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首頁時政評論國際軍事社會財經企業(yè)工會維權就業(yè)論壇博客理論人物網視圖畫體育汽車文化書畫教育讀書娛樂旅游綠色城建社區(qū)打工

理論

學者

俞榮根:古代中國追求“良法善治”的六個面相

2018-07-17 09:38:21  來源:檢察日報

  俞榮根

  就古代法制而言,人們曾給其戴過不少帽子:人治、人治下的法治、封建法治、人治與法治并用等等。細想,多不免乖離了中國古代法的話語體系。欲從法家的商鞅、韓非、李斯和秦政中尋找“法治”良方,又想從周公、孔孟中尋找“德治”資源,以為將兩者結合起來交替運用,說這是建設現代法治中國足資借鑒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可能本身就陷入了“以西例中”“以古例今”的路徑選擇陷阱。其實,歷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是一種“良法善治”。它的標志性語詞,便是孟軻夫子的“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古代之“良法善治”追求,大致有六個面相:以“禮法”為良法善治之“治法”,以“中道”為良法善治之治道,以“君子”為良法善治之“治人”,以“德政”為良法善治之善政,以“鄉(xiāng)治”為良法善治之基礎,以“祥刑”為良法善治之利劍。這一治國方略之統(tǒng)稱,謂之“禮法之治”。

  “禮法”:良法善治之“治法”

  嚴復在譯著孟德斯鳩《法意》卷一“按語”中云:“西文‘法’字,于中文有理、禮、法、制四者之異譯,學者審之!彼特別強調:“若取秋官所有律例當之,不相侔矣!苯鷮W人吳壽彭在翻譯亞里士多德《政治學》的“諾謨”(nomos)一詞時解釋道:“在近代已經高度分化的文字中實際上再沒有那么廣泛的名詞可概括‘法律’‘制度’‘禮儀’和‘習俗’四項內容;但在中國經典時代‘禮法’這類字樣恰也常常是這四者的渾稱。”吳壽彭先生從繁復紛紜的漢語詞匯中拈出“禮法”一詞來表達,是最恰當不過了。這正符合古賢之意,是一個十足地道的中國話語。

  古代“禮法”是一個復雜的構成體。從法律形式上說,有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法典法和非法典法、中央法和地方法;從法的層級上說,有居于“法上法”的理想法、正義法,也有相當于現今之憲法性章程的國家禮制、皇室禮制,以及被視為“國之大事”的祭禮和軍禮,還有得到國家認可和維護的家法族規(guī)、禮俗習慣法等等。

  在“禮法”這個博大的體系中,內含三個子系統(tǒng):一是禮典系統(tǒng)。即由朝廷編纂、頒布的禮儀大典。《大唐開元禮》則集禮典之大成,成為禮典的典范。二是律典系統(tǒng)。即由朝廷編纂、頒布的刑事法“正律”與政令。律典必須以禮典為依歸,是“禮法”統(tǒng)攝下的律令。唐《永徽律疏》堪稱定鼎之典。三是習慣法系統(tǒng)。即以禮義為旨歸、禮俗為主干的鄉(xiāng)規(guī)民約、家法族規(guī)等。

  古代禮法社會的維系,僅靠禮典和律典自上至下的規(guī)范和強制是遠遠不夠的,在相當程度上得助于禮俗習慣法,使得禮法精神扎根于社會之土壤、滲入百姓之心田,成為一種信仰,成為一種生活的常理、常情、常識。這是一種“無法之法”。“無法之法”,是為上法,值得今人尊重、珍惜和借鑒。

  “中道”:良法善治之治道

  《中庸》論曰:“中”為“天下之大本”,“和”為“天下之達道”,“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又說:“從容中道,圣人也!薄爸械馈币灰载炛诠糯袊挤ㄉ浦沃冀K。它是中華法系之法的精神,或曰“法統(tǒng)”。

  細檢“中道”法統(tǒng)之內涵,可析分為“中和”“中正”“時中”三義:法是一定的社會關系的調節(jié)器、穩(wěn)定器,它所維護的是現存社會關系的平衡、穩(wěn)定和秩序!爸泻汀敝狼蠼y(tǒng)合、求和諧、求穩(wěn)定的價值取向成為中華法系法文化的一大基因;“中正”而不偏頗是“中道”的又一基本義,其核心是追求公平、正義。這也正是法的基本價值和屬性;“時中”講動態(tài)的“中道”,是在動中求穩(wěn),在變中求衡,在變動中求宜,在發(fā)展中求正!皶r中”涵泳著審時度勢、與時更新、把握時機、推陳出新等一系列價值判斷、價值選擇和政治法律藝術,從而始終堅持原則,保持“中道”,達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君子”:良法善治之“治人”

  “君子”,是有高尚道德品格的人?鬃诱J為,理想的君子人格應具有“仁”“知”(智)“勇”三大基本品質和“中庸”之德。他又提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儒家君子風范!凹嫔铺煜隆北闶菍嵤暗抡。這樣有德有位的君子,荀子稱之為“治人”:“有治人,無治法!避髯拥摹爸畏ā奔础傲挤ā,“治人”即“君子”,但不是一般的君子,是有德有能又有位的君子。過去曾指責荀子的這一命題只講“治人”不講“治法”,是“人治主義”。其實,荀子的這一論斷是有前提的,這就是先有“治法”存在。他追求的是“治人”與“治法”兼?zhèn)涞摹巴醯勒巍薄?/P>

  “德政”:良法善治之治政

  “德政”,也稱“仁政”,直接導源于孔子的“為政以德”思想。后經孟子大力弘揚,形成一整套“仁政”學說。它以“民本思想”為核心,要求為政者修身正己、遵禮循法、關心民瘼、德以化民、富以裕民、取信于民、制民恒產、輕徭薄賦,反對不教而誅,實施中刑中罰和恤刑慎刑,等等。

  “德政”主要是針對“為政者”即君主和官員們說的。“德政”主體是“為政者”。這一“關鍵的少數”能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方可國治天下平!暗抡睂ο笫敲癖、老百姓。“德政”必須腳踏實地施德惠于民,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它得有一套安民、寬民、養(yǎng)民、惠民、利民、富民的措施,使老百姓安居樂業(yè)、老有所養(yǎng)、幼有所教、壯有所業(yè)。

  “德政”是古代儒家民本政治的實體性內容。民本政治在本質上不同于現在的民主政治。它不是民為主,而是君為主;它不是民有、民治,而是君有、君治;它也不是民享,只是不贊成君主獨享,要求君民共享,說到底就是對老百姓賜以陽光雨露,給他們分一杯羮!暗抡钡姆戳x詞是暴政、虐政、劣政、惡政。我們之所以予“德政”以正面評價,是因為其具有反對魚肉百姓、竭澤而漁的人道性政治光輝。

  “鄉(xiāng)治”:良法善治之基礎

  中華民族自古崇尚“調處息訟”!吨芏Y·地官》中有“調人”一職,是一個從事糾紛調處的“中間人”。由“調人”調處糾紛,相當于后來的官府調處和官民合力調處。還有一種民間自行調處,方式有鄉(xiāng)里調處、鄰里調處和宗族調處等。古代農耕經濟,安土重遷,王權不下縣,鄉(xiāng)村自治。調處“細故”糾紛,是“鄉(xiāng)治”的主要職能。孔子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意思是,審理案件,我與別的審判者并無不同(得按法定程序和法律規(guī)定審理),自己所關注的,是不發(fā)生訴訟案件。這個“無訟”的追求,多半依托于“鄉(xiāng)治”。

  去過婺源李坑旅游過的人對村中高聳的“申明亭”都記憶深刻!吧昝魍ぁ迸d建于明初朱元璋時代。據明代福建惠安知縣葉春記載,惠安境內的43個鄉(xiāng)村均置有“申明亭”。如今的河北、河南、山東、四川、重慶、廣東、福建等省市,仍保持不少以“申明亭”命名的“申明亭村”“申明亭街”“申明亭站”,都是當時的歷史遺存。說明明朝洪武年間,“申明亭”曾遍布全國鄉(xiāng)村,猶如今之村村建文化室一樣。

  歷代類似“申明亭”的民間調處機制是古老禮法傳統(tǒng)的產物。在禮法規(guī)則匡范和教化下,人的社會化便是禮法化,在禮法社會中,一切“細故”糾紛,概由鄉(xiāng)黨、縉紳、宗族依禮法的原則和規(guī)則進行調解作為首選的救濟渠道。我國古代法之所以不必將婚姻家庭、物權和債的民事規(guī)則制定為成千上萬條成文法典加以調整,其全部奧妙即藏匿于這種禮法制度之中。那是一種“無法之法”的高超法律智慧。

  “祥刑”:良法善治之利劍

  刑罰,一把不吃素的利劍。它在“禮法之治”序列中,是保障良法善治的最后一道不可逾越的底線、一種的最為嚴厲的懲罰犯罪手段!靶虨槭⑹浪荒軓U,而亦盛世所不尚!边@是清代有識之士總結出來的關于刑罰與治國之間關系的主張。這樣的刑罰觀,古人稱之謂“祥刑”!跋樾獭敝,在善用刑罰。按陰陽氣運,德為陽,刑則屬于大陰不祥之物。濫刑酷刑,久必傷及國本。所以,古代治道的經典要訣是:“德主刑輔”。

  細究古代“祥刑”之義,不外“慎刑”“恤刑”和“中刑”“中罰”幾個要素。古代刑罰史上,存在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酷刑濫罰。商鞅、韓非的“嚴刑重罰”“輕罪重刑”為之提供理論依據,歷代酷吏揣摩君主私意,變本加厲,制造大量冤假錯案,尤其是政治性冤獄,史不絕書。另一種傾向是一些腐儒、俗僧鼓噪的無底線輕刑、寬刑。魏晉以后,佛教鼎盛,倡說六道輪回、善惡相報,流弊所致,司法官員為求福報,一味寬宥、放縱犯罪!跋樾獭彼郑∈亍爸械馈保确磳嵝虨E刑,也摒棄一概寬宥,要求不輕不重、不枉不縱、不高不低、不偏不倚、無冤無濫、無過無不及、刑當其罪、罪刑相應。用現在的話說,必須以事實為依據,嚴格遵照法律定罪量刑!跋樾獭保拍芗葘崿F刑罰的特殊預防作用,又發(fā)揮它的一般預防效果,從而震懾犯罪、維護社會秩序。這才是“良法善治”的利劍,“禮法之治”之兜底的保障手段。

  禮法體制、中道精神、賢人治國、仁德之政、鄉(xiāng)村自治、祥刑保障,六者相輔相成,綜合為用,構成古代以“禮法之治”為方略的良法善治理想體系,盡管存在體制性、時代性缺陷,其蘊涵的治國智慧仍值得重視。

 。ㄗ髡邽槲髂险ù髮W教授)

編輯:張葦檸

書庫

工運

  •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工運史專題研討會舉行

    7月14日上午,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迎接中國工會十七大的召開,由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當代工運研究所主辦的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工運史專題研討會在中國勞動關系學院舉行。

  • 讓職工切身感受到來自工會的獲得感

    我們總是說,工會要竭誠為職工服務,要讓職工有幸福感、獲得感,這些話不能停留在文件中、口頭上,而是要具體體現在事關職工切實利益的一件件大小事情上。

  • 夯實基礎 不斷提升工會經審工作質量

    為促進全市工會經審工作的發(fā)展,按照省總經審會通知要求,邵陽市總工會經審辦于2018年3月對部分縣市區(qū)總工會和基層工會五年來經審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就經審組織建設、審查審計監(jiān)督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經驗等方面展開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 關于對酒店企業(yè)文化發(fā)展建設的—點思考

    競爭是企業(yè)不可回避的現實。酒店企業(yè)怎樣在競爭脫穎而出,獲得最佳收益,這是絕大多數酒店從業(yè)者最為關心的話題。

訪談

文獻

排行

新聞日歷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本站地圖 | 投稿郵箱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