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民生-正文
佟 彤:公共設施為何屢成擺設
//8858151.com2014-08-04來源: 北京晨報
分享到:更多

  設計者沒把這事當作自家的事兒,沒像裝修自己家時那么花心思,在設計之初就不接地氣。

  北京地鐵的“自動售票機”,很多已經(jīng)成了擺設——這是日前媒體報道的。城市建設中的公共設施成擺設,已經(jīng)不是新聞,如果注意觀察,這幾乎是必然趨勢:健身器材,街頭信息亭等等,不勝枚舉。在建設之初,這些都是應了民生之需,而且投入資金也不少,但為何都沒能逃脫這一形同虛設的命運?無非還是沒能從根本上為使用者著想,最終還是因為不方便,不自動而無疾而終。

  不可否認,在建設之初,這些便民設施也曾有過美好的藍圖,無非是想利用科技手段,造福于民,但隨著時間推移,新技術的出現(xiàn),當初還算先進的設施,很快就落伍了,比如公共電話亭,手機快速普及了,有誰還指望公共電話亭?要么就是設置之初沒想到具體使用者的具體問題,比如“自動售票機”,相關部門解釋說,因為很多人不會用,為此只能同時開通人工售票,人們的習慣沒因為新設施的推出而改變。

  每家都有房屋裝修的經(jīng)歷,任何一個家庭裝修之后都能極大地改變生活質(zhì)量,裝修之后馬上后悔的很少,因為裝修要花錢,是家里的大事,所以設計之初會對每一步反復斟酌、推敲。城市建設也如此,之所以沒有家庭裝修的效果,一個很大的問題是,設計者沒把這事當作自家的事兒,沒像裝修自己家時那么花心思,在設計之初就不接地氣,要么是一拍腦門兒就辦了,要么是在設計之初就為了“形象工程”,突出自己的政績。

  “自動售票機”最初設置時,旁邊總有個服務人員提供指導或者換零錢,但很快這項服務就消失了,人們找不到服務員,自然又奔向人工售票。其實,人工售票要花費人力,在售票機旁邊設置固定的服務員,人工成本是一樣的,只要堅持下去,不僅不至于讓售票機閑置,也可以幫助推動自動售票在各地普及。

  任何公共設施的設置都應該經(jīng)過市場調(diào)研,既然調(diào)查已經(jīng)證實其可行性,“扶上馬,送一程”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必須的,這也是城市建設投資不至于打水漂的最好方法。

  城市配套設施的建設能體現(xiàn)一個城市發(fā)展的程度,而配套設施的使用情況更能檢驗城市管理者施政時是否夠細致,是否負責任,當城市的公共設施屢屢遭遇閑置的命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施政者的失職。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