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時政-正文
從“人機大戰(zhàn)”中借鑒“容錯機制”
易國祥
//8858151.com2016-03-16來源: 紅網
分享到:更多

  自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始,“容錯”成為兩會內外熱議的話題(3月15日長城網)!叭蒎e”由頂層提出,說明中央對于強化督查問責機制及其實際效果有清醒的認識。但是,這決不是單純地給官員減壓,更不是弱化追責,它的落腳點是“干成事”,它的價值取向必須是“追求正確”。

  與“容錯”話題升溫同期上演的“人機大戰(zhàn)”,世界最頂尖棋手李世石用第四盤的逆襲,遏制了連續(xù)三盤輸棋。與其說他為人類贏得了尊嚴,不如說這是詮釋棋壇競技“容錯”的樣本。第一,五盤三勝,開局連勝三盤,仍然下滿五盤。這是一個允許失敗,讓失敗者爬起來的賽制;第二,參賽者必須要有從絕望中尋找希望的堅定信念。所幸李世石充當這樣的角色,彰顯信念對人的意義;第三,高額獎金的設定,實際上是一份責任契約,或輸或贏,并非無關利害的游戲;第四,也要有敢于擔當?shù)挠職。當人們面對連輸三盤發(fā)出“人類失敗了”的嘆息時,李世石舉重若輕地稱“只是我一個人的失敗”。

  機制、信念、責任與擔當?shù)谋澈,蘊含一個充滿魅力的“容錯機制”。如果不是這樣,李世石就沒有從勝者身上尋找破綻找回自我的機會,人類可能真的為“三連輸”喪失自信,這場人機大戰(zhàn)的借鑒價值就可能大打折扣。李世石在第五盤比賽中,主動持黑挑戰(zhàn)持白勝率更大的阿爾法狗,將輸贏置之度外,在“容錯機制”給予的空間,將人的追求盡情釋放。

  當然,社會管理與競技比賽或科研中的“容錯”不可等量齊觀。“99次失敗,第100次成功”,科技發(fā)明常見的“連輸”,不可盲目套用到官員履職上來。社會轉型發(fā)展中的“容錯機制”,必須厘清主觀與客觀、探索與折騰、原則與細節(jié)等關系。其中,“辦成事”“追求正確”應該是始終不渝的目的。如果只是和稀泥,或包容干部,或不計代價,這樣的“容錯”就會失去意義。

  當年焦裕祿從外地弄糧食替代品回蘭考救濟缺糧戶,最終被免于紀律處份。從組織來說,這種“容錯”具有偶然性;從焦裕祿個人來說,“犯錯”具有極大的冒險性。好在組織和個人最終都守住了以人為本的底線。對比起“人機大戰(zhàn)”的啟示,如果有一個能夠在恒常情況下管用的“容錯機制”,那么,焦裕祿被免責就會成為一種常態(tài),更好地履職為民就會成為必然。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