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科教-正文
保過班沒保過,責任該如何明晰
任靜
//8858151.com2016-07-21來源: 紅網(wǎng)
分享到:更多

  為了讓女兒能順利考上大學,今年3月份開始,長沙的謝女士將女兒送到龍文教育廣益分部,花了10.3萬元進行全日制培訓。原本期望通過老師一對一的輔導,女兒能提升成績得償所愿,然而,高考成績出來后,成績只有243分。校方對此表示,老師已經(jīng)盡了力,是“女兒太笨”,謝女士對這一說法頗有不滿。(7月20日中國青年網(wǎng))

  花天價將孩子送進高考培訓班,成績卻不如培訓機構事前聲稱的那般理想,“保過”二字并沒有起到之前的承諾效果,是培訓機構信口開河,為掙取家長的成績保證金不擇手段吸引生源?還是家長太過盲目信任,將孩子成績完全寄托于課外輔導?兩者之間的矛盾沖突如何化解,保過班沒保過的責任又該誰來負?

  其實,每年高考后總會涌現(xiàn)出因為考生成績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而衍生出家長與學校、輔導機構的各種矛盾和鬧劇,高額的學費和培訓輔導費沒有換來相應的成績,家長惱火失望,培訓機構也是各種理由推脫逃避,每年的相關新聞也會“恰逢其時”地出現(xiàn),歸根結(jié)底是關注的背后依然沒有觸及問題的源頭。

  將孩子送進輔導班,希望借助學校之外的力量為孩子高考再添一把旺火,家長初心雖好,但有沒有顧及孩子是否適合這種高強度的訓練呢?孩子能不能適應學校課業(yè)負擔之外的培訓,題海戰(zhàn)術之外還需精力應付補習,對孩子來說會不會適得其反?這是其一。另外,想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能僅依賴培訓輔導的外來之力,最根本也是最基礎的還是要看孩子的學習資質(zhì)、學習方法和努力程度,所謂的“保過班”“沖刺班”“名校名師”不過是招生的噱頭,能不能起到相應的效果主要還看孩子的接受和吸收能力,家長不惜花天價盲目信任廣告本身就是不理智的舉動。

  再則,家長與培訓輔導機構的協(xié)議不應停留在口頭應承上,事先的預測與評估必不可少,事后的白紙黑字也是可依據(jù)的爭辯條文。如若培訓機構真正打出“保過”的招生牌,那么應該根據(jù)孩子的資質(zhì)和之后成績可提升的空間做出相應預測,成績能提高多少這條線不能含糊其辭,做好這一點,其“保過”班的招牌才不會招人蜚語。而家長就更應該具有維權意識了,事先與培訓輔導機構達成書面協(xié)議是可參照的后續(xù)保障,補習之后孩子成績能提高多少?成績不盡如人意承諾方應該做出怎樣的補償?補償機制又該如何設立,這是家長與補習班雙方都應該明確的。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