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首頁時政評論國際軍事社會財經企業(yè)工會維權就業(yè)論壇博客理論人物網視圖畫體育汽車文化書畫教育讀書娛樂旅游綠色城建社區(qū)打工

中工評論

社評

跟上媒體融合的步伐,別“愧對職位”

《工人日報》—中工網評論員 韓韞超
2019-03-27 07:20:03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長期將新技術、新手段拒之門外,輿論宣傳隊伍勢必會與現實脫節(jié),喪失核心的“看家本領”,很難應對新的發(fā)展變化,更難開啟新一輪的改革創(chuàng)新。

  “你不感到愧對你的職位嗎?”據澎湃新聞報道,3月21日,在河北省衡水市的宣傳思想戰(zhàn)線開展的增強“四力”、深化“五最”機關建設教育實踐工作暨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專題會議上,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馬福華對新聞戰(zhàn)線個別不思進取、對新興事物一問就是“不太熟悉”“不太懂”“一竅不通”的“老資歷”公開提出質問。

  全媒體時代,輿論生態(tài)、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fā)生了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zhàn)。輿論宣傳工作者更應有敏銳的嗅覺,順應全媒體發(fā)展形勢,及時跟上媒體融合的步伐。如今,一場常規(guī)的媒體融合推進會之所以成為新聞,看點在于宣傳部長對“老資歷”一語中的的質問,而這份犀利的敲打其實有著普遍的現實根源。

  一些宣傳工作者不愿意接觸、了解、學習新的宣傳、傳播手段和方式,存在怕麻煩心理和畏難情緒,認為那都是年輕人的事,尤其一些“老江湖”自信地認為憑借自身資歷,可以“吃老本”。而宣傳、傳播手段和方式的僵化、守舊,導致宣傳效果不佳,影響輿情的有效引導和合理處置。長期將新技術、新手段拒之門外,輿論宣傳隊伍勢必會與現實脫節(jié),喪失核心的“看家本領”,很難應對新的發(fā)展變化,更難開啟新一輪的改革創(chuàng)新。

  在互聯網時代,主動擁抱新技術,不斷掌握新技能,應該成為輿論宣傳領域的共識,而這份共識也同樣適用于其他領域。工商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如果不會使用互聯網數據共享平臺,“最多跑一次”就只能陷于空談、流于口號;交管部門如果不學習使用大數據分析研判系統(tǒng),智慧交通、順暢出行依舊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各地政務APP如果都淪為僵尸、乏人問津,也就談不上相關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效能的提升。

  眼下,大數據、移動互聯、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越來越與經濟社會發(fā)展深度融合。對很多部門來說,在開展治理、提供服務、應對輿情、公開信息、解疑釋惑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新技術、新科學的“添翼”。從領導干部到普通工作人員,都應該主動順應這種客觀趨勢和現實需求。只有觀念與時俱進,技能才能水漲船高。這不僅關乎個體在工作崗位上的價值體現,更關乎相關領域的工作成果與質量,進而影響到相關社會治理的成效、公共服務水平的提升。

  面對新事物、新方法、新手段,任何人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庸懶散、不作為,是其中的一大障礙。多年前,從紙質辦公到電腦辦公的轉型,一些人就存在抵觸心理,不配合、不學習,最終只能是技能抓瞎,被崗位淘汰。面對日新月異的新形勢、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如果不學習新技術,不掌握新本領,很可能導致眼光和決策缺乏針對性、前瞻性,在具體工作中鬧笑話、栽跟頭,職能部門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也會大打折扣。

  擁抱新技術、掌握新技能,需要相關部門和人員有不斷進取、刷新自我的自覺意識,也離不開必要的外部約束。首先,要改進、完善相應的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讓技能升級少一些被動和強制色彩;其次,在資源和能力范圍內提供必要的學習、調研、培訓的條件和機會,讓新技能的掌握更專業(yè)、更便捷;此外,要防止打著因材施用的幌子搞區(qū)別對待,比如上級不學下級學,老人不干新人干等。

  跟上媒體融合的步伐,我們都不該愧對自己的職位。

編輯:張葦檸

漫畫評論

中工時評

人物

  • 讓“海子”回到他原來的樣子

    今年3月26日,是詩人海子離世30年的日子。這些年來,人們把許多意義和價值附著在他身上,談起詩歌時總是會談起他。想起當年與他的交往,讓我心生很多感慨。上世紀80年代初,我們中文系的同學辦了一個小期刊《啟明星》,有了一點反響,作為法律系同學的海子來到我宿舍

  • 把好思路變好出路

    2018年3月,河北省文聯干部趙云旺來到陽原縣大田洼村,擔任第一書記。因為他是文聯干部,鄉(xiāng)親們都叫他“文化人”。一聲“文化人”,飽含了鄉(xiāng)親們對趙云旺的尊敬,也折射出對脫貧致富的渴望。尊稱的背后是擔子,更是信任。趙云旺坦言:“光舞文弄墨不叫‘有文化’,得有真本領,帶著百姓脫貧。”

  • 撿垃圾也是勞動,為什么要嘲笑沈巍

    近日,上海一位“博學”的流浪漢沈先生走紅。隨即,他也成為眾多網紅賺取流量的“傀儡”。但,在對流量利益的角逐中,我更愿意拋去“流浪大師”身邊的嘈雜,去靜靜聆聽這位被“網紅”者內心的聲音。說到底,人們關注他,是因為身份和行為的反差不符合人們長期以來的定勢思維或者說刻板印象。他和普通流浪漢不同——有存款。

  • 一個愛心警察的草根公益路:鐵漢也柔情

    原標題:一個愛心警察的草根公益路:鐵漢也柔情“純草根公益者”蔡海炳聯合發(fā)起近百次微公益活動、募集善款超千萬元。 鐘欣 攝蔡海炳,是一個懲奸除惡的人民警察,也是一個擁有百萬粉絲的慈善博主“獅城蒼狼”。身為警察,他用微博收集信息、預警、勸逃、打拐、尋人。身為“博主”,他做公益,8年多來已發(fā)布慈善救助類博文上萬條

一周看點

排行

新聞日歷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本站地圖 | 投稿郵箱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