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熱點聚焦-正文
湯嘉。骸熬W絡福爾摩斯”兩面觀
//8858151.com2015-07-22來源: 新民晚報
分享到:更多

  現在回過頭談一周前引爆網絡的優(yōu)衣庫不雅視頻事件,似乎有點“馬后炮”。但是,在眾聲喧嘩的新媒體時代,有些新聞確實要拉開一段距離才能看得更客觀。

  猶記得,那段不雅視頻剛在網絡熱傳之時,很多圍觀者瞬間變身“網絡福爾摩斯”,不僅一口咬定這是精心策劃的話題營銷,還用各種“專業(yè)”分析推斷誰是幕后推手。有人說這是優(yōu)衣庫在推廣“線上試衣間”,還估算網友為優(yōu)衣庫省了1200萬元廣告費;有人認為真正的“黑手”是京東,目的是想抹黑競爭對手……

  “網絡福爾摩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分析,追捧者眾。不過,“平安北京”19日通報的調查結果,估計讓這些圍觀者很失望——“淫穢視頻中的兩名當事人于4月中旬在該試衣間內發(fā)生性關系并用手機拍攝視頻,后該視頻在傳遞給朋友時流出并被上傳至互聯網”。換言之,這起風波很可能只是偶發(fā)事件,并沒有炒作或推手。

  由此引出的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為何當初一有人質疑不雅視頻事件可能涉嫌炒作,就有那么多人選擇相信?一方面,這種習慣性質疑足以說明,日常生活中花樣不斷翻新的炒作,已嚴重破壞整個社會的信任氛圍,甚至改變了人們的思維習慣。正因為見證過一次次沒有底線的網絡炒作,我們才會變得如此“聰明”。

  另一方面,“網絡福爾摩斯”層出不窮,也與新媒體時代的傳播特質有關。微博、微信公號等新興媒介降低了表達的專業(yè)門檻,每個人的手機和電腦都變成了麥克風與擴音器,一些人為了吸引更多的讀者,可能會有意使用“標題黨”手法甚至牽強附會地進行解讀,有時明知某種關于炒作的分析有漏洞也依舊言之鑿鑿。

  輕易懷疑某件事背后有炒作,比如看到官員表現得親民就覺得是作秀,看到有新聞人物走紅就懷疑其背后有推手,是一種很微妙也很可悲的社會心理。那些“網絡福爾摩斯”傳遞給人們的理念是,我們在看任何新聞時都必須自備“火眼金睛”,才不至于中了炒作者的圈套。這種“聰明”讓人時刻保持警惕,不僅無助于社會信任度的提升,無助于美德的弘揚,還可能導致比較惡劣的負面效應。

  有學者認為,習慣性質疑是社會轉型期的必然現象,有質疑精神的公民越來越多,是公民素質提高的表現。這話有一定道理,但我們也要看到,很多“網絡福爾摩斯”都是習慣于從負面去猜測其他人的動機,即使后期有更多信息披露也固執(zhí)己見,這樣無益于提升整個社會的理性水平,反而會讓陰謀論越來越流行。

  善于獨立思考是值得鼓勵的品質,但一個正常的社會不應該有太多的“網絡福爾摩斯”。面對那些喜歡習慣性質疑的公眾,政府等相關機構應該學會從嘈雜的環(huán)境中打撈真實民意,想辦法增進信息透明度,減輕公眾對真實信息的焦慮。(湯嘉。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