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我思我在-正文
那個決定你在哪兒的人,是你自己
方大豐//8858151.com2014-11-20來源: 中工網(wǎng)—《工人日報》
分享到:更多

  這幾天,北京一名“老外”將自行車一橫、逼違法闖禁小轎車退出自行車道的圖片很火爆。熟悉的場景其實也在不久前的北京出現(xiàn)過——兩名外籍男女,主動充當交通協(xié)管員,勸導那些違法亂行的中國司機。

  點贊的人很多。不過,為什么總是“老外”?挺身而出的中國公民去哪兒了?

  “今天你改革了嗎?”一篇以此為題的網(wǎng)文認為:大多數(shù)人仍然認為反腐、改革、法治等,都“事不關己”,或者說,他們不認為這些措施同自己的生活、工作有多大關系。

  北京的“老外”促使我們發(fā)問:“今天你”‘法治’了嗎?“

  改革很火,但一些人在隔岸觀火;推動法治,亦有些人“拈花微笑”而不做“參與者”。這確是一個值得重視和反思的問題。不容回避的現(xiàn)實是:并不關心“如何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好國家”,樂于置身事外“圍觀”或“吐槽”,這似乎成了一些人的集體心態(tài)。

  我們生活在一個變革的年代,也向往日新月異的生活,所期待的未來則頗像我們乘坐的高鐵,通向遠方但絕不虛無和飄渺,列車如此快地將你從一個地方帶到另一個遙遠的地方,但那個決定你在哪兒的人,是你自己。

  可是,我們常常忘記這點——在國家矢志走向開放、民主、法治和文明的進程里,個體卻輕易放棄了確定自己在哪兒的抉擇權力,而參與感與認同感是連同位置感一起消失的。

  周濂就很天才地認為,“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除非那個裝睡的人自己決定醒來!狈ㄖ我蔀槿藗兊男叛觯热Q于治理者的意志,也取決于每個人的態(tài)度——在涉及個人權益問題上,我們不能總是做那個“裝睡的人”,否則會縱容某些人“穿新鞋走老路”,法治不彰就會成為影響我們?nèi)粘I畹摹俺B(tài)”。

  在湖南長沙市岳麓區(qū)一小區(qū),樓下廣場舞擾民,業(yè)主黃女士撥打110報警,遲遲未得到處理結果,她以“未依法履行職責”為由,將長沙市公安局岳麓分局告上法庭,法院裁定:責令公安機關對黃女士的報案作出處理。

  長沙廣場舞案件之前,“以暴制暴”的事例并不鮮見。有評論認為,長沙案例“對于探索公權力對擾民行為的有效管控有著典型參考意義!蔽腋敢庀嘈牛L沙女子對公安機關的“小題大做”,恰是面對不作為、亂作為等衙門作風的處理樣本。

  讓法治成為一種信仰,讓法治傳遞公正溫度,事關百姓幸福安康,需要我們每一個個體去參與。

  有時候,社會控制力量看上去龐大而森嚴,很多人因此而充滿無力感,拜服在“窮不與富斗,民不與官斗”的祖訓里。對威權的屈服乃至形成依賴性,其實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征”。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有句經(jīng)典的臺詞:“起初你討厭它(監(jiān)獄),然后你逐漸習慣它,足夠的時間后你開始依賴它,這就是體制化”。

  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故事,能很好地詮釋人如何一步步地走向體制化——或許,正是越來越多的人走向體制化,才促使了少數(shù)官員和部門權力邊界的擴張。

  對中國而言,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

  近日,有媒體報道了14個省市的31名車主,先后委托律師,分別向31個城市寄出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要求公開路邊畫線收費的合法性……種種事實表明,陽光政府不能一昧依賴政府的自發(fā)自覺,轉變政府職能也不是政府部門的“家務事”,每一個人都應該也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而那個決定你在哪兒的人,一定是你自己。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