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科教-正文
司馬童:“這種事很多”背后的教育冷漠
//8858151.com2015-12-18來源: 中國教育報
分享到:更多

  教書育人者如果以“向來如此”的冷漠心態(tài)對待學生,就算一時道歉或受了處罰,恐怕也難以顯現出“池塘充滿水”般的真情暖意來。

  一個一年級的孩子早上開開心心上學去,放學時卻被奶奶看到“一跳一跳”地回家來,嘴里還嘟囔著“不想念書了”,直到第二天才說是因為在黑板上沒把題做出來,結果被老師用棍子打腫了雙腿。據《華商報》日前報道,此事發(fā)生在陜西榆林某小學。盡管打人的老師事后曾經看望過孩子,但學校校長一句“這種事很多”的冷漠回應,則令人更加錯愕不已。

  無論拿出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為了學生保持好成績”之類,這種“棍棒出成績”的體罰教育肯定是錯誤的。這是典型的“只教書不育人”,甚至可能催生孩子厭學、逃學的念頭。

  當然,看過這則報道,相信很多人已想到,“棍棒出成績”只是其表,而隱于“這種事很多”背后的教育冷漠,才是更值得公眾反思和憂慮的。關于學校和老師對學生的教育,以往曾有一種說法叫“愛生如子”,F在看來,“如子”的要求似乎有點高了,但總不至于淪為“如仇”“如恨”。而一位小學校長,竟對記者說出“打腫腿很常見”這種話,還把媒體和輿論的關注視作“多管閑事”,就讓人感到“寒氣襲人”了。

  對于體罰甚至毆打學生等行為的習慣性冷漠,遠比暴力教育本身還可怕。去年,《人民日報》曾報道,江蘇常州某小學一名一年級學生因打架兩次被教師“捆綁示眾”。盡管事后涉事教師被解聘,但“捆綁示眾”的懲戒無疑已遠遠突破了教育底線,侵犯了學生的人身自由與人格尊嚴,甚至會對學生的日后成長帶來諸多消極影響。尤為令人痛心的是,事發(fā)時教師與學校負責人對于施暴行為的集體無視。

  教書育人固然不易,有些學生的品性確實頑劣,但教育工作者更多還是要從自身找原因。筆者想到了現代教育家夏丏尊的一番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誠哉斯言,如果教育者眼中只有“考考考、分分分”,卻從未想到像“池塘之水”一般,帶著感情帶著愛去幫助學生,用智慧和藝術的方式方法,解決他們的各種問題,進而提高其學習興趣,完善其品格素養(yǎng),那么何談“諄諄善誘”,何來“師恩如山”?

  就教育工作而言,嚴厲批評與侮辱謾罵是兩回事,適度的強制約束和粗暴體罰更不能混為一談。美國心理學家古諾特說過,“身為教師,我擁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過得愉快,也能讓他們過得悲慘;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啟迪靈感的媒體;我能叫人丟臉,也能叫人開心;我能傷人,也可以救人!笨梢,教書育人者如果不在意其行為舉止的職業(yè)修養(yǎng)與道德規(guī)范,或者干脆以“向來如此”的冷漠心態(tài)對待學生,就算一時道歉或受了處罰,恐怕也難以顯現出“池塘充滿水”般的真情暖意來。

  循著社會公眾的殷殷期待,是要冷漠的“棍棒出成績”,還是要情真意切的“池塘水盈盈”,答案不言而喻。而種種教育冷漠的癥結,主要無外乎兩點。一是很多教育工作者仍難擺脫應試教育的桎梏,尤其是教育考核的平面化、唯分數論等,使得他們紛紛把功利思維、工具主義奉為至寶。二是對于學生的平等相待,更多的還是停留于口頭,一些學校和教師無視學生的意見、尊嚴及身心發(fā)展,缺乏合理、有效的規(guī)制和懲戒方式。

  與冷漠比起來,溫暖傳遞的力量更大。所以,完整的教育理當德育為先,且不容虛與委蛇。德育效應也應體現在示范和激勵上,只有學校和教師真正把道德當成一種必然追求,學生耳濡目染地受到影響、感召,才會形成一幅春風化雨般的美好教育畫卷。

 。ㄗ髡呦得襟w評論員)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