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觀察:好道德要好模范,更要好制度
//8858151.com2014-08-24來源: 中工網(wǎng)——《工人日報》
分享到:更多

  曾因背著尿毒癥母親上學而獲評“全國道德模范”、“中華孝親敬老楷!钡膭Ⅵ涨霸趶V州宣布進行變性手術(shù)。盡管易性在當今社會已經(jīng)常見,但發(fā)生在一位“全國道德模范”身上,爭議和喧嘩顯得難以避免。

  劉霆本人幾年來背負的“道德枷鎖”,正是人們潛意識中對道德模范德行無虧完美要求的折射。好在,痛苦過后,劉霆能夠勇于面對內(nèi)心,而社會進步,也讓人們能夠理解,道德不道德,主要在于其言行是否對他人造成了不良影響,道德模范是好人但不是完人。就像英國思想家約翰·密爾在《論自由》所提出的那樣,“個人的行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就有完全的行動自由,只有危害到他人利益時,個人才須對社會負責”。

  劉霆變性,追求自己的幸福,無損他人,何樂而不為,又何咎之有?在開明的今天,劉霆獲得了絕大多數(shù)人的理解,認為變性無損他的道德美譽。尤其是他母親也尊重孩子的意愿。劉霆并沒有悖逆孝道,他的孝心和孝行仍然值得他人學習,只不過,孝子有可能會變成孝女。

  對道德模范的完美要求,始于我們內(nèi)心對模范好人的潛在巨大期望,譬如拯救社會沉淪,又甚至于救民族于危亡。上世紀初,蔡元培、胡適和梁漱溟等許多知識分子提出“好人政府”的概念,讓好人入官府,以肅清腐敗,改造社會,讓中國富強起來。今天,不少城市打造“好人名片”,以達到帶動經(jīng)濟發(fā)展目的。

  但是,我們同時必須知道,即使是印度的圣雄甘地這樣有如此大人格力量的人,也無法改變印度教派沖突。道德模范、英雄好人對社會固然重要,但依賴他們個體乃至一群人的力量,是無法拯救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甚至是一個城市。我們將道德模范提到一個很高的高度來評價時,實際上可能意味著我們這個社會缺乏源源不斷生產(chǎn)好人的機制,在試圖用楷模的精神來彌補制度上的一些不足。

  道德教化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在利益多元、觀念多樣、評價標準重建的今天,道德的約束力面對金錢、權(quán)力、美色的誘惑是脆弱的,法律制度也許才是約束社會行為的根本手段。

  不斷出現(xiàn)的貪官外逃、炫富行為、醫(yī)患沖突等等現(xiàn)象,一次次觸犯道德底線的事件中,中華民族克己奉獻、守望相助的道德底線不斷受到挑戰(zhàn),不是因為缺乏道德約束,而是因為沒有得到制度性的懲罰。人們道德感的冷漠,不是因為同情心喪失,而是因為道德援助沒有得到制度性保護和鼓勵。

  一位政治家曾說過,好的制度能夠?qū)娜俗兒,而壞的制度能將好人變壞。一套有效的社會制度,應該讓人們珍惜道德榮譽感,主動堅守道德底線,不需要顧慮不敢扶老人式的“道德行為后遺癥”。 因此,我們要建立起的是能夠激勵道德榮譽感提升,保護道德底線的制度。

  好的社會里,好的道德,理應人人可行,人人有利。良好的人性生長于日常細節(jié),只有日常生活中被打磨的人性光輝,才能在災難面臨時自然而然照亮自己,點亮他人。如果有一天大家將道德模范做好人的行為當做是理所當然的,不需要到選樹模范標桿的高度,那么可能我們就真正進入了一個道德體系健全的“好人社會”。著名作家梁曉聲《呼救人心》一書中回應了中國人需要什么樣的道德體系—— “我們會發(fā)現(xiàn),硬通貨不是金錢,而是我們厘清方向后像大片大片的陽光奔涌而來的純粹幸福!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guān)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quán)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quán)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88581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