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wǎng)首頁時政評論國際軍事社會財經(jīng)企業(yè)工會維權就業(yè)論壇博客理論人物網(wǎng)視圖畫體育汽車文化書畫教育讀書娛樂旅游綠色城建社區(qū)打工

中工評論

人物

傘開云端,強軍有我

筱理
2019-11-14 08:54:35  來源:人民日報

  【人物】空降兵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李振波

  【故事】李振波1978年入伍,是一名從事空降空投事業(yè)達40余年的“老傘兵”。2008年四川汶川發(fā)生特大地震,為偵察災區(qū)情況,提供救援信息,李振波帶著一支小分隊跳翼傘先下去,成為“傘降第一人”。在空降兵部隊,官兵們都知道他是“很厲害的李高工”。從傘訓骨干到空降引導隊隊長、空降空投處處長,再到空降兵研究所所長、高級工程師,李振波一直堅守在空降空投崗位上。李振波說:“不要把自己當成什么英雄,特別是我們軍人,那是我們應該做的事”。

  【點評】

  2000多次從天而降,是怎樣的感覺?當李振波還是18歲小伙時,從飛機上的縱身一躍,讓他認定了跳傘這件事。空中、地面,一上、一下,傘兵李振波說,“每次離機都是一次挑戰(zhàn),每次著陸都是一分收獲!便y翼和藍天,成為李振波軍旅生涯的壯闊背景。

  傘是空降兵區(qū)別于其他兵種的“名片”,而要“撐”好這把傘實屬不易。有人把傘降訓練概括為“三腫三消,方上云霄”,足見每天反復訓練之苦。即便如此,李振波不僅能吃下這些苦,而且琢磨著從800米高空跳下落地的19秒里,如何做到極致。為了消除疑惑、破解難題,只要有傘降訓練,就有他的身影,特殊情況出現(xiàn)時,他都會第一時間趕到。如此探索、積累、總結,他改進了跳傘動作,讓地面動作訓練時間縮短了1/3、訓練強度減輕了一半,且沒有出現(xiàn)一起事故。有耕耘就會有收獲,當傘花打開、落地的那一刻,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空降的難,還不只是“跳傘”這一個,如何空投重裝備更是難上難。不畏難,是李振波的可貴品質。這些年來,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重裝空投這一前沿領域,一個方法接著一個方法地試,這個不行就換另一種,“一門心思琢磨著怎么成功”,最后攻克了大型裝備的裝載、投放、脫離、緩沖等技術難題。這是對戰(zhàn)斗力的極大提升,也是李振波為自己打開的一朵傘花。正如《空降兵戰(zhàn)歌》所唱的,“一千朵花里,只有一朵在云端開放;一萬種傘里,只有一朵在碧空翱翔……”傘開云端,強軍有我,空中翱翔的傘花里就有屬于李振波的那一朵。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滴水也可以匯成奔騰江海。李振波的微信昵稱就是“一滴水”,它看似平常卻十分不平凡,一如無數(shù)奮戰(zhàn)在綠色軍營里的子弟兵們,用平凡成就偉大,為強軍強國鑄起牢不可破的盾牌。

編輯:張葦檸

漫畫評論

中工時評

  • 中工時評:中希交流互鑒共創(chuàng)文明典范

    在全球化迅速發(fā)展、人類命運日益融為一體的當下,不同文明和國家之間該如何相處?是以己為主互相對抗還是平等相待友好合作?作為兩大文明古國,中國和希臘的關系發(fā)展為國際社會樹立了典范。

  • 中工時評:警惕收回“補助費”暗含的執(zhí)法思維

    一個在執(zhí)法過程中也許無法避免的“小插曲”演變成一個大范圍的輿情事件,其教訓是深刻的。期待當時警方在平息輿情的同時,應好好反思一下自身是否存在偏離法治理念的執(zhí)法思維,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tài)度,警惕并消除之。

  • 中工時評:這個記者節(jié),我們想說的是……

    今天是第二十個記者節(jié)。我們向全國數(shù)十萬新聞同行,也向我們自己,致以節(jié)日的祝賀!

  • 中工時評:越辦越好的進博會是一個絕佳的窗口

    實踐發(fā)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對外開放是新時代的鮮明特征,是推動中國經(jīng)濟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是實現(xiàn)中國發(fā)展光明前景的重要一環(huán)。

人物

  • 傘開云端,強軍有我

    李振波1978年入伍,是一名從事空降空投事業(yè)達40余年的“老傘兵”。2008年四川汶川發(fā)生特大地震,為偵察災區(qū)情況,提供救援信息,李振波帶著一支小分隊跳翼傘先下去,成為“傘降第一人”。

  • 致敬最美逆行者

    脫下了“橄欖綠”他們是人們眼中的逆行者也是人們心中的“藍朋友”他們是——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也是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組建一周年的日子一起致敬最美逆行者!

  • 榜樣是“看得見的精神風貌”

    時代進步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風尚來引領,社會發(fā)展需要先進典型的榜樣力量來推動。

  • 【地評線】重殘之軀,以何書寫極限人生?

    1933年7月,朱彥夫出生在山東沂源縣張家泉村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1947年沂源解放后,年僅14歲的朱彥夫,懷著對黨的無限忠誠,毅然報名參加了解放軍,先后參加了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戰(zhàn)斗,負傷10多處仍沖鋒在前,舍生忘死,3次榮立戰(zhàn)功。1950年奔赴抗美援朝戰(zhàn)場,在激烈的戰(zhàn)斗中身負重傷昏迷93天,經(jīng)歷47次手術,失去了左眼,丟掉了手腳。

一周看點

排行

新聞日歷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本站地圖 | 投稿郵箱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wǎng)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