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熱點聚焦-正文
練洪洋:先搞教授治校,再提學生參與
//8858151.com2014-08-11來源: 廣州日報
分享到:更多

  高校治理中引入學生力量固然值得肯定,而在學校發(fā)展的大原則、大方向上,還是要將更多權利交給教授。

  調(diào)查處理學校人員是否違規(guī)、討論決定學位授予標準、審查老師是否可以評上教授、老師著作是否涉嫌抄襲……根據(jù)《北京大學章程》(公開征求意見稿),北大學生將有機會享受這些權利,同時北大校務委員會、監(jiān)察委員會也將有學生代表參與。(8月10日《新京報》)

  透過北大這則新聞,隱約可見的關鍵詞是“學生參與治!,之后才是許多新聞網(wǎng)站的標題“教師學術不端學生參與審查”。要說學生參與治校,北大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安徽大學早在2006年12月就聘過3位學生校長助理。此后,南開大學、天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西太原理工大學、吉林大學等都有過類似舉措。全國人大代表、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在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表示,不但要在南開大學全面推廣學生參與治校機制,同時還建議“學生參與治!睂懭搿陡叩冉逃ā。

  教與學是“雙人舞”,缺一不可。無論什么階段的教育,都講究“教學相長”——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與生的溝通、啟發(fā),達到共識、共享,實現(xiàn)教與學的共進、共贏!敖虒W相長”語出《禮記》,歷史很悠長,現(xiàn)實很蒼白。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更注重師與教,似乎不太問學生感受。學生參與治校,于學校而言,是服務意識的覺醒。打個不恰當?shù)谋确剑谀撤N意義上說,大學就是“商家”,學生就是“顧客”。有一句商界流行語“顧客就是上帝”,在大學教育供給上,大學生的角色有點像“上帝”。多聽“上帝”意見,對于校方樹立“以生為本”,提高教育服務水平、教育產(chǎn)品質(zhì)量無疑大有裨益。

  于學生而言,參與學校治理實踐,轉(zhuǎn)變學生在教育管理中的從屬地位,變被動式管理為主動參與式管理,有助于提升學生治理水平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對于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這種訓練尤為重要,其觀念受益也許遠比治校實踐更為珍貴。

  學生參與治校是一種善治,亦為國外普遍做法。然而,畢竟學生只是學生,學生參與要有邊界,更多局限于學生權利范疇,不可隨便越界。譬如說學生進入學術委員會,“教師學術不端學生參與審查”就值得探討。在人格上,師生是平等關系,但教師畢竟還是尊長,讓自己的學生參與討論、票決學位授予、職務評聘、受理審查學術不端等,教師心里難免有疙瘩、有“內(nèi)傷”。假若結(jié)果公平、公正,讓教師心服口服那還好,要是結(jié)果有瑕疵、教師有看法,這些學生恐怕就下不了臺。最大懸疑在于,進入學術委員會的學生其學術水平是否足以對教師的學術研究作評判、對學術糾紛作裁決?如果學術不端到自己所教學生也一清二楚,這種學術不端根本用不著花力氣去審查。要是學生成為“花瓶”或“表決機器”,這種設置恐怕弊大于利。另外,萬一涉嫌學術不端或糾紛的教師要“公關”,或?qū)彶榈膶ο笫亲约旱娜握n老師,學生委員想堅持原則就不那么容易了。

  作為一種補充,高校治理中引入學生力量固然值得肯定,而在學校發(fā)展的大原則、大方向上,還是要將更多權利交給教授,落實“教授治!,讓大學的真正主體——教授及其全體教師能夠自主地參與學校管理。在這個理念沒有落實之前,提學生參與治校不免給外界舍本逐末之感。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