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科教-正文
趙永新:不必“言必稱院士”(析院士制度改革 促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系列談③)
//8858151.com2014-07-02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院士制度改革的目標能否實現(xiàn),既要靠各項制度的改進和完善,也離不開理性、健康的“院士文化”

  兩年前,和幾位媒體同行一起采訪國際著名植物生物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當大家紛紛以“朱院士”相稱時,他很認真地說:“請不要叫我院士,直接叫名字好了!

  這句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當時,認為朱健康婉拒“院士”稱呼是因他本人太謙虛,后來才逐漸了解到:在國外,院士僅僅是一個榮譽稱號,無論是學術活動還是其它社交場合,都不把“院士”作為稱呼公開使用,更沒有誰會把“院士”印到名片上。

  反觀我國,“院士”變得像某種職務或職稱,成了習以為常的正式稱謂。不管什么場合,只要有院士參加,主持人都要特別介紹某某是“中科院院士”或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否則就好像對他或她不尊重;就是記者寫科技報道,也經常要想方設法找個院士“一錘定音”,否則就擔心不夠權威。

  仔細想來,這種“言必稱院士”的深層原因,可能是誤把院士這個“最高學術稱號”等同于“最高學術水平”。其實,評選院士所依據的,是其已有的學術水平和科技貢獻。正如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所言:獲得院士榮譽稱號僅僅意味著既往的學術成績和貢獻得到認可,但科學探索和創(chuàng)新之路永無止境,最高學術稱號并不能與最高學術水平直接畫等號。對此,已故院士王選有清醒的認識:“錯誤地把院士看成是當前領域的學術權威,我經常說時態(tài)搞錯了,沒分清楚過去式、現(xiàn)在式和將來式。”

  盡管如此,在現(xiàn)實生活中,院士還是被有意無意地視作“最高學術權威”,致使“院士崇拜”無所不在:科研立項必須要有院士牽頭,否則就不夠權威;申請課題必須要有院士領銜,否則就可能被“拿下”;成果鑒定如果沒有院士主持,就會被認為“沒檔次”;學術會議如果沒有院士坐主席臺,規(guī)格就上不去;大學校長如果不是院士,學校的水準似乎就會下降。許多大學、科研單位和企業(yè)更是把擁有多少院士,哪怕是重金聘來的院士當成炫耀資本,一些地方甚至把“填補本地區(qū)院士空白”當作衡量官員“科技政績”的重要指標……

  正是這種認識上的誤區(qū)和行動上的誤導,讓院士這個既非職稱更非職務的榮譽稱號日益功利化,加劇了院士增選的暗箱操作,既損害了院士群體的聲譽和尊嚴,也破壞了“學術平等“的創(chuàng)新氛圍,還在很大程度上擠占了青年人才的成長空間,對國家科技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極為不利。

  使院士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定位,這一目標能否實現(xiàn),既有賴于各項制度的改進和完善,也離不開理性、健康的“院士文化”。如果我們不能從認識上正本清源、不能在行動上落到實處,聽任“院士崇拜”繼續(xù)泛濫,恐怕院士制度改革的道路會很艱難,其成效也會大打折扣。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