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文體-正文
別忘了電影是藝術
戴錦華
//8858151.com2017-06-22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這么多年來,講課的時候經(jīng)常問學生什么是電影?此前很少有人馬上回答,最近有人馬上就回答“產(chǎn)業(yè)”。所有人都知道電影是產(chǎn)業(yè),但是大家越來越忘記了電影是藝術。

  如果說電影是藝術,它就必須是原創(chuàng),每一部好電影和每一部好電影都不一樣。對我來說,現(xiàn)在衡量好電影的標準變得簡單了:哪一部電影把我還原成普通觀眾,讓我忘記了挑剔、陷入單純的感動,就一定是好電影。只是世界范圍之內(nèi)這樣的電影越來越少了。

  我一直在說,最好的中國電影和最好的世界電影比不丟人,最爛的中國電影和最爛的世界電影比也并不更垃圾。但是拿能夠支撐主流電影市場的各種各樣的類型電影來比較,中國電影確實工業(yè)水準不夠。

  中國電影發(fā)展到今天,我們在這里談到的工匠精神,我想是在談底線和如何在行業(yè)中劃出底線,大概指的是整體的工業(yè)水準,從技術上、藝術上、敘述上我們對于制作的追求和自我要求。這可能是所謂的工匠精神,也是對于所謂好電影的最低要求——在技術上及格。

  從本世紀初的越看越罵、越罵越看到后來發(fā)展成不爛不賣,我想,責任不在觀眾。因為今天中國電影市場高度壟斷,排片率決定一切。如果我掌握資本、掌握電影制片公司,最重要的掌握院線,那么我想做的片子排片率就會往上鋪。壟斷一定會造成觀眾的學習能力被極度限定。因為今天這個時代,大家都很忙。我們抽時間看場電影不容易,我們進到影院,多廳在演的電影是最吻合我們時間的。

  另外一方面,中國電影觀眾是新觀眾。因為中國廣大的區(qū)域,是在影院消失20多年之后迎來中國電影的再度復蘇,所以我們中國觀眾不是在多元豐富的電影市場之中正常成長起來的觀眾。

  但是2016年整個所謂三四線影院的觀眾票房滑坡,雖然排片率到了多廳、到了50%以上,但觀眾可以選擇不看。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覺得我們的新觀眾已經(jīng)變得老到起來。而且由于新技術和新媒體培養(yǎng)的觀眾不斷涌現(xiàn),分眾的局面已經(jīng)形成。

  在分眾的時代,中國電影這么大的規(guī)模,給不同類型的電影提供了展現(xiàn)的可能。所以2016年的電影市場雖然不如預期樂觀,但也有值得樂觀的趨勢,各種小片開始有了進入影院的機會,各種我們過去稱之為獨立電影的影片開始跟觀眾見面。

 。ㄗ髡邽楸本┐髮W教授,摘自其在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電影論壇現(xiàn)場講話,本報記者曹玲娟整理)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