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雜文隨筆-正文
丁繼東:父母在,共遠游
//8858151.com2014-08-25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孔子說:父母在,不遠游。每每聽到這句古諺,我總是會心一笑,近十年間我們兄妹三人帶著父母走中國的經(jīng)歷又一次浮現(xiàn)眼前。如今的時代出行的方便快捷,與孔子時不可同日而語,“孝”的形式也應有所變化,“父母在,共遠游”,是時代賦予我盡孝的新選擇。

  自上世紀50年代父母結(jié)婚以來,我們一家五口在一起生活的時光不足六年。最初是父親在部隊帶兵,與母親兩地分居,后來父親離開部隊回到母親身邊,但那時我們兄妹三個已分散于祖國各地。在2005年以前的記憶里,一家五口人的合影少之又少。

  是年邁父親的一聲嘆息使這一切發(fā)生了重大轉(zhuǎn)變。那年我回家探親,向來話不多的父親,那一天深深地嘆了口氣說:“孩子,知道你們都忙,這些年也從沒拖過你們的后腿,可爸爸年紀大了,要是你們誰有時間陪我們回老家去一趟,該有多好啊!”

  我想都沒想就回答:“哪有時間?”父親嘆道:“這個我理解,可等你們真正想陪我們回去的時候,我和你媽媽可能已老得走不動了!

  望著父親的背影,我心里一陣心酸。父母都已是耄耋之年,再不陪伴他們做些想做的事情,我們可能真的會后悔一輩子。我的想法很快得到了身在外地的哥哥妹妹的共鳴。那一年,我們兄妹三人共同做出決定:利用年假盡可能一起多陪陪父母,無論多忙都要想辦法克服!

  2005年金秋時節(jié),我們兄妹三人開啟了帶著父母游中國的第一次行程——尋根之旅。分工是明確的:兄長擔任司機保障出行安全,我負責攝影攝像和導航,妹妹負責記錄行程兼發(fā)布觀感博客。我們的原則是:只要父母累了,隨時休息;只要父母不舒服了,立即打道回府;只要父母提出要求,想去哪里我們就去哪里。所有旅行資費,由我們兄妹三人均攤,父母拾遺補缺。

  在牡丹江愛河畔,父親舒心地笑了,他說小的時候常在這條河里玩耍,參加革命后就再也沒有回來過。那一天,父親掏出手絹鋪在地上,捧了一把故鄉(xiāng)的泥土細心包好放進貼身包里。父親起身時,夕陽給他身上抹上一層美麗而淡淡的光暈,讓我覺得能讓父親擁有這樣的時光真的很美好。

  2007年我們的“改革開放游”再次啟動。五千多公里東南沿海行程,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個人小家與祖國大家的契合之美?粗改赶窈⒆影惆研固崾稚显诤_吿だ,心里真是溫暖又滿足,更讓不少當?shù)厝诉B聲稱奇:太難得了,你們這一家人!

  漸漸地,全家共同出游成為我們一家人的常態(tài)。2009年,我們?nèi)送卧瀑F川,八千六百多公里的行程,三代同行的快樂遠非文字所能表達。之后2010年的世博行、2012年神農(nóng)架行、2013年的“闖關東回顧行”,母親后來甚至養(yǎng)成了“毛病”:就想和三個孩子一起出游,因為“和孩子一起出游,到哪里都是家”。

  不知不覺間,我們帶著父母走中國的行程已累計近六萬公里。那走遍千山萬水的人生重溫與學習,讓我們更熱愛自己的生活,更尊重身邊的同事,更牽掛走過的地方,更期待下一次的同行。如今,我們又開始籌劃西部絲綢之路行、天山高原行……

  我們明白了,愛父母、敬老人,不僅僅是;丶铱纯矗可以是常一起聊聊,常出去轉(zhuǎn)轉(zhuǎn)。無論采用哪一種,都去行動吧!因為親情正是一首永不過時的中華民謠。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quán)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quán)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