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軍事國際-正文
不斷譜寫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篇章
楊潔勉
//8858151.com2016-04-14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大國是國際體系中主要的行為體,大國外交是當代國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同志強調,中國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斷取得理論突破、推進實踐創(chuàng)新。隨著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斷譜寫新篇章,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作用日益彰顯。著眼未來,我們應認真踐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積極承擔中國肩負的國際責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更好的外部環(huán)境,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事業(yè)續(xù)寫新的篇章。

  深刻變化的新形勢

  國內外形勢的發(fā)展變化決定外交取向,中國外交也不例外。首先應看到,中國作為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fā)展中國家,必須堅持外交服從和服務于國內改革發(fā)展的需要。但中國作為蒸蒸日上的新興大國,又必須在外交上更加奮發(fā)有為。隨著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已經成為影響當代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中國的經濟狀況直接影響世界經濟走勢,中國的內外政策具有越來越大的溢出效應。

  中國所處的亞歐大陸已成為當代大國博弈的主要舞臺。在亞歐大陸的西部,俄羅斯和美歐在烏克蘭對抗對峙、在敘利亞危機中各有打算、在能源問題上相互出招。在亞歐大陸的東部,美國繼續(xù)推進針對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聯合日本、菲律賓等國在南海問題上挑釁中國,并在地區(qū)安全機制問題上試圖限制中國。

  中國在發(fā)展問題上同世界休戚與共。在經濟方面,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也是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的主要動力。但在世界經濟復蘇困難和自身經濟增速放緩的新形勢下,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進入與發(fā)達經濟體力量對比互有進退的盤整階段。在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中國成為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推動力量,也是南南合作和調整南北關系的有力促進者。但是,面對龐大而艱巨的全球發(fā)展任務,中國需要平衡目標和能力的關系,并根據輕重緩急決定戰(zhàn)略優(yōu)先順序。

  中國在應對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上責任更加重大。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在新形勢下又有新發(fā)展。日益嚴峻的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是世界面臨的新挑戰(zhàn),歐洲難民潮是曠日持久、不斷深化的西亞北非危機的又一表現,埃博拉疫情凸顯了防疫治病任務的艱巨性和長期性,而網絡、外空、深海和極地等新公域挑戰(zhàn)更具廣泛性和復雜性。中國在全球應對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方面的貢獻有目共睹,但還需要在方向、原則、機制、規(guī)章、實踐等方面作出更大努力。

  運籌帷幄的新思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就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的奮斗目標、理論建設和戰(zhàn)略布局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已經逐步形成了新思路。

  既高遠又具體的奮斗目標。當前,中國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時期,中國外交迫切需要能夠連接內外的共同目標,這就是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叭祟惷\共同體”理念體現了超越狹隘民族國家利益、國家間關系與意識形態(tài)的全球觀和世界眼光,是思考人類未來的“中國方略”。作為國際社會應為之共同奮斗的理想,“人類命運共同體”并非抽象的、虛無縹緲的理念。習近平同志將其不斷深化、細化,使之成為能夠分步漸進實現的具體目標。

  既前瞻又務實的理論建設。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豐富的實踐中形成新的理念,并逐步整合成為系統(tǒng)的大國外交理論。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源于馬克思主義外交思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國際優(yōu)秀外交理論。在這些理論基礎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形成了自己的基本架構。但是,外交事關國家利益,具有極強的務實性和應用性。因此,中國在外交理論建設方面特別重視近遠兼顧和中外銜接,提出了“正確義利觀”“結伴但不結盟”“新型大國關系”和“新安全觀”等,這些務實可行的理念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

  既全面又有重點的戰(zhàn)略布局。首先,中國外交是全方位的外交。中國正在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中國的國家利益和世界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以推動國際體系和全球治理優(yōu)化為重點,擴大了同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的區(qū)域合作,推進了同發(fā)達國家的政治對話和經濟合作,開展了元首外交和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合作,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視野和胸懷。其次,中國外交的戰(zhàn)略布局體現了三個重點:一是大國關系。大國包括霸權大國、傳統(tǒng)大國、新興大國和地區(qū)大國。中國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基礎上看待和處理各類大國關系。二是周邊關系。習近平同志倡導“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中國政府在處理鄰國關系中強調加強合作和管控分歧的重要性,努力做到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和保持地區(qū)穩(wěn)定的平衡。三是地緣理念。中國根據內外形勢的發(fā)展,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倡議,在地緣經濟上建立了互利共贏的新平臺,在地緣文化上增加了合作交流的新渠道,在地緣戰(zhàn)略上找到了扶正祛邪的新途徑。

  與時俱進的新實踐

  經過長期不懈的奮斗與實踐,中國越來越接近世界舞臺的中心,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大國外交正在形成。

  主動營造和平發(fā)展內外環(huán)境的鮮明特色。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在對外關系中始終強調和諧共處。習近平同志指出:“和平發(fā)展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內在基因,講信修睦、協和萬邦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基本內涵!敝袊饨粓猿趾推桨l(fā)展道路是一貫的,但在不同歷史階段又各有特色。中國過去以利用和平環(huán)境發(fā)展自己為主,現在更加強調和踐行主動塑造和平發(fā)展的內外環(huán)境。同西方大國強調強權政治和軍事結盟相比,中國更加強調安全和發(fā)展的互動關系,調動已積累的政治影響和經濟實力維護和平、促進發(fā)展,這是中國大國外交的鮮明特色。

  平等待人與平衡周全的良好風范。中國一貫主張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反對以強凌弱。當前,在穩(wěn)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且綜合國力日益提升的新形勢下,中國依然堅持且創(chuàng)造性地展示平等待人的外交風范,在更廣泛的地域和領域推進公平、正義、平等外交。習近平同志在多邊主場外交中注意中小國家的合理訴求,在多邊客場外交中與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協同合作,實實在在提升了發(fā)展中國家在當今世界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中國的思想理念和政治體制又使我們在外交上強調政治解決和照顧各方利益。同各方面都講得上話,使中國在伊朗核問題、朝鮮核問題和敘利亞問題的勸和促談中獨樹一幟,同西方大國的急功近利和單方施壓形成鮮明對比。

  充滿自信與敢于擔當的恢宏氣派。中國通過積極參與重大全球和地區(qū)事務,向世界展示了建設性作用。中國在促進全球治理和國際體系建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與國際社會在共同應對氣候變化、防止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應對埃博拉疫情等全球性問題上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中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倡導建立金磚國家新開發(fā)銀行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提供更多國際公共產品,獲得了國際社會特別是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好評。此外,中國還通過大型外事活動向世界展示國家實力和能力,展現了中國外交的自信和擔當。

  應對挑戰(zhàn)的新努力

  展望未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還面臨許多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挑戰(zhàn)。我們要在成績中看到問題、在機遇中看到挑戰(zhàn),努力做到化危為機。

  解決現實難點和重點問題。外交要更好地服務于國家改革發(fā)展,應著力把握大局、破解問題。在全球治理方面,應盡快進入全球主要大國角色并發(fā)揮新興大國作用。在地區(qū)經濟合作和安全架構方面,應全面落實“親誠惠容”理念,有效管控分歧和危機。在雙、多邊關系方面,應繼續(xù)提升各類伙伴關系和推進務實合作。中國外交要在解決現實難點和重點問題上實現量的增加和質的突破,從而獲得更多的國內和國際認同。

  加大理論建設力度。從國內來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尚未形成完整體系,外交理論建設長期滯后于外交實踐,外交學術研究落后于時代要求,外交理論教學還受西方體系的影響,外交人才緊缺。從國際上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建設是在西方外交理論包圍下進行的,需要努力增強國際影響、提高國際話語權、培養(yǎng)國際一流學者。

  改革外交體制機制。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既需要先進的思想理念、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也需要科學的體制機制。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堅持戰(zhàn)略家和政治家辦外交,有效加強內外統(tǒng)籌,繼續(xù)增強問題意識,充分發(fā)揮智庫作用,尊重和善用輿論媒體,加快復合型外交人才培養(yǎng),使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作者為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原院長、研究員)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