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我思我在-正文
【讓工匠精神“生根開花”系列談(六)】
一聲“師傅”道出的情懷
張世光
//8858151.com2016-06-22來源: 中工網(wǎng)—《工人日報》
分享到:更多

        “師傅”這個詞很有意思,它不同于“老師”單純地表達“教與學”的關系,更在教學之外有著情感的表達與價值觀的追隨。在很多大國工匠的故事里,師徒關系其實無處不在。如果說從普通一員到成為大國工匠,是個“獨善其身”的過程的話,那么從大國工匠再到成為“師傅”,就有了“兼濟天下”的胸懷。

        跟師傅學什么?首先肯定是技術。與課堂上的書本教育不同,師傅在車間廠礦、操作臺前帶給徒弟的教育更加直觀、實用。因為他們常年奮戰(zhàn)在一線,知道實際工作中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最關鍵的節(jié)點在哪里,最“較勁兒”的難題如何探索。這種親身實踐所帶來的知識儲備與技能提高是書本教育難以比擬的。

        另外,師徒之間的近距離接觸,也讓師傅能最直觀地知道徒弟的問題在哪里,從而幫助年輕人少走彎路。航天科工集團首席技師劉紅光的徒弟就曾說過,“我?guī)煾笛劭伞尽,從你身邊路過,你一焊完立馬就能告訴你剛才錯哪兒了!

        作為大國工匠的師傅,經(jīng)常要承擔一些前沿性、攻關性課題,這其中包含的新思路、新技術要進入課本,通常得有一定的延時,而在師傅身邊的徒弟卻能夠“偏得”。這種時效性、針對性俱佳的教與學,只有與師傅面對面“過招”才能夠享用。

        學會了師傅的技能可以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技工,但要想成長為新一代大國工匠,僅技術高超還不夠,更要有甘于寂寞、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等優(yōu)秀品質(zhì)。技術與品質(zhì)是相互促進的,而品質(zhì)本身又不同于技術習得的直觀明了,更多要靠與師傅的朝夕相處、口傳心授得以傳承。正所謂“言傳身教”,言語的作用是傳播,而真正的教育離不開親身示范。

        1978年,16歲的馬榮第一次走進了人民幣雕刻室這個保密機構(gòu),那些“身穿長袍,手握放大鏡,斯文有禮”的前輩讓她形象地知道了什么叫做“耐得住寂寞”,而工作以來手里使用的一把前輩留下來的舊刻刀,讓她明白了堅守的意義。作為第五套人民幣毛主席肖像的雕刻者,馬榮學習的教材就是前輩的身體力行。

        今天,人們懷念曾經(jīng)的師徒關系,尤其是那種親如父子的感覺。這份“師傅情結(jié)”中,恐怕除了有技能傳承的希冀外,更有對大國工匠人格影響力輻射的期盼。

        現(xiàn)在,不少地方,“勞模工作室”“名師帶高徒”等平臺頻頻出現(xiàn),有的地方充分尊重師傅的講演、技能與教授,設計了“與工資收入掛鉤的企業(yè)師帶徒技能提升制度”,師傅可按等級享受帶徒津貼。這些利好政策,為師徒關系的重新構(gòu)建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機會。

        如何激發(fā)90后等新一代技術工人與師傅產(chǎn)生“共振”,不僅考驗著大國工匠的能力和水平,也考驗著相關制度和環(huán)境的搭建與發(fā)展。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