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文體-正文
技術革命果真是漢字的“滅頂之災”?
張衛(wèi)斌
//8858151.com2016-03-09來源: 中國江西網(wǎng)
分享到:更多

  信息時代,技術革命如火如荼,電腦鍵盤成為辦公標配,提筆忘字成為一個越來越嚴重的現(xiàn)象。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陳振濂認為:長此以往,孩子們就會默認,漢字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拼出來的,漸漸淡忘掉橫豎撇捺的概念。這對于漢字文化基因的傳承,可以說是“滅頂之災”。(3月8日光明日報)

  隨著技術革命的日新月異,特別是電腦的普及,提筆忘字現(xiàn)象的確是客觀存在。但是,電腦的出現(xiàn),對于漢字文化基因的傳承究竟是不是“滅頂之災”,我以為必須用發(fā)展的眼光,辯證的加以看待。

  毋庸諱言,漢字的確是中華民族的名片,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無論是漢字,還是書法藝術,都需要大力繼承并發(fā)揚廣大。電腦普及對漢字所帶來的沖擊,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從家庭教育層面看,家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啟蒙老師,首先要有意識培養(yǎng)孩子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興趣。作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也要對漢字教學特別是漢字書寫要有硬性的規(guī)定,中小學階段要拿出足夠的時間,開設漢字書寫、書法課程,強化基礎訓練。我們的媒體,也要通過各種形式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央視舉辦的《漢字書寫大會》,就是一檔觀眾喜聞樂見的好節(jié)目,對于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有著很好的效果。

  話又說回來,因電腦取代紙筆引發(fā)的漢字書寫方式的改變,我們也不必過于在意,更沒有必要驚慌失措。人類的文明史,本身就是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在繼承中發(fā)展的。以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為例,一直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如今,隨著北斗系統(tǒng)、GPS導航系統(tǒng)的普及,有誰還會隨身帶著指南針遠渡重洋?隨著核武器、洲際導彈等武器的出現(xiàn),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長槍、火藥的作用被大大削弱,誰還會否認遠程打擊的巨大威力?特別是激光照排技術的出現(xiàn),印刷術早已告別活字印刷的“鉛與火”時代,誰會抱住那沉重的鉛字不放?

  漢字本身的發(fā)展,也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進化過程。曾經(jīng)盛極一時的甲骨文,因書寫不方便等原因早已退出歷史舞臺;漢字的書寫工具也由刻刀到后來的毛筆,由鋼筆到現(xiàn)在的鍵盤;書寫載體從龜甲、竹簡、布匹,演化到后來的紙張,再到如今的電腦顯示器。

  因此,我不認為技術革命對漢字是“滅頂之災”。相對于英文等西方文字,漢字有其厚重的一面,也很形象生動。但是,書寫困難也是不爭的事實。隨著技術革命的深入,電腦的普及,這一問題迎刃而解,漢字的書寫效率大大提高,特別是對于從事寫作的人來說,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這何嘗不是漢字的第二春?何來滅頂之災一說?畢竟,我們用鍵盤敲打出來的還是漢字,在電腦顯示器上所呈現(xiàn)的也還是漢字。

  孫中山先生說得好:“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睗h字不會永遠停留在紙上,也不會停留在顯示器上,未來的文字會演進成什么樣式,誰也無法預測。當鍵盤書寫成為時代潮流,對于我們來說,與時俱進何嘗不是最好的選擇?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