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wǎng)首頁時政評論國際軍事社會財經(jīng)企業(yè)工會維權就業(yè)論壇博客理論人物網(wǎng)視圖畫體育汽車文化書畫教育讀書娛樂旅游綠色城建社區(qū)打工

中工評論

網(wǎng)友來論

人民楷模朱彥夫:用殘軀尋找生命的答案

2019-12-18 16:37:07  來源:齊魯晚報

  帶百姓致富

  從乞討村到富裕村

  10月正是蘋果成熟的季節(jié),一進入張家泉村,硬化道路兩旁,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提起朱彥夫,村民們都習慣稱他一句“朱老”。一聲聲朱老,也喊出了他在村民心中的位置。

  張家泉村位于沂源縣城南側,三面環(huán)山,曾是遠近聞名的乞討村。全村108戶人,分散在六座荒山上,村里一共有三溝兩嶺,將本就稀少的耕地分割得七零八落。

  土地是農(nóng)民的命根子。1957年,朱彥夫被推選為村支部書記,他意識到要解決貧困,必須得解決土地問題。張家泉村有一條長2000米的溝,最寬處50多米,最窄處只有十多米,因為只有牛羊才能通過,于是得名趕牛溝。趕牛溝幾乎貫穿村子的可用耕地。

  如果沒有這條溝,村子的耕地會增加多少?朱彥夫想到了棚溝造地。

  他帶領村民采用拱形大橋的原理,在溝上建立石拱涵洞,洞上填土造地,讓零碎的農(nóng)田連成了片。起初做這個決定,村里不少干部反對,生產(chǎn)隊農(nóng)活繁多,恐怕很難再抽出多余的勞力造地。朱彥夫聽后急了,他拿著拐杖敲擊著地面說道,“我一個殘疾人都不怕,你們怕什么?”在朱彥夫的堅持下,棚溝造地的工程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他雷厲風行,帶領著全村200多個勞力開石頭、填土、造地!睆埣胰逶逯魅螐埫d說,大家干得也很是起勁,“朱老身體那個樣子都干,誰還好意思不干!薄艾F(xiàn)在我們村70歲以上的老人基本都腿疼,就是那時候干活干的!贝逦瘑T張永臣告訴記者。完成趕牛溝改造之后,朱彥夫又帶領鄉(xiāng)親們苦戰(zhàn)兩年,改造了舍地溝,填平了臘條溝,造地80余畝。1970年,他又帶領村民改造荒山建造梯田。

  朱彥夫帶領村民高山架電,是周圍十里八村第一個通電的村莊。他還帶領村民發(fā)展林果業(yè),蘋果園面積達到60余畝。如今又是一年蘋果成熟季,村民們多么希望朱老能看到這滿樹的碩果。

  向命運說不

  21年走壞了7副假肢

  棚溝造地的時候,村里人考慮到朱彥夫的身體狀況,總是想方設法不讓他出門上山。為了不麻煩別人,他干脆摸黑出去調查,經(jīng)常摔得鼻青臉腫、滿身血印。即使到了最嚴寒的冬季,朱彥夫依然堅持。“白天去的話,別人看到他那個樣子總想去背他,他不愿意麻煩別人!贝迕駨?zhí)烧f。

  “有一次父親上山查看地形,一下子摔到了山溝里,直到第二天,才被家里人找到!敝鞆┓虻膬鹤又煜蚍寤貞,以前家里農(nóng)活重,孩子又多,忙碌了一天的母親沉沉睡去,直到第二天才意識到父親沒有回家。從那以后,父親每次出去,母親就吩咐朱向峰偷偷跟在后面,如果摔倒了可以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

  “父親在前面走,我就在后面偷偷跟著,生怕他發(fā)現(xiàn)!敝煜蚍逍χf,“父親真是厲害,走得很順暢,反而是我摔過好幾次跟頭!庇袝r候,他拄著拐,腿磨破了就把假肢卸下來,扛在肩上,一直爬到他要去的那個山頭!爱斈旮赣H帶著鄉(xiāng)親修梯田、挖機井,雙腿經(jīng)常被假肢磨得血肉模糊,母親天天晚上哭著為父親包扎!敝鞆┓虻呐畠褐煜蛐篮蹨I回憶道。

  張家泉村原村會計張吉才回憶當時的情形至今仍感動不已,朱老堅持自己走,雙腿全磨得淌血了,那時候天太冷了,他腿上綁的布都解不下來了,當時在場的人都掉眼淚,“我們看到他這個樣子,誰還好意思偷懶?”

  站著走、爬著走、滾著走,朱彥夫帶著17斤重的假肢走遍了村里的每一座山頭,在張家泉村任職的21年時間,他跑壞了7副假肢,傷口的疼不知道忍了多少次。

  他難道不怕疼嗎?朱彥夫日記中寫道,“疼得狠,我才知道自己活著,只要活著就好辦。我自己只要活著,有生命我就能干。”

  有股子倔勁

  從不讓別人喂一口

  在身邊人眼中,朱彥夫有一股子倔勁。朱向峰講述了一個細節(jié),父親練習吃飯時,飯碗只要摔掉一次堅決不再吃一口。也許就是憑借著這股子倔勁,才活出了不一樣的人生。

  回到家鄉(xiāng)之后,最不能接受他樣子的就是母親。還記得自己第一次進家門,母親看到眼前的人一下子嚇暈了過去。為了不嚇到母親,回家第一天,他堅持從擔架上下來自己進門。盡管如此,當看到他的那一刻母親還是被嚇暈了過去。

  很長一段時間,母親都不愿與他相認。朱彥夫理解母親的感受,哪有父母不心疼孩子的,當年瞞著母親出去當兵時還是一個健全的人,歸家卻成了沒手沒腳少一只眼睛的重殘人!拔腋赣H當時真的很不容易,為了讓奶奶接受自己,也證明自己可以和別人一樣,父親爬著去給奶奶送飯!闭f到這兒,朱向峰眼圈紅了,“最終我奶奶被感動了,原諒了父親,也接受了他!

  朱彥夫回家后最先做的就是苦練生活本領。他堅持自己吃飯,為此不知摔碎了多少碗,盡管如此也不讓別人喂一口。就是憑著這樣的毅力,他在生活方面做到了游刃有余。

  用殘臂著書

  七年寫出33萬字

  七度春秋,七易其稿,用紙半噸,1996年,朱彥夫33萬字的自傳體小說《極限人生》出版了。

  當天晚上,他就把六個孩子叫來,鄭重地送給他們一人一本。燈光下,他在書的扉頁上用殘臂認真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還特地和大女兒說:“當年一心靠在村里,對你們關心不夠,連你結婚都沒有像樣的東西。這本書算是爹給你補上的嫁妝吧。”

  對幾個子女來說,父親似乎什么財富也沒給他們留下,卻又留下了無盡的財富,這個財富無法用物質來衡量。

  朱彥夫對子女要求極為嚴苛,有一年,在生產(chǎn)隊干活時,朱向欣實在是餓得受不了,到地瓜地里挖了兩個地瓜,放在火里燒了準備吃,被朱彥夫發(fā)現(xiàn),他硬是讓哭成淚人的女兒把1元錢送到生產(chǎn)隊會計手里作為賠償!澳菚r候只要一放學,父親就讓我們到生產(chǎn)隊干活,什么活也讓干,但唯獨刨花生的活不讓干!敝煜蚍寤貞,“因為他擔心我們會偷吃!

  如今朱彥夫已經(jīng)是86歲高齡,在短短的十幾分鐘聊天過程中,他一直重復自己還能為國家做什么,還想為國家做點什么。他窮盡一生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而他的極限人生,就是答案。

  家庭中的朱彥夫

  一直覺得對不起母親

  朱彥夫一直覺得對不起母親,當年辦圖書室還是用的母親的棺材板打的書架。朱向峰說,父親的孝順是村里出了名的,奶奶病重期間,父親日夜守候在床前,用斷臂不停地給母親揉肚子。母親去世前,正值農(nóng)村推行火葬,老觀念使然,村民都不愿意把逝去的老人火葬,朱彥夫的母親也不例外。她把朱彥夫叫到床前叮囑道:“咱娘兒倆這一輩子不容易,在陽間沒享什么福,我死后你可千萬別把我燒了,讓我再去陰間受罪!敝鞆┓蚵牶笃怀陕暎骸澳,我聽你的,我聽你的!

  可母親去世后,朱彥夫跪在母親遺體前泣不成聲:“娘,我對不住你了,別怪我,我是村里的帶頭人,鄉(xiāng)親們都看著我呢!彼麖娙瘫,含淚把母親進行了火葬。這是當時唐山公社第一例火葬。從此,殯葬改革在張家泉村開了頭。

  功勞90%屬于妻子

  朱彥夫曾說過,他的功勞有百分之九十屬于妻子陳希永。他們的相識緣于離村15公里遠的東里醫(yī)院,那是1953年,回村之后的朱彥夫傷口再次復發(fā),被送往醫(yī)院,而陳希永是醫(yī)院的護士。這個沒手沒腳如同“肉轱轆”的人,很多年輕的護士都不敢看,而陳希永大著膽子上前看了一眼,也就是這一眼,她再也忘不掉。

  不知是對英雄的致敬還是出于同情,陳希永產(chǎn)生了想照顧朱彥夫一輩子的想法!拔覀円矔䥺柲赣H,當時她有一份不錯的工作,為什么會選擇了殘疾的父親!敝煜蚶蛘f,“母親也說不清當時的感覺,只是覺得如果自己不管,這個人這輩子可能就掉地上了!

  那時很多人勸陳希永,陳希永沒有猶豫。盡管有心理準備,日子的困難程度還是超乎了她的想象。

  她曾經(jīng)向子女描述過,翻過了一座又一座的山,終于到了張家泉村,進村第一印象就是發(fā)現(xiàn)村子的天怎么這么小。朱向峰說,母親生在海邊,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藍天。而張家泉村三面環(huán)山,藍天被大山擠壓,所以母親會覺得村里的天好小。

  嫁給父親之后,母親吃了不少苦。那時候家里孩子多,母親考慮到父親要干農(nóng)活,奶奶年紀大,為了從自己嘴里剩下口糧,常常只吃樹葉充饑。母親經(jīng)常餓得前胸貼后背,兩只眼睛腫成一條縫。為了不讓丈夫擔心,她每次都借口晚點再吃。

  有一次陳希永給朱彥夫盛了半碗粥,朱彥夫發(fā)現(xiàn)她沒吃飯就讓她吃,但陳希永怎么也不肯吃。為此兩人還發(fā)生了一番爭吵,盡管如此,陳希永并沒有生氣,她知道那是心疼她。有丈夫的心疼,陳希永覺得做什么也值。朱向莉講述,有一次父親拉肚子,自己無法行走,母親就一趟趟地背著他去廁所,累得大汗淋漓,實在背不動了就喝一口白酒,再使出渾身解數(shù)背起來。

  陳希永當了朱彥夫一輩子的手、腿、眼睛。在工作上她也成了父親的“通信員”!案赣H有時忙工作,母親就去村里轉悠,誰家孩子生病了,誰家缺床被子,就會立馬告訴父親,有時自己干脆就直接幫著把問題解決了!敝煜蚍逭f。

  朱向峰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小到大父親都是斗志昂揚的狀態(tài),但是母親去世后,父親郁郁寡歡了好幾年,“母親走的時候,他趴在母親的耳朵旁說‘你放心走,我很快就來找你。’”

  子女眼中的“失信”父親

  在子女們眼中父親總是一個“失信”的人。

  退伍之后,朱彥夫每個月可以拿到36塊錢的撫恤金,按理說這些錢足夠讓這個家庭的日子過得寬裕,但是他們家的生活卻常常是捉襟見肘。

  大女兒朱向華至今想起出嫁的那年還覺得委屈。出嫁前父親承諾要給100元作為陪嫁,可是到了出嫁那天卻只有兩床被褥。母親陳希永想把墊到村里的錢取回點來給女兒置辦嫁妝,朱彥夫卻說:“村里打井到了緊要關頭,更需要錢。村書記的閨女,就得帶頭艱苦點!

  “父親這些錢要不就是拿去村里搞建設,要不就是補貼給困難的村民,我們自家有時候窮得連袋子鹽都買不起!敝煜蚍甯嬖V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幾個子女干得最多的活就是在家喂豬,放學之后,就到地里去拔豬草,風里雨里,白天黑夜,手劃破了,肩膀壓腫了,幾個人卻干得很興奮。“父親當時承諾,豬養(yǎng)大,賣了錢,分給我們?nèi)コ恫甲鲂乱路!敝鞆┓蛩呐畠褐煜蛐勒f,可是豬賣了一茬又一茬,父親也沒有兌現(xiàn)諾言。

  對自己的家人吝嗇,對外人卻格外地慷慨。1977年,村民張吉才5歲的兒子得了肺炎,沒有錢到醫(yī)院治病,朱彥夫知道后給其送去10元錢送孩子住院治病。父親和母親還經(jīng)常收留乞討的人回家居住。有一次一個乞討的村民在家住了兩個月,臨走前專門去買了煙送給父親母親!八桓艺f買的,謊稱參加喜事別人送的,要是說自己買的父親堅決不會收!敝煜蚍逯v述,過后很多年那個人還來看望父親母親,“但是父親說,不用看望,只要生活得幸福就是對他最大的報答!饼R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云鶴

  朱彥夫的精神永不過時

  在短短的十幾分鐘采訪中,讓我看到了朱彥夫的倔強和為國家奉獻一生的精神。因為身體原因,朱彥夫一邊說話一邊流口水,但他拒絕家人的幫助,堅持用自己的一只殘臂舉著毛巾擦拭。他就是如此倔強,當初不顧反對毅然參軍,不顧反對離開榮軍醫(yī)院,又不顧反對拖著殘軀帶領村民搞建設,就是這樣的倔勁,讓張家泉村的一座座荒山變綠山,從乞討村變?yōu)楦辉4濉?/P>

  采訪中,他的兒子朱向峰幾度落淚。他說過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家人至今都不敢聽父親的故事,在別人心中父親是楷模,是英雄,但他們聽到父親吃過的那些苦心如刀割。

  在子女心中,父親除了走起路來咯吱作響,似乎和別人沒什么不一樣。因為父親太能干了,甚至讓身邊的人覺得他是一個超人。

  我們小心翼翼,害怕這個英雄突然倒下,可我們又什么也不怕,因為他的精神屹立不倒。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云鶴

1 2 共2頁

編輯:王鉉

漫畫評論

中工時評

  • 中工時評:“被結婚”之類現(xiàn)象不但有解,而且必須有解

    這兩天,貴州一位代女士因為多年前身份證丟失而“被結婚”的新聞,引起輿論廣泛關注。輿論關注的焦點在于,面對代女士被他人冒用身份證件、偽造戶口資料進行結婚登記的事實,河北省的民政部門竟然表示“無法撤銷”。

  • 中工時評:網(wǎng)絡公益籌款平臺莫成商業(yè)工具

    一家免費大病籌款平臺最近被曝光,其存在工作人員誘導病患瞞報信息進行籌款、根據(jù)籌款數(shù)量領取業(yè)務提成、套用固有模板博取公眾同情等問題,引起輿論關注。據(jù)新華社報道,存在此類問題的公益眾籌平臺不只這一家,除了線下地推之外,有的平臺對籌款申請和資金監(jiān)管不嚴,善款籌措過程中產(chǎn)生的資金池利息去向也不透明。

  • 中工時評:讓令人揪心的安全事故少點,再少點

    經(jīng)過多年傾力治理,我國安全生產(chǎn)形勢總體平穩(wěn),重特大安全生產(chǎn)事故多發(fā)頻發(fā)的勢頭已得到有效遏制。但臨近年關,發(fā)生在各地的一些事故仍令人揪心。

  • 中工時評:莫讓綜合素質評價變成“考父母”

    12月9日,針對社會輿論對于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表現(xiàn)評價體系的質疑,深圳市教育局召開專題會議,表示將盡快完善該體系。

人物

  • 厄齊爾的表現(xiàn)很像狂熱“圣戰(zhàn)者”

    德國籍土耳其裔球星厄齊爾日前在推特上發(fā)表攻擊中國新疆政策的極其惡毒的言論,在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上引起強烈憤慨。央視體育頻道周一凌晨取消了厄齊爾目前效力的英超阿森納隊的一場比賽直播,此前百度上厄齊爾吧的粉絲們也自主將該貼吧關閉。

  • 士兵變身“網(wǎng)紅”告訴我們什么

    關于“網(wǎng)紅”,人們的態(tài)度不一,或褒或貶,或趨之若鶩,亦或漠然視之;成為“網(wǎng)紅”,途徑也多種多樣,有的刻意為之,有的無心插柳,有的主動炒作,也有的被動走紅……不過,無論是哪種情況,“網(wǎng)紅”總有一個基本特征,那就是“紅”。

  • 像袁隆平那樣,生活簡單而夢想高貴

    近日,袁隆平院士的“私人”理發(fā)店被曝光。這家理發(fā)店看起來很不起眼,店內(nèi)十分簡樸,僅有一把理發(fā)椅。但這家路邊小店卻得到了袁老的認可,從2003年起16年來他都在這里理發(fā)。理發(fā)只要20元夠了,每每理完發(fā),袁老總是硬塞給老板100元錢。

  • 為英雄點贊,為英雄悲痛

    看到英雄下水救人遇難的新聞,我們的心情總是會復雜。我們?yōu)橛⑿鄣耐ι矶鳇c贊,可又要努力承受他因此離去的悲痛。

一周看點

排行

新聞日歷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本站地圖 | 投稿郵箱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wǎng)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