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頭條-正文
順應百姓期待 以人民為中心
//8858151.com2016-02-23來源:浙江日報
分享到:更多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不是一句空話套話,更不是一句過時的老話,而是新時代做好新聞報道的一個超級實用的“秘訣”。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網絡媒體風生水起的時代。從沒有任何一刻,像今天這般,個人與媒體如此緊密相連。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15年6月,我國網絡新聞用戶規(guī)模為5.55億,其中手機網絡新聞用戶有4.60億人。網絡傳播,快如閃電,平等互聯(lián),已成為許多人獲取信息、感知世界、表達主張的重要渠道。

  但也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傳統(tǒng)媒體遭遇空前挑戰(zhàn)的時代。紙媒、廣播和電視,在急速擴張的互聯(lián)網面前,倍感壓力山大。尤其是各地黨報黨刊,都在不約而同探索轉型之路——如何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同時,抓住讀者眼球,守住輿論陣地。

  事實上,這其中有一個萬變不離其宗的原則,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這不是一句空話套話,更不是一句過時的老話,而是新時代做好新聞報道的一個超級實用的“秘訣”。百姓是我們的傳播對象,也是我們的報道主體。什么叫做“以人民為中心”?想百姓所想,憂百姓所憂,圍繞百姓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下筆,說出百姓心中的話,滿足人們知曉國計民生、文娛休閑等信息與文化生活的需求,事實言之有據(jù),文字情真意切,立場客觀公正,情感飽滿充盈,這樣的文章誰不愛讀?

  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正是百姓對黨報媒體的新期待——更加接地氣,更有人情味,更具可讀性。當我們秉持受眾視角,心有民生情懷,寫的文章、做的事情都會帶有愛的溫度,從而也就有了親和力和感染力。我們的佳友民情工作站就是一個生動鮮活的例子,記者們常年行走在基層,尋訪民生疾苦,并以實際行動推動問題解決,為百姓排憂解難。在他們的字典里,“心系民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行動。

  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新媒體的魅力還在于,可以讓我們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我主張,也正是因此,受眾個性表達的需求也迅速攀升。新時期的黨報,應與新媒體充分對接,讓大伙兒有機會發(fā)聲,讓百姓的觀點呈現(xiàn)報端。

  這一點,作為一名評論版編輯,我深有感觸。我們的評論版面,從最初的專家觀點、一家之談,到邀請民間評論員撰文寫稿,再到嘗試將網絡語言納入話語體系,開設網友互動專欄,把評論話題提前在微博客戶端發(fā)送,收集選登網友的點評留言,這其中的轉變不可謂不大。當然,這么說難免有些“王婆賣瓜自賣自夸”,但確實留言的粉絲越來越多,并有許多讀者告訴我,他們覺得評論版越來越好看了。類似的變化,也在浙報其他版面上發(fā)生著。這就是作為黨報媒體人,心中時刻緊繃著的轉型緊迫感。

  無論時代怎樣發(fā)展,我們都始終需要新聞,并且需要好新聞,主流媒體的聲音不能少、不能偏、不能弱。激濁揚清、凝心聚力是媒體的責任擔當,也是百姓對新聞媒體的期待,更是國家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保障,讓我們攜手努力。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