解決好“依靠誰”,這是方法問題。成就事業(yè)需要力量源泉。力量來自哪里?關鍵要把握好兩個方面。其一,依靠干部,還是依靠群眾。這本應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但在促發(fā)展、搞建設的過程中,有些干部過分強調干部的引領帶動作用,而忽視或削弱了群眾的主體和基礎性作用。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錯誤觀點,說到底是人為割裂了干部與群眾的關系。革命戰(zhàn)爭年代,我們黨的每一場勝利靠的都是干群的魚水情深。像沂蒙老區(qū)有首民謠:“最后一把米做軍糧,最后一尺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zhàn)場”,當時420萬老區(qū)人民,參軍和支前的有140萬人,小推車就用了40萬輛。在今天,這種魚水關系依然是我們的法寶。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各級黨組織堅持真開門、開大門,從解決聯(lián)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入手,通過派駐“第一書記”、駐村聯(lián)戶、聯(lián)系困難家庭、建立聯(lián)系點等多種方式,引導黨管干部深入基層,用“腳步丈量民情”,從基層的鮮活案例中探尋打開發(fā)展思路的“金鑰匙”,從群眾的生動實踐中汲取城市轉型的智慧和力量,真正依靠干部團結帶領群眾推動棗莊事業(yè)發(fā)展。其二,依靠關系,還是依靠原則。我國是一個人情社會,特別就棗莊而言,地域不大,人際關系比較緊密,親屬圈、朋友圈、同事圈等比較熟悉。這次活動中,我們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的意見》,圍繞整治“人情風”、破除“關系網(wǎng)”出臺專項規(guī)定,嚴禁婚喪喜慶事宜大操大辦,嚴禁迎來送往、送行接風不良現(xiàn)象,嚴禁拜把子、結圈子封建陋習;特別是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人情保”、“關心!眴栴},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城鄉(xiāng)低保專項檢查清理行動。目前,共清退不符合條件的城市低保對象317戶、972人,農村低保對象2447戶、4574人,及時為應保未保的困難家庭1692戶、2382人辦理了低保手續(xù),切實讓群眾看到了變化、增強了信心。

  “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是新形勢下貫徹群眾路線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課題。弄清“我是誰”,才能把握干部自身的正確定位;弄清“為了誰”,才能找準前進的目標方向;弄清“依靠誰”,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對此,我們不僅要在思想上明確,更要以實際行動回答好這一課題,推動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健康有序開展,以改進作風的實際成效,廣泛凝聚棗莊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強大正能量。

  (作者系棗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