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我思】帶娃旅行:為“有用”還是圖開心?
龐慧敏
//8858151.com2016-02-23來源: 中工網(wǎng)—《工人日報》
分享到:更多

  這個春節(jié),帶著讀小學三年級的兒子飛到北京,以圖重溫《北京天安門》等經(jīng)典小學課文的心情擠進假期出行的人潮中。臨行前,結伴出游的幾位孩爸孩媽感嘆:這個年紀的孩子去北京最合適了,在課文里學過天安門,聽得懂圓明園的那場大火,再到北大清華走一遭,讓求學生涯的頂級殿堂具體化……

  我們一群家長為了避免孩子們“去了白去”,煞費苦心地每日籌劃出行路線。長城與好漢掛鉤,排在第一站,故宮、天安門、頤和園、圓明園、清華北大……這些極具代表性的地點依次排開,希翼著京城的千年文化底蘊,透過一磚一瓦能讓孩子們?nèi)肽X入心。

  但現(xiàn)實總是不按腳本上演,熊孩子們自有自己的旅行興奮點。當我們請來專業(yè)導游在殘垣斷壁上講述大清帝國的命運時,兒子卻纏著導游,指正他帶著兒化音的京普不是標準的普通話;當我們以為他會為紫禁城數(shù)百年的雕梁畫棟驚嘆時,兒子卻對太監(jiān)的前世今生刨根問底;當我們數(shù)著北大清華的名人大師時,兒子卻一次次掙脫手跑到結冰的湖面撒歡……

  直到北京之行的最后一站,在奧林匹克冰雪世界,我才真切地體會到,孩子心目中旅行的收獲該是什么。那一天,南方長大的孩子們在白白的雪地上亢奮地瞬間四散,有的孩子顧不上戴手套就一遍遍地在雪地上挖坑,手凍得通紅也毫不察覺,有的孩子一趟趟地從高高的雪坡上滑下,笑聲此起彼伏。兒子不知從哪刨出一大塊冰,緊緊抱在胸前,露出行程數(shù)天來最燦爛的笑容,招呼我給他拍照留念。

  那一刻,我發(fā)現(xiàn),我們出發(fā)之初的目的太功利了。我相信,這些天的旅程,在孩子的心目中是難忘的,雖然他們沒有對我們家長希翼的歷史文化等有用的知識耳熟能詳,但旅行的魅力不正在于收獲各種各樣的感受嗎?對孩子們來說,感知在自己熟知的生活圈子之外,北方的普通話老卷著舌頭,冰在太陽光之下并不會溶化,風刮在臉上可以吹出眼淚,這些親眼所見所聞所感,既開闊了眼界,又引發(fā)了自己的思考,至此,旅行的意義已超越了“有用”二字。

  不止旅行,在孩子成長路上,從呀呀學語開始,“有用”二字不知不覺占據(jù)了我們撫育下一代的主旨。從幼兒園時學跆拳道可以鍛煉身體,現(xiàn)在進入小學,周圍的家長們又在交流英語奧數(shù)得早學,否則上中學就吃力了……

  盡管平日里家長們也喜歡在微信朋友圈中轉發(fā)各種諸如陪孩子慢慢長大之類的雞湯文章,可一回到現(xiàn)實中,總是不自覺地被一股強大的力量裹狹,在功利的路上狂奔。當看到他的測試卷分數(shù)落后時,會忍不住甩給他幾張練習卷;當看到他為作文抓耳撓腮時,趕緊著手清理他小書柜里的漫畫暴力類雜書……開過一次家長會后,連平日里倡導快樂學習的孩子他爸,回家后口風都轉變成“努力學習就是得吃苦”!

  是啊,人都是活在社會中的,活在一個個小圈子里、一條條規(guī)則中,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里,在公認的成才標準下,我們對孩子的培養(yǎng)不可避免地會更傾向于攝取“有用”的東西,以期讓他長大后能站到更大的舞臺獲得更多的資源。

  或許只有等身為家長的我們在內(nèi)心深處修正并真正接受何為一個“有用”的人,我們在孩子的成長路上才能少些功利的追逐,才能更為看中孩子的笑容和心靈的富足。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