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民生-正文
呂曉勛:走出讓座困境 不妨換位思考
//8858151.com2014-09-25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個人都有自己具體而微的利益訴求,身處公共空間,要求他人做出自認為正確、恰當?shù)倪x擇,乃至犧牲時,自己首先得學會換位思考

  近日,河北保定的一位老人乘公交車時,因認為大學生乘客沒給自己讓座,而“公交司機不管”,便與同行的一名婦女站在馬路中央用身體攔住公交車,后在警方調解下收場。

  這一事件的具體細節(jié)還有待進一步調查,但事情鬧到這種地步,以及“就這么耗著,誰也別想走”的“豪言壯語”,著實讓人深思。近年來,因為讓座起爭執(zhí),甚至發(fā)生肢體沖突的新聞,并不少見。為什么一個看起來小之又小、人人當為的自覺行動,總會激起當事雙方的情緒,甚至演變?yōu)楸┐颉⒍窔葲_突?個中原因,值得深思。

  按理,買同一張票,乘同一輛車,大家擁有同樣的入座權利。但老幼病殘孕屬于需要照顧的乘客,為他們設置專座,保證這部分人的優(yōu)先權,體現(xiàn)了一個社會的優(yōu)良風尚,也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很多時候,不少老人、病人、孕婦對于上車后沒人讓座有意見,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些人“霸占”了愛心專座還渾不自知。一方被說難免臉上掛不住,一方有時得理不饒人,蹦幾句拱火的話,各方的怒氣很容易瞬間引爆,結果既傷了和氣,又傷了身體。

  幫助別人勿吝嗇,舉手之勞見美德,讓座體現(xiàn)的是一個人的道德涵養(yǎng)和文明程度,偶爾靠引導,主要靠自覺。簡單地認為刷了卡買了票,就可以不讓座,或認為讓座是其他人的事,與自己無關,折射的是冷漠與偏狹。誰都有變老的那一天,誰都有需要援手的時候,不管坐在哪個位置,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有需要的人讓個座,是常識,更是共識。

  當然,生活是復雜的,把“讓座”放到具體的生活語境來考量,有時并沒那么簡單。如果不加辨析,也會有“誤傷”。電影《搜索》中,女主角葉藍秋因被查出癌癥,心情壞到極點,拒絕在公交車上給老大爺讓座。被媒體片面報道后,網友不假思索地群起而攻之,卻鮮有人關心她為何如此,F(xiàn)實中,類似情形其實就在身邊:學生書包太沉,學習太累;上班族忙了一天,實在不想再站……想一想別人的苦處,再想想自己也有可能身纏難言之隱,是不是應該多一點理解與體諒?

  有人說,道德首先是自律,然后才是他律。每個人都有具體而微的利益訴求,身處公共空間,要求他人做出自認為正確、恰當?shù)倪x擇,乃至犧牲時,自己首先得學會換位思考!凹核挥鹗┯谌恕。公交車上,一方多一點為人著想的主動,一方多一句真誠禮貌的感謝,學會用溝通來消除誤解,用寬容來彌補疏忽,處在狹小空間的人們,就能夠實現(xiàn)良好的人際互動。

  和諧的公共環(huán)境,有賴于每一個人的努力營造;平和心態(tài)的涵養(yǎng),少不了每一次交往時的友善匯聚。有了溝通,彼此尊重,讓座與否,還會這般糾結嗎?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