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文史縱橫-正文
從“清華簡”校出孟子的“筆誤”說起
葉小文
//8858151.com2015-04-20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更多

  

  近日,有機會去瞻賞“清華簡”,這是清華大學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戰(zhàn)國竹簡,經碳14測定證實,出自2300多年前的戰(zhàn)國中晚期,可謂中華文化之瑰寶。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先生向我們介紹,經其與“清華簡”認真考證比對,發(fā)現大家熟讀的經典《孟子》中,有段話竟然有“筆誤”。這段話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啊稌吩唬骸碧旖迪旅,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按笠馐牵渡袝氛f:上天降生了老百姓,又替他們降生了君王,降生了師表,這些君王和師表的唯一責任,就是幫助上帝來寵愛老百姓。孟子在這里引的《書》,據東漢經學家趙岐注,應是”《尚書》逸篇也“。但考證”清華簡“中由13支簡組成《厚父》篇發(fā)現,其實后來的《尚書》不過是把”清華簡“中《厚父》中的一段話編了進去,但不知是編輯有錯,還是孟子引文有錯,”“字誤寫為”寵“字,于是大家?guī)浊陙硪哺e。這篇孟子熟讀而趙岐不曾見過的”書“,原文是:”古天降下民,設萬邦,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這里的’‘,意思是’治‘)下民!安浑y看出,《孟子》傳本有訛脫。說到這里,李學勤先生不禁一笑,”為什么是個’寵‘字呢?以民為本,順應民心,就是要’寵之‘嗎?’寵‘是何意?誰也沒弄明白過!笆堑,老百姓是必須”重“,應該”愛“的,但未必要”寵之“。認真研讀《厚父》原文,固然強調”民心惟本“,但也并無”寵“意啊。

  《厚父》,是王與賢人厚父關于治國安邦大計的一篇問答。厚父在回答詢問時,回顧了夏朝始建以來的歷史,指出各代夏王都能敬奉天帝,“以庶民惟政之恭”,而到了他稱之為“慝(意思是惡)王”的桀,竟然背棄先王的“典型”,“顛覆厥德,沉湎于非彝(彝意為常道)”,終歸滅亡,這是歷史的教訓。

  但如何順應民心?《厚父》認為“民心難測”。民心的向背,關鍵在于“司民”者即君長官員們能否“好學明德”。其實“民心”本來是好的,蘊藏著天賦的“德”,“如玉之在石,如丹之在硃”,關鍵看“司民”者如何去引導、啟迪。

  先賢《孟子》引文之誤,后人《厚父》竹簡之辨,其中有值得思考的道理。

  我們中華文化傳統(tǒng)中談及治國安邦,一以貫之的是“以民為貴”,“民為邦本”,要“以庶民惟政之恭”。因為“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保ā豆茏印罚┮驗椤霸共辉诖,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保ā敦懹^政要》)那么,既然如此重“民”,如何才能順民意、得民心呢?老子《道德經》的說法是“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聽其自然,無為而治。后來王安石的解釋作了發(fā)揮,說其意乃圣人“吉兇與民同患”,但也并沒有往著“寵民”的方向來解讀。

  我們今天再細讀《孟子》的下文,也無“寵之”的意思!坝凶餆o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于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边@段話,翻譯成今文的意思就是:天下四方的有罪者和無罪者,都由我來負責,普天之下,何人敢超越上天的意志呢?所以,只要有一人在天下橫行霸道,周武王便感到羞恥。這是周武王的勇。周武王也是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如今大王如果也做到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那么,老百姓就會唯獨尊恐大王,不再喜好斗勇了啊。

  這段古語,對我們今天貫徹群眾路線有何啟示?

  記得毛澤東同志1948年《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就說過,“黨和群眾的關系的問題,應當是:凡屬人民群眾正確的意見,黨必須依據情況,領導群眾,加以實現;而對于人民群眾中發(fā)生的不正確的意見,則必須教育群眾,加以改正!蔽覀児伯a黨人強調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并不是意味著要放棄教育群眾、引導群眾、領導群眾的責任,以為“作之君,作之師”,就是要“惟曰其助上帝寵之”,甚至甘做群眾的尾巴,遷就群眾中錯誤的東西。而應該“好學明德”,善于區(qū)分群眾正確和不正確的意見,積極去引導、啟迪“如玉之在石,如丹之在硃”的正確意見,領導和團結群眾同心同德,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共同奮斗。(作者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