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文體-正文
程曉宇:不能把大眾“麥克風”當成少數(shù)人的“喇叭
程曉宇
//8858151.com2015-01-23來源: 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更多

  近日,一位青年歌手的病逝受到媒體的強烈關注。人們在為一個年輕生命的香消玉殞惋惜之余,也注意到個別媒體的報道中倫理失范的情形。有人站出來進行倫理反思,也有人與之論戰(zhàn),其中以兩篇言辭犀利的網(wǎng)文為代表,雙方在社交網(wǎng)絡上一度刷屏“對峙”,攪出一波激辯媒體倫理的輿論熱潮。

  有媒體,就有媒體倫理。媒體作為設置議程、引導輿論的社會公器,具有天然的道德責任。近年來,媒體失范事件確有不少。無論業(yè)界、學界還是普羅大眾,不時地對媒體進行倫理審視,確實很有必要。但在媒體改革任務艱巨、媒體融合任重道遠的新形勢下,加強媒體建設管理,提高媒體傳播力、說服力、競爭力,對于媒體人及全社會而言,僅僅是進行倫理審視就夠了嗎?媒體的倫理失范可以說只是傳媒業(yè)諸多問題和困難的一個縮影,加強媒體建設管理,不會也不可能止步于倫理審視。

  當前,加強媒體建設管理,“法治化”是一個辦法。在一個現(xiàn)代文明社會里,法律和道德如同鳥之雙翼,既德治又法治,在媒體建設管理上也是可行的。如果說對媒體進行倫理審視,有助于激發(fā)和強化媒體及其從業(yè)者的道德良知,那么對媒體進行法治“量化”,則能從契約精神的涵養(yǎng)等多重角度約束其行為,保障其權利。

  推進媒體建設管理“法治化”的步驟中,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首當其沖。在相關法律法規(guī)日益完善后,如果再有“不當暗訪”、“娛樂至死”、“商業(yè)至上”甚至虛假報道等亂象出現(xiàn),其解決之道將不限于倫理審視,而是標準更清晰、力度更大的依法治理。

  在媒體業(yè)大力培育法治文化,是推進媒體建設管理“法治化”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法治文化是法治的重要支柱,是把個體信仰串聯(lián)成集體信仰、法治信仰的無形載體。媒體在為社會普及法治觀念、促進全社會法治氛圍營造的同時,自身也得有較強的法治觀念。媒體人必須自覺學法、守法、用法,把法治理念貫穿于每一起職業(yè)行為,讓法治光芒閃耀在每一次傳播活動中。

  依法運用媒體,也是推進媒體建設管理“法治化”的重要保障。在媒體業(yè)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每個社會成員都可能會與媒體發(fā)生交道,依法參運用媒體顯然是社會大眾共同的責任:無論是政府機構,還是商家企業(yè),或是社會個體,運用媒體都得講究公平、公正。換言之,就是不能把“公器”當成“私器”使用,不能把大眾的“麥克風”當成少數(shù)人的“喇叭”。尤其是對于黨員領導干部來說,依法運用媒體,就是要在法律法規(guī)允許的范圍內運用媒體,而不是肆意對媒體活動越俎代庖、指手畫腳;對于媒體開展的建設性輿論監(jiān)督,更不可假借法律知名來橫加指責,而必須嚴格遵從法律法規(guī),善待和依法對待媒體。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