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雜文隨筆-正文
辛酉生:客從遠方來
//8858151.com2014-07-11來源: 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更多

  北京有多少外國人我不知道,歷朝歷代都不一樣。在古代可能是幾十、幾百、幾千,現(xiàn)在朝陽區(qū)的某國人就有十幾萬。提到外國人我們會想到哪兒,現(xiàn)在可能是三里屯、秀水街、雅寶路的繁華,古代可能是南堂、東堂、西什庫教堂的靜謐。外國人到北京都干嘛?外交、經(jīng)商、旅游、留學、傳教、打仗,這些都真實發(fā)生過。

  元朝到北京的外國人大多是做生意,一撥一撥的來,先是尼科洛和他弟弟馬泰奧,后是他著名的兒子馬可·波羅。馬可·波羅在中國一混17年,回到意大利還在歌頌東方這座神奇的大城。明清之際來北京的外國人基本是傳教士,他們帶著教廷的使命來到北京,傳教成果并不顯著,最終幾乎都成了技術人士。利瑪竇通過和徐光啟的交往傳播了西方的科學知識,湯若望、南懷仁做了天文臺長,郎世寧、王致誠畫了一輩子畫。這些人在北京度過了大半生的時光,最后也都葬在了北京城。

  終于乾隆晚年一位重要的外交使臣來到北京。馬嘎爾尼——這個謊稱英國人腿不會打彎,而拒絕下跪的英吉利特使。他看到清帝國的繁盛,也覺察了盛世中的危機。當馬嘎爾尼回到英國,清帝國也將要迎來黃昏。

  英法聯(lián)軍、八國聯(lián)軍給北京帶來戰(zhàn)爭、殺戮和熊熊烈火。尾隨侵略者而來的是外國商人。他們帶來洋燈、洋火、洋油、樣布,又從琉璃廠古玩商、出宮的太監(jiān)手里帶走宋元明清的藝術珍品。一時到北京旅游成了西洋人的時尚, Lama Temple(雍和宮)的名號出現(xiàn)在各種外文旅游指南里,成了到北京必去的旅游景點。

  1949年之后,作為侵略者和淘金客的外國人從北京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北京的外國人只有外交使節(jié)、少數(shù)留學生和不時訪華的國際友人。除此之外就是偶爾出現(xiàn)的外國特務。七十年代,著名揚州評話演員惠兆龍曾經(jīng)編演過一段評話《間諜落網(wǎng)記》,講的是北京公安成功在西壩河抓捕某國特務的故事。當年抓特務的荒涼郊野,現(xiàn)在是城市中心區(qū),也是外國人在北京的聚集區(qū)。

  上世紀80年代,北京的外國人又多了,他們有一個統(tǒng)一的稱呼“外商”。那時候似乎每個到北京的外國人都憋著投資辦廠,都揣著大把的錢花不出去。外國人多了,也成就了北京幾處新名勝。秀水街的批發(fā)市場,雅寶路的俄國外貿(mào),三里屯、后海的酒吧,現(xiàn)在還是外國人到北京必去的地界。

  今天,外國人在北京已經(jīng)平常到讓我們提不起興趣。在三里屯,幾乎兩三個人里總有一個外國人。如果說當年有個外國人會引起圍觀,現(xiàn)在除非特別漂亮,恐怕沒有誰愿意多看兩眼。奧運會那年,一個加勒比海地區(qū)小國參加的比賽,都有幾百名該國公民在酒吧里舉著國旗、喝著啤酒看。

  現(xiàn)在北京的外國人大多也和外省來北京的人一樣,目的是到北京工作,甚至現(xiàn)在對他們有了一個新稱呼“洋打工仔”。在北京出入境管理處,黑頭發(fā)的、黃頭發(fā)的、紅頭發(fā)的,穿西服的、蒙頭巾的、披“被面兒”的,舌頭打卷的、發(fā)直的、打嘟嚕的一應俱全。這些人填了表排著隊,等著接受工作人員審查。當他們走出出入境管理處,就成了工程師、外教、留學生、酒吧彈唱歌手、跑場子的小演員。XX真是好,我們外國人也用它。大家好,我是來自非洲的歌手,我給大家?guī)硪皇字袊枨?/P>

  北京現(xiàn)在是國際化的大都市,還要建造世界城市。對什么城市是世界城市,自然有一套指標。這個指標不是我這樣的外行能說清的。但我覺得世界城市總應該有這么一條,不拿外國人當圣人,也不拿外國人當怪物,讓他們和我們享受一樣的權利承擔一樣的義務。當我們走在街上,如同我們會忽視從身邊走過的張三、李四一樣,忽視迎面走來的喬治、皮特、瑪利亞、彼得洛維奇。這樣的城市應該就算是世界城市了吧。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