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時政-正文
崔 麗:行政機關(guān)當被告“一把手”不能再缺席
//8858151.com2014-08-29來源: 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更多

  正在審議中的行政訴訟法修正案草案,讓“一把手”們有了無形的壓力。

  該草案的二次審議稿增加規(guī)定:“被訴行政機關(guān)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也可以委托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边@意味著,在“民告官”的行政訴訟案件中,行政機關(guān)當了被告,行政長官、一把手不能再缺席,而是要親自出庭應訴。這一規(guī)定有望進入法律,成為剛性約束。

  行政訴訟是“民告官”的制度,然而“民告官”卻不見官的現(xiàn)象,在司法實踐中比比皆是。有的行政機關(guān)委托律師出庭,有的被訴機關(guān)連個工作人員都不見影,應付了事。

  行政訴訟制度在我國已有24年歷史。然而,作為“被告”的行政長官,其法治觀念的更新,經(jīng)歷了一個長時間的艱難嬗變。1990年,《行政訴訟法》實施,開“民告官”先河。但很多行政機關(guān)都認為,“民告官”是給政府“找麻煩”、和政府“過不去”,官員心理普遍存在三怕:怕當被告、怕出庭應訴、怕敗訴。法院行政訴訟更是陷入受理難、審理難、執(zhí)行難的怪圈。

  行政審判中,甚至出現(xiàn)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尷尬事。江蘇無錫市一區(qū)法院曾受理一起民告官案件,在發(fā)出的開庭傳票上寫了區(qū)長的名字,竟被區(qū)政府指責為“無禮”。爾后,區(qū)政府敗訴,不久,法院院長即被調(diào)離。此后的行政案件開庭傳票只寫被訴單位名稱,不寫行政首長(法定代表人)的名字。在將近10年間的行政訴訟案件中,無一行政首長愿意出庭應訴。

  1997年,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sh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04年3月,國務(wù)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出臺!耙婪ㄖ螄钡暮诵脑谟谝婪ㄖ巍肮佟薄⒁婪ㄐ姓。隨著行政長官法律意識的不斷提升,“民告官”的案件中,“一把手”出庭應訴逐漸多了起來,但依然存在不應訴,應付了事的情況。

  老百姓認為行政機關(guān)的不當行政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quán)益,提起行政訴訟,無非是要與官員對個話、討個理兒,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quán)益。如果正常的訴訟渠道不暢,就會導致越來越多的“信訪不信法”。訴訟者在法庭上與行政長官面對面“過招”,也能夠深入了解政府決策、行政行為的邊界尺度,在主張自身權(quán)利的同時,審視自己的行為主張有無偏頗、失當之處。行政機關(guān)也可從中認識到具體行政行為的違法、不當之處,對民眾權(quán)益造成的侵害,進而糾正不當、違法的行政行為,提高自身的法治理念。

  對官員而言,在德商、政商之外,還應提升法商!耙话咽帧背鐾ヌ谷粦V,是對百姓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quán)益的尊重,是對行政訴訟法律的敬畏,也是對依法行政的自覺踐行。近年來,江蘇、浙江、吉林等地曾對“一把手”出庭應訴做了探索,出臺了地方文件,要求行政負責人出庭應訴。在北京平谷區(qū)推行行政機關(guān)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目前一把手出庭應訴率達到85%。

  而今,行政訴訟法面臨大修,將使“一把手”或其委托副職出庭應訴,成為一項法律制度,而不是寫在文件中的可有可無的條款。尤其令人關(guān)注的是,此次行政訴訟法修改的另一大亮點是,將可訴的“具體行政行為”修改為“行政行為”,這將為適當擴大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去除法律障礙。可以想見,今后行政機關(guān)被訴,行政“一把手”不再缺位被告席,將成為常態(tài)。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guān)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quán)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quán)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